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考古新进展!这尊“车左俑”其实是“军吏俑”→

小冉谈时尚生活 2024-12-19 11:54:33

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在历经38年的发掘过程后,如今陵寝内部的全面考古已经进入了尾声阶段,到了关键时刻,二号坑的考古项目负责人朱思红带着研究人员们一直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深入发掘。

就在近日,一名考古人员拿着放大镜对坑中的一尊俑进行了细致观察,并且把发现的变化向朱思红进行了汇报,朱思红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了二号坑并亲自观察了现场情况。

随后,研究团队做出了“这尊俑其实是一尊军吏俑”的判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秦兵马俑二号坑。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分为1、2、3号坑,其中一号坑里的陶俑是秦始皇近卫军构成的士兵阵型,而二号坑则是由王宫卫戍军和战车构成的大规模战斗阵型。

在一号坑中,除却中间有一条横七竖八的巨大走道,两边整齐地排列着十一个方阵,一共有六十多具陶车和八十多骑兵,陶俑的姿势类似于人类骑战一样。

而二号坑则是没有任何纵深,总共只有12个车阵,其中东边主人车4辆,王宫卫戍军,西边有主将车6辆,王宫连吏车阵,西边最西面还有一个大将军临近地面的特殊地位。

从这个分布特征来看,一号坑的分布更像是战斗阵型,而二号坑的分布则更像是一场典礼现场,这种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非常常见。

在秦始皇时期,秦国曾击败其他中原王国联合起来称霸的楚国,由此将楚国的礼仪风俗带回了秦国,这也许就是秦始皇陵二号兵车坑采用了楚国典礼式车阵布置形式的原因。

与此同时,二号坑内部到处都是陈放着一对对陶俑的陪葬车,有学者认为,这些陶俑是类似于一号坑中间空白位置用以让游魂乘坐的陶俑,而放弃了把他们当做仆人活生生地埋葬在秦始皇身边。

然而也有其他考古人员否定了这一观点,只认为这些陪葬品充当的是二号兵车坑中主人的随侍,将来的主人死后会与皇帝一起下葬。

这些争议结合其争议程度都没有一号坑中的士兵阵型争议那么大,因此也没有给二号坑的考古工作造成阻力,而2号坑考古工作也因此获得了更高优先级。

二号坑自1976年开始逐步进行发掘,从2017开始全面发掘,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六年时间,那么六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现了多大的新进展呢?

原来是军吏而不是车左。

前几天,二号坑中的一名工人在仔细清理了一尊陶俑的时候发现,这尊陶俑似乎有点奇怪,于是就叫来一群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一番。

研究人员发现,这尊陶俑底座上有一个突起,明显是两条脚并排站立时留下的印记,证明这名陶俑是双脚直立立着骠骡走过去的。

然而这名陶俑最初被定性为车左俑,因为在它前面有一辆陶车,而就考古学家的经验来说,陶人往往会与放置在一起的其他陪葬品精确匹配位置,有很小概率互换位置,而且单独为一辆陶车配一个车夫是不合规的。

因此这名考古人员认为这尊陶俑是卡在前面帮拉跑车上的车夫所留下的,因为这名考古人员听说过石家庄曾经出土过一具祭祀用车子,它里面从来没有配备专门的帮拉奴隶,但是却有几尊专门给奴隶留的位置空凿出来。

但是在朱思红听闻了他的结论之后不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她记得此时正在进行中的西安第14次考古发现品交流会上有一件湖北云梦睡臼遗址出土文物——与一些标记奴隶身份物件一起出土的一具特殊错位遗址空凿出四个专属奴隶位置,而这个例子要比石家庄出土的更加接近西周时代,因此更具参考价值。

她认为既然非规制配摆都可能发生位置互换,那么常规规制配摆排除互换位置显得十分合理,一名考古人员也提到了一名顾问教授之前提出的一些关于这尊俑奇特之处的观点。

于是整个研究小组进行了激烈争论之后,对这尊俑下达了明确指令:首先要把前面那辆陶车拖开查看,然后再清理周围环境看是否有与它匹配位置而没找到搭档的其他陶人。

于是说干就干,研究小组花了巨大的力气搬走了前面的那辆陶车,并且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充分的整理,结果发现周围没有任何其他与这名陶人搭档的存在,只能说明这尊陶人从未有搭档。

所以剩下唯一一个解释就是,这尊陶人其实是自个走过去的,但是准许有神职人员自己开自己的车吗?

在得到这一定论后,朱思红决定进一步清理全身寻找能够判断身份的信息,不久后研究小组就发现了前胸的一件冠带,但研究人员依旧不相信这个破冠带能帮助他们最后判断身份,但是朱思红强烈要求他们保留这件文物完整性,并进一步清理周围环境寻找更多证据,例如头部发型和饰物之类的。

终于,在几个月辛勤耕耘后,研究小组终于清理出了头部和髡髻,结合这名陶俑前胸部位的冠带以及周围环境最终识别出这尊原本被认为是陪葬用车左人的陶俑实际上是一名自走的军吏:两名归属不同身份的人以互赠礼物契约交换了前胸部位和头部,赋予原本平凡的泥土偶灵性灵魂使他为模特骑兵挺拔立立起来为主人在人间守护他在阴间灵魂。

考古新进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如今人们普遍对于秦朝时期实行什么样水平的军事制度缺乏足够详细肯定的信息,所以许多关于秦朝军事水平高低等历史问题常常会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且争论难断。

如今二号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名能够打破过去关于秦朝战车制度盲区的新型陶俑,那这具有怎样重大的意义呢?

众所周知,自从马被驯化成为人人都能轻而易足掌控驾驭骑乘的大众交通工具后,人类社会为了适应这种新交通制度对以前沿用数千年的战车制度开始逐步衰退并被骑兵所取代。

早在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普遍使用骑兵作战来代替战车,以提高机动性和灵活性,就连战士数量最精良最强大的楚国也不能例外。

然而现在研究者们却一直存疑至今:他们认为,为何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部队配置居然还是战车大阵配置呢?

难道秦军还依旧在用战车作主力战斗方式吗?

不可能!

所以研究者们争论着到底秦始皇陵是不适用于考察秦朝军事制度演变到骑兵还是说秦始皇陵和当时实际相符只不过仅仅是被坏史书记载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简单版本。

现在有一尊新的变成军吏身份的陶俑诞生了一定性质上的新含义:以前很多学者争论秦朝贵族是不是可以自己开战车,但是没有人理清楚为什么能商品化出售这样的墓中其他情况,其中就包括禁止普通人享用战车礼仪,其中一些学者认为这种禁令必定存在,但是不知详细时间段,没有人知道 Qin Shi Huang墓是不是考察时间段之一,现在找到了这个证据也许能打破某一种观点从而促进学术发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