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俄罗斯院士站台,国企投了近2亿,持续亏损中

幽默面 2024-08-07 13:59:18

彗晶(深圳)的故事非常“传奇”,即便一直不赚钱,但是一直能融到资金,最厉害的是,能融到央企、国企的资金。

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能力”?这样的公司还有多少?

作者:刘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深圳的一名创业者钟先生,他给我讲了一个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给某公司站台拿到国企近2亿投资的故事,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毕竟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是亮点,和欧洲自然科学院一样,相当“闪亮”。

5月初,有关“花40万可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某某成为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的信息在网上传播,引发了舆论对欧洲自然科学院相关话题的关注。

以下所有资料均为公开资料或者媒体报道,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01 俄罗斯院士含金量如何?

钟先生是彗晶新材料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彗晶(杭州)】实际的股权持有人之一,他曾经担任彗晶的副总裁。

我们直接切入主题:

哪位院士通过什么方法帮助彗晶(杭州)拿到了接近2亿的投资?

故事要从2015年左右讲起,钟先生和陈先生在深圳认识,两人熟悉后便开始尝试合作一些生意,鉴于陈某当时身为美国某知名存储公司中国销售的原因,两人开始合作半导体存储芯片贸易生意合作。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开始考虑成立一家科技公司,并为此寻找科研团队。

在一个饭局上,陈某和北京某高校的岳教授在饭局上谈到了自己的项目,并经岳教授介绍认识了该校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某。

我仔细查了一下:

澎湃新闻在5月9日发布了一篇报道《“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井喷背后,“外国院士”为何有市场?》。

我引用一段权威人士说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表示,“在西方国家,你可以随便注册一个组织,原则上叫什么都可以。”

5月8日,有业内学者向澎湃新闻表示,“俄罗斯工程院”的情况与“欧洲自然科学院”类似,也是民间组织,运营方式也类似,“不能说是‘山寨机构’,但其院士含金量远不如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然而,“俄罗斯工程院”“欧洲自然科学院”这样的机构到中国做宣传时,不了解这些机构的人很容易被误导,以为是类似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这样的有公权力背书的官方机构,难以甄辨其含金量的高低。

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公立机构

有意思的是,2022年8月19日,中国科协官网发布的由河南省科协供稿的《河南省科协领导看望新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全国》一文,有网友质疑其中提到的张全国,并未出现在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发布的“25位华人专家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单中。当时,东方网·纵相新闻作了回应:《河南一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身份有假?本人回应:系不同渠道推荐》。

▲网友的评论也很有意思

澎湃新闻注意到,中国科协官网至今仍可以检索到《河南省科协领导看望新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全国》一文。

至于,王某的另外一个头衔“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我们也说说。

我去搜了一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于1990年8月31日在莫斯科成立,由一些代表学术、大学和工业科学的俄罗斯著名科学家发起。该学院于1991年4月5日由俄罗斯联邦司法部注册;根据俄罗斯法律的要求,1996年7月5日和2009年3月30日对《宪章》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很明显,也就是自己注册了一个机构。

那么,院士有哪些人呢?我给大家列几个名字,这些都是网络公开信息:

2013 伍法权(绍兴文理学院 教授)

2022 欧阳晨曦(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2022 陈泉州(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的院士头衔,含金量如何?大家自己判断吧。

王某的名头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至于这两个院士的含金量,我们先不讨论,但他的专业研究方向与钟某和陈某的创业公司产品的方向并不匹配。

王某的研究领域是机械设计及理论,创业公司的产品方向是新材料,基本上属于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几人还是决定就此搭建一个科研团队,院士对外的头衔为彗晶新材料首席科学家,岳教授介绍自己当时还没毕业的学生秦某到公司任职CTO。

据钟某透露,公司曾经向某地质大学购买的所谓专利也和公司的产品研发没有关联性,王院士也并未真实在公司上班,没有真正介入过公司的科研项目。

其实,有没有关联并不重要,因为方向都不同。

公司成立初期,秦某、李某两人代表公司科研团队先行来到深圳,然后去东莞寻觅获取导热材料的配方。(备注:钟某持有与李某对话的录音)

