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下,这部作品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如我这般的读者而言,始终是它带来的情怀大于她本身的意义,故事中那些熟悉的让人情不自禁会心一笑的瞬间,是我看这个故事最大的快乐所在。
而无论如何,我也终究是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了那个名为江南的人在当年的那份意气风发……文字终究是不会骗人的。
看这本书的理由其实很曲折。最开始的时候,我是在微博上又看到了五黑框飘在了首页,于是按捺不住点进了超话,兴致勃勃地去看冒姐们在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嗑生嗑死。
于是也就又心血来潮,去b站和官博上翻了一些教材和解说,听了几首同人曲,感觉那首《曾杨柳》写的是真不错。
顺理成章地,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关于他们作品的探讨,看到了那群人和属于他们的九州,不由地激起来了我心中多年前种下的九州情怀……
于是决定在龙年春节期间有空就再看看九州好了,因为第一次看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记不起什么人和什么事了。
于是我翻了翻文章列表,鬼使神差地点进了这本书,也算是看一看《九州》之前的江南了。
这是个校园文。无论是从哪方面看,这个故事的主体都是那个名叫汴京大学的地方,所有的人物,无论是学生、老师、教授还是成功的企业家,都与这个著名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的一切都围绕这里展开。
而同时,这个故事中也充斥着属于那群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的青春和肆意,他们热血、冲动、不顾一切,却也让人心驰神往。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大学时光,虽然与这个故事中的那些人物相比,我们可能过的完全不是一样的大学,但回荡在其中的那种属于少年人的意气风发,却是熟悉同时也十分让人怀念的。
这还是个同人文。同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关于是谁的同人这件事却值得在读者们的脑海中打一架了。
从名字上来讲,这个故事毫无疑问是一个属于金庸先生的作品的同人,那些海量的耳熟能详的人物和属于他们背后的关系和故事,无不昭示着作者本人对这一切极其的熟悉并且信手拈来,看上去浑然天成,仿佛真的有这样一群人在大学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但从故事的角度来讲,在作者的那些碎碎念了一些细节上,总能够看出来这个故事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脱胎于作者本人的大学时光,这里有他们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一砖一瓦,熟悉的那四年时光。
在阅读的时候我时常在想,究竟是那个人是乔峰,所以他一直是一个带头大哥一般的存在,他遇到了康敏又遇到了阿朱……还是因为他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叫乔峰呢?
究竟是来自蒙古的郭靖遇到了黄蓉,还是一个来自蒙古的汉子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姑娘,所以最终他叫郭靖了?
我想不通,但是突然又觉得有没有想通并没有这么重要,这终究是一次很微妙的缘分吧。
这终归是一个很美妙的故事。美妙在于,我甚至已经不去关心这个故事是否完结,这个故事是否还有后续,出版的版本跟网络上的版本是否有什么出入之类的细枝末节的事情。
既然这是一个同人,既然故事中的那些如传说一般的人物都在或好或坏地活着,既然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那么这段属于所有人的关于大学时光的青春回忆,停留在大学时期便也足够了。
踏入社会之后的少年想必都会染上一身的尘埃,背上原本不曾体会过的压力。但他们终究会在路上回回头,看看曾经属于自己的这一片大好时光。
然后释然地笑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