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美的像是得了肺结核!”,18世纪-19世纪的欧洲人追求极致的美白,对于皮肤、脸色变得更白而产生了病态的理解。
中世纪的欧洲女性在装饰、着装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奇葩习惯,如臃肿的裙子、夸张的帽子、束腰等;与此同时,当时的欧洲人在外貌上的追求也更为偏执,这方面不仅包括女性,也有男性。
实际上,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人,为了变得更美、更年轻、更漂亮,出现了各种奇葩的行为。
这方面就像古代中国封建时期的人们食用丹药类似。
而因此造成的很多死亡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是人,就有对美的追求,并持续而不会中断。
所谓食色性也,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内动力之一。
而在追求美好事物的方面,对于自身美貌的追求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里不仅仅专指女性,对于男性也相同。
而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人们,因追求美丽和年轻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奇葩方式。
我们都知道欧洲人的皮肤是白色的,但你或许不知道的是,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对于使自己的皮肤、脸色变得更白,有一种偏执的追求。
与当今世界人们大多追求健康和个性的美感不同,古代人对美的追求往往是统一的、缺乏理性的。
例如,中世纪的欧洲人,为了追求使自己皮肤、脸色变得更加白,他们大量使用含“砷”的美白丸、洗澡剂。
我们都知道,砷是多种有毒物的基础元素之一,例如砷化镓等。
砷的化合物也被广泛应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中;而砒霜就是砷的化合物三氧化二砷的另一个名称。
砷的化合物被用于洗澡后,往往会造成病理性的白斑,这种美白造成的皮肤病非常普遍;其中还包括人们用含有砷的物质刷牙,来达到美白牙齿的效果,因此造成的口腔疾病。
而服用含砷的化合物的危害则就更不用多说了!
甚至,拿破仑死后,在其体内也检查出砷含量超标。
中世纪欧洲人对美白的追求已经到了一个病态的境地,因此而造成社会上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对凡是可以变得更白皙、柔弱的情况都进行广泛的赞美。
中世纪的欧洲文学、艺术作品中对肺结核造成的病态白皙有着很多的推崇和美化。
如莫奈的卡米耶·莫奈作品中,将肺结核与艺术、美感、高级绑定。
波德莱尔、玛利亚·巴什克采夫的作品中也有很多对肺结核的过度美化。
中世纪欧洲上流社会对于美白的病态追求,没有任何理性可言。
尤其是当时的贵族的女性们,为了追求这种因为食欲减退、消瘦、颜面潮红的病态美,会彼此夸赞被感染肺结核。
当人们夸赞一个人“你美的像得了肺结核”,这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可不是嘲讽,而是真正的夸赞。
这样的结果是长期使用后,使用者的皮肤会出现溃烂,而对神经和肾脏系统的破坏也是极大的。
甚至,有些人为了追求瘦弱、白皙的病态美而少量食用砒霜。
另外,当时欧洲的女人们,为了追求一种“冷白皮”的状态,还使用一种含有铅的粉底液。
这就像古代罗马人喜欢使用铅制器皿熬煮食物一样,因为大量的铅在高温中分解进入食物,使食物的味道变得有一种甜味。
而在亚洲的日本,女人将脸涂白也曾风靡一时。
由于夸张的白皙脸色,配上极致的红色的嘴,这种搭配也成为一种特色。
海明威还将日本艺伎的嘴唇比做白雪上的一点血,而只有脸色更白,才能凸显嘴唇的红艳。
言归正传,我们再看一下中世纪时期欧洲人的各种奇葩追求美的方法。
当时的欧洲人喜欢将一种含有颠茄物质的眼药水滴入眼睛,这是因为它可以使眼睛的瞳孔暂时扩大,这使得使用者的瞳孔显得更加“眼波流转”。
据此推断,蒙娜丽莎的画中的模特很有可能就使用了这种眼药水,使得她的眼睛瞳孔看起来要更加放大一些。
但是,颠茄含有有毒物质,两个颠茄便可杀死一个幼儿。
而实际上,含有颠茄的药水之所以能使瞳孔放大,就是因为它的麻醉作用,长期使用很可能导致人的眼睛失明。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关于人们为了追求长生和美貌的各种记载,而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女性则流行饮用黄金液体来达到这一效果。
我们常说吞金自杀,实际上是因为金的密度极大,会造成进入人体后穿透肠道、胃部,但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中世纪的欧洲贵族流行将黄金加入一些物质做成液体,借以饮用。
因此,在中世纪的欧洲有着大量的炼金术士,而当时的欧洲人饮用的黄金液体中掺杂了太多的铅、汞等有毒金属物质。
甚至为了顺利融化黄金,炼金术士会使用浓硝酸和浓盐酸配成的王水,这些物质残留,也对食用黄金液体的人的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如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官方王室情妇就长期使用黄金液体,她死后的棺木中就含有大量重金属、金的残留,这些都是从其尸体中渗透出来的。
中世纪欧洲的国王、女王的特殊外表,也会对人们的审美造成很大影响。
如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她天生一头红色头发。
而当时的英格兰人不论男女,为了追求类似女王的红色头发想出了各种奇葩方法。
当时的贵族女性们,常常使用含有硫磺、铁锈、铅的东西进行染发,使头发变得类似女王的红发。
而中世纪的英格兰男人则将胡子染成红色,以此表示对女王的红发的追求。
当时的人们发明了各种配方的洗发水,据记载,其配方中包括红矾、石矾、锑、硝石、生石灰、含金氧化铅等等。
与之相比,古时候中国人用覆盆子、蒲苇灰、白蒿汁液做的洗发水要科学的多了。
每个时代的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生产力、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下,对事物的认知都有局限性。
如20世纪初,西方人将放射性矿石做成饰品,成为当时人们追捧的东西。
这种放射性矿石因为其杀死癌细胞的效果,而被当时的人们误以为可以对身体形成保护作用。
当时的很多女性将进入这种饰品加工的工厂作为一种炫耀。
直到社会上开始出现大量佩戴这种饰品的人的死亡情况,人们才开始恐慌,并对此重视起来,这种工厂也因此被全面关闭。
这种情况在前些年也曾引发一些风波,例如曾经被大连海关截获的“生命能量石”,其辐射检测甚至超标了112倍。
人们对美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这本来是人的天性。
而对美的解释,自古以来都有所不同,但不妨碍我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可是与对美的追求形成对比的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人类文明的发展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而对任何美好事物的渴望都应保持适当的理性态度。
感性的爱好是我们人类称之为人的重要表现之一,但理性的科学态度才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
谢谢品鉴!
感谢收藏、点赞、分享、关注、转发!
看图、读书、听历史,文章有点长,如果读累了可以点击右上方的“耳机”按钮,听书也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