秦某、李某帮助公司做出了一些产品手册,包括产品3.0、3.5等后续若干延伸等级。我现场翻阅了一下这些资料,都是真实存在的。

▲彗晶官网上展示的产品

就是凭着这些包装和院士站台,彗晶(深圳)于2019年11月成立。

02 多轮融资收获过亿资金

2020年3月,当时初创的彗晶公司很缺钱,A轮融资由钟某引荐红杉资本,以及陈某引荐深圳5G创新中心(民政注册、民间组织)基金管理平台(深圳汇芯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完成。

这一次融资1000万元左右。

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当时也认可彗晶的团队和项目,双方于2020年10月30日正式签约,彗晶承诺总部落户于杭州萧山。因此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基金有限公司也入股持有彗晶少量股权。

彗晶(杭州)于2020年11月设立。

杭州政府以为引来了一家准上市公司,给足了政策,也为彗晶(杭州)总部提供免租金办公楼一层。

▲曾经的彗晶新材方案解决部

彗晶公司也曾以高学历人才落地的当地政策获取当地免费人才公寓数套,此外,彗晶(杭州)斥资在萧山“机器人小镇”拍得一块大约25亩价值867万元的政策性工业用地。

钟某当时是彗晶副总裁,他表示彗晶公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杭州萧山并未实际开展业务工作,没有招聘员工。

重点来了,彗晶(杭州)特别善于融资。

彗晶(杭州)于2020年11月设立之后,又迎来多轮投资:

2021年10月,彗晶(杭州)完成A+轮投资,领投机构是中芯聚源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北京二期中科创星硬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跟投机构则又是深圳市汇芯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科创板日报》相关报道截图

此时红衫资本已停止对彗晶公司的投资并稀释其股份。

2021年9月,陈某在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就曾表示,公司当年就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但实际上,接下来的几年,公司一直在亏损,公司财报对此有明确数据显示。

融完两轮,彗晶(杭州)由于自身业务欠缺,持续缺钱。

于是继续第三轮融资,即B轮融资,这一次,更大的国资入场了,大家都觉得彗晶(杭州)有救了。

2022年5月,彗晶(杭州)完成B轮融资,领投机构是中金传誉凤凰(杭州)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简称“中金传誉 ”,执行事务合伙人是中金资本),苏州招赢云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招赢云腾”,执行事务合伙人是招银国际资本)。

这两家都是国企背景。

这一次,两家国资一起投了不到两亿左右,中金传誉投了将近8000万,招赢云腾投了将近1个亿,红衫资本再次稀释其股份。

每一次融资,都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资料作为背书,包括国企投资的时候。

03 没有做尽调投了接近1亿

本来一切都风平浪静,但当钟某离开公司后,虽然他是实际的股权持有人之一,却再也无法知晓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

因此,他到杭州萧山当地政府反映情况,也到北京找中金资本和深圳招银国际反映情况,毕竟大家都是股东也在一条船上。

招银国际方面和他在深圳开会时也有交流,工作人员说:“我们当时投的时候没有做尽调,因为中金做了尽调,所以,我们就用了他们的尽调结果”。(备注:钟某持有这段对话的录音)

也就是说招银国际作为国企背景的投资公司,在没有做尽调的情况下,用另外一个公司的尽调结论,给彗晶(杭州)投了将近1亿的投资。

这实在是出人意料,至于是否合规,请专业人士评论。

和中金资本的交流过程中,工作人员得知陈某一直把公司定位为科技型投融资平台公司,目的是为获取更多的融资和投资机会,而并非发展实业时,非常震惊,表示只要证据确凿会尽快调查处理项目。(备注:钟某持有这段对话的录音)

关于“彗晶就是个资本平台”这一观点,陈某都与钟某有过历史交流,后者持有直接证据,即微信截图。

至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逻辑链条:

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没有一个扎实过硬的科研团队,院士只是负责站台,配方外购自东莞;

而这位院士还不是中国院士,而是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至于这两个院士的含金量,大家自己判断;

公司一直不赚钱,但一直能融到资,国企们还纷纷投了接近2亿;

杭州萧山区政府也只委托第三方做了尽调就以经济扶术开发区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入股持有彗晶股权;

招银国际、中金资本给予融资,持有股权。

但让人疑惑不解的是:

2022年,中金资本旗下基金又和陈某新成立了一家名为申钥半导体的深圳公司。

综合来看,彗晶(深圳)的故事非常“传奇”,即便一直不赚钱,但是一直能融到资金,最厉害的是,能融到央企、国企的资金。

这也是一种“能力”?这样的公司还有多少?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也欢迎给我们提供更多线索。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