龙泉青瓷创烧于五代末。北宋初年,由于受到越窑制瓷的影响,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南宋时期,它吸收了官窑的制瓷优点,革新了生产工艺。烧制出白胎和黑胎两种精美的青瓷,与当时官窑并驾齐驱,蜚声中外,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产量大、质量高的著名瓷窑。
(一)龙泉瓷胎体特征
北宋龙泉青瓷胎骨比早期器物胎骨厚,颜色为灰黄,底足露胎处呈赭褐色窑红。南宋时期胎骨比较坚实精细,胎色有白、黑和灰黑,其中以白胎为主。
(二)龙泉瓷釉色特征
北宋龙泉青瓷釉色为绿中带灰黄色,釉表光润,釉层透明,有气泡。南宋龙泉青瓷釉色以粉青和梅子青为正色,但因火候不匀,有闪黄色和闪灰色的。粉青釉也称虾青釉釉层较厚,釉层中含有细小密集的气泡。釉面光泽柔和,具有玉质感。但凸雕的花纹和器物边缘釉薄处显露出胎骨的灰白色,形成白线状,俗称为“出筋”。梅子青施釉比粉青釉厚,釉层中含有少量气泡,釉面光泽,略带透明,较粉青釉为强。
龙泉瓷纹饰特征
龙泉青瓷花纹装饰早、中、晚期各不相同。北宋的花纹装饰趋向简练,大多沿袭五代越窑的装饰手法,普遍地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常见鱼纹、波浪、云纹、蕉叶、荷花、莲瓣、团花和婴戏等纹饰。在装饰风格上,由拘谨而变为奔放,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
南宋龙泉瓷(中晚期)花纹装饰除采用简单的刻划纹外,多用模压、堆贴等装饰方法,有的在瓶上采用雕塑技法,作成优美的凤头和双鱼的形象,装饰在瓶颈两旁。有在器心模印凸起的莲花荷叶,有在盘、洗里面模印贴花的首尾相对双鱼,掩映在青翠的釉层中。还有在器物上堆塑成龙骨、鱼耳、贯耳、浮雕莲瓣纹,玲珑饱满和器形浑成一体。精美简洁,没有多余堆砌的花纹装饰,,正是宋代典型的龙泉窑作品。
(四)龙泉瓷造型特征
龙泉窑器物造型古朴浑厚,早期产品以日用品如盘,碗、壶等为主,盆、钵、罐也少量烧制,新岀现了炉、暖碗等品种。盘、碗特点为器身稍浅,较敝,口部较薄,造
型制作工整。底部修理平滑。
中期以后器物造型增多,炉瓶、龙虎罐、五管瓶、塑像等陆续发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器形淳朴、器底厚重。圈足宽阔而矮,具有稳重感。日用品有碗、盘、碟、盏、壶等。
文房用具有水盂、水注、笔筒、笔架、棋子,另外还有香炉、塑像、仿玉器、仿铜器等。器皿造型各异。炉有鼎式炉、八卦炉,四足炉、奁式炉等。瓶有胆式瓶、龙纹瓶、盘口风耳瓶、盘口弦纹瓶和五管瓶等。洗有莲瓣双鱼洗、菊瓣钵式洗等。盘口双耳瓶,耳有风耳、龙耳、鱼耳、贯耳等,以风耳最名贵
(五)龙泉瓷款识特征
宋代龙泉青瓷上有一些刻划和模印的铭文。碗、盘中有印“河滨遗范”款的,也有“金玉满堂”和“做出芙蓉样青器,卖买客人皆富贵”等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