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三江的源头,吐谷浑奔腾的铁蹄曾在这里飞驰而过,这里的巍巍山峦孕育了神秘的昆仑文化,这里就是包容而大美、神奇而瑰丽的中国盐湖城——格尔木。
80多年前,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主席登上岷山峰顶,遥望巍巍昆仑,即兴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而格尔木这座有着“兵城”之称的城市,就位于巍巍昆仑山下。
格尔木面积11.9万平方公里,是20世纪50年代因青藏公路修建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全市有汉、蒙古、藏、回等35个民族,人口30万余人。尤为奇特的是,地这座城市中,竟然有一半的市民或是军人,或是军人的家属,因此也被人称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
一、
1953年底,为了解决驻扎西藏数万军民的吃粮问题,中央责成西北局负责组建西藏运输总队,总部便设在青海的香日德。
这个运输总队其实是个骆驼运输队,是由从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收购来的2.8万头骆驼组成的。 运输总队把这些骆驼与驼工们编成队,每头骆驼驮上150公斤左右的面粉, 分头向西藏进发。
几个月后, 部分驼工陆续返回了香日德,其他的驼工以及那些骆驼,却因为回进藏路上恶劣的气候环境,而永远留在了雪山之中。
目睹了骆驼运输总队的惨重损失,时任西藏工委组织部长的慕生忠将军十分痛心。为了探明一路的情况 ,他亲自带着秘书、 警卫员和一名向导从拉萨出发,历时40多天,完成了一次实地考察。
通过考察,慕生忠发现骆驼运输队准备走的康藏线,沿线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雪崩、泥石流、塌方等事故经常发生。 要想在这种条件下进藏,困难实在太多。可驻藏部队所需的粮食和后勤物资,又必须运进西藏,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慕生忠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康藏线困难重重,那么,从西北开辟一条新的入藏公路如何呢?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慕生忠先后派出两批人, 用木轮大车和胶轮马车向藏北重镇那曲出发探路,他自己则前往北京向有关领导汇报, 争取得到领导的支持。
慕生忠1910年出生在陕北省吴堡县,1930年参加红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彭德怀元帅的爱将。新中国成立后,慕生忠担任西北军区进藏部队政委、兰州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来到北京后,慕生忠找到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彭总,把修筑青藏公路的设想向彭总作了汇报,得到了彭德怀的支持。
不久后,慕生忠派出的探路队伍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50多天的奋战,探路人员从900公里外的黑河发来电报,说他们已经胜利完成探路计划,发现在这个世界屋脊上是可以修筑公路的。
二、
在彭总的帮助下,中央同意了慕生忠的设想。由于当时财政比较紧张,中央只拨了30万元作为修路经费,同时调派了10名工兵、10辆十轮卡车、1200把铁锹、1200把十字镐、150公斤炸药等物资,让慕生忠先修青藏公路格尔木至可可西里段。
筹得30万元的修路经费后,慕生忠又找到交通部公路局化缘,请交通部多少批些钱。 公路局也犯了难:“在青藏高原修公路? 这是件大事,我们作为主管部门,从来没有安排这项工程呀! ”
在慕生忠的软磨硬泡下,公路局最后同意拨款三万元。带着这些钱和物资,慕生忠开始了艰难的筑路工程。
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带领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组成的筑路大军,来到格尔木河畔的这片荒原上,开始了艰难的筑路进程。筑路大军分为6队,每人配备一把铁锹、一把十字镐,从格尔木向世界屋脊进发。
为了提高效率,慕生忠将全线分为几个大段,大段又划成小段,各队按指定地段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不久,筑路大军在距格尔木73公里处的那神河畔停住了。峡谷很深,谷底水流湍急,浪涛汹涌,令人不寒而栗。
3天之后,依靠几根粗圆木,青藏公路上架起了第一座桥梁。10辆满载着面粉的大卡车停在桥头准备试车。筑路队里唯一的工程师邓郁清担心出事,坐进了第一辆车的驾驶室。不料慕生忠把邓郁清从驾驶室里拉了下来,自己跳到车上:“这桥是你造的,你不指挥谁指挥?你给我过去,站那头指挥。你是咱们唯一的工程师,万一你有个闪失,再没有第二人了……”
邓郁清曾回忆说:“那时修路,不分军民,不分职务,都得干活。18磅铁锤,每人一次抡80下,慕政委也不例外。修桥时,干部和民工一起跳进水里打桥桩。见面握手,谁的手上没有老茧和血泡就不是好干部。”
1954年12月15日,这条跨越当雄草原,穿过羊八井石峡,直抵拉萨的青藏公路,仅用了7个月零4天便全线贯通,这在中国筑路史上是个创举,在世界公路史上也是罕见的。
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后,天堑变通途,结束了西藏运输靠人背畜驮的历史,神秘的雪域高原从此向世人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三、
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茫茫戈壁深处,它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河流密集的地方。它作为一座城市出现在我国的版图上,完全得益于青藏公路。可以说,没有青藏公路,就没有格尔木这座城市。
1955年,青藏公路管理局在格尔木成立。慕生忠被任命为青藏公路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青藏公路运输指挥部总指挥也在这里成立了。
在格尔木建站后,慕生忠给同志们讲了四句话:我们不走了,我们要当格尔木第一代居民;我们在世界屋脊开辟一条平坦大道,在柴达木盆地建设一座美丽的花园;我们喜欢亲手建设城市,更喜欢自己亲手建设的城市;不平凡的事业是平凡的人创造出来的。
1954年3月,为了在格尔木开荒种地、栽树,慕生忠带领大家挖出了第一条水渠,之后又派汽车队前往湟源拉运了14万侏树苗,栽在了这里。为了唤醒这沉睡千年的荒原,慕生忠又带人开垦了27亩荒地,播下了第一批种子,做到耕种当年、受益当年。蔬菜丰收,一个萝卜净重达17斤,从而改善了同志们的生活,一些因缺乏蔬菜而患维生素C缺乏病的同志,也得以恢复健康,增强了高原生活的适应性。
1954年秋,为了不使一些物资日晒雨淋,他们在现代通信营西水渠边,用铁丝把驼鞍杆捆扎起来充当檩条,用手打成土坯垒墙,红柳芦苇当作顶棚,盖起了30平方米的简易仓库,建造了格尔木市第一座房子。
1955年下半年,在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汽车一队的家属区内,用上述的办法修建了第一批办公室、医院。不同的是,盖房之前地基下挖了1.5米左右,上边用土坯垒墙,造成一种近似窑洞式的房子。
1956年,格尔木建起第一座砖窑,建立了第一个农场,当年播种30多亩,收获青稞1万余斤,好的亩产达300斤。之后。慕生忠带领大家打土坯、烧青砖,在格尔木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楼房,作为青藏公路管理局的办公用房。小楼上下各有三四个房间,楼梯建在外面,青砖白灰墙,十分简陋,但它却是格尔木当时最早的一座楼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将军楼”。站在将军楼的楼顶,格尔木全城便一览无余。
1958年10月,彭老总来格尔木视察。站在坚硬的盐壳上,眼望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汽车,彭总微笑着对周围的筑路工人和战士说:“你们在高原上辛苦了,我向同志们表示慰问。你们在世界最高的地方修通了公路,在柴达木建起了新城市,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要向你们致敬!”
四、
1960年11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5次会议批准撤销格尔木工委,设立格尔木市。
格尔木是祖国通往西藏和新疆的要冲,是青海西部的交通枢纽。自建市后,它成了四千里青藏线上仅次于西宁、拉萨的重要城市。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建设,格尔木已成为西藏建设的重要后勤基地和对外窗口,成为青海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辐射点和西南边防建设的主要后勤中转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0世纪70年代,祖国的边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国家开展三线建设工程,大批军工企业开始从东部地区逐步向西部地区迁徙,位于青海省中部内陆地区的格尔木,成为了共和国工业内迁的重地。随着这些企业的进入,批开发大西北的解放军也在这一时期来到了格尔木,在这里工作、生活,久而久之,原本地广人稀的格尔木地区,成为了一座人民子弟兵占比近50%的“兵城”。
经过一代代格尔木人的艰苦创业,格尔木已由一片戈壁荒滩变成了交通发达、市场繁荣、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高原城市。工业上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以盐化工为主导的具有能源、交通、建筑、机械制造、汽车修理、食品加工等多种门类组成的工业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格尔木市上下齐心协力,坚持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市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1 年,格尔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67.14 亿元,较 2012 年增长 83.9%。在人均生产总值上,2021 年达 16.51 万元,比 2012 年增加 8.95 万元。
近年来,格尔木市完成造林绿化34867 公顷,新增林地 2160 公顷,累计完成国土绿化任务 26073 公顷,从最初只有零零散散的红柳、新疆杨到现在有成片的红柳、沙枣树、青杨、柳树、云杉、榆树。格尔木绿色“家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个个与民生相关的数字,是一个个诠释人民幸福的注脚。一组组民生数据的背后,是一份份与人民血脉相连的时代担当。出行方便了、看病方便了、办事方便了、就业有保障了。格尔木人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心,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难怪这里的群众会自豪地说:”我们格尔木,是最具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城市!“
参考资料:
《今日中国》:《中国盐湖城—格尔木》
青海网:《慕生忠将军在格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