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里,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了阴阳的概念,认为一个人的机体,阴阳就是生命的根本。而阴阳的状态虽然是动态变化的,但总体需要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才是健康的。
而一个人生病了,无论其病因和病机的多种多样,中医认为都是导致了机体的阴阳失衡,于是,理想的状态就是,能把失衡的阴阳调和回去,那样,疾病也就康复了。
但历代医家何止数千?关于阴阳的论述,那更是如同百花齐放,各有各自的阐述。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就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朱丹溪在中医界的地位无需多说,于是,阳常有余的观点已经提出,便有很多人再次基础上继承并推进。
客观点说,从中医阴阳的变化状态来看,我们不能否认调理阴阳的必要性。但怎么去调理阴阳,如果在没有进行之初,心里就已经有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念,那么,必将影响医者在施治中有意无意地滋阴泄火。
朱丹溪的理论传承到了明朝晚年的时候,张景岳作为当时的名家,却提出可很多有益的异议。
按照张景岳自己的介绍,最开始,也就是他年轻的时候,对朱丹溪的理论那是奉为圭臬,但随着他实际临证多了之后,就开始对此产生一朵疑惑,因而有了半信半疑的状态。而到了张景岳的中晚年,在他心里,朱丹溪“阳常有余”的学说已经成了谬误的代表了。
张景岳后来在编撰《景岳全书》时,甚至可以提出了“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说法。当然,张景岳自己备注了一下,这个说法主要是为了辩驳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而不是一种绝对的观点,需要后学者好好甄别。
张景岳认为,根据内经“男八女七”的原则,那么,男子六十四岁左右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左右而天癸绝,但这都不会导致生命的中止,只是表现为不能生育而已,比如女子的绝经。
精血已经衰竭了而生命之所以还能延续,主要就是“气”的缘故。而气为阳,血为阴。一个人的身上,精血比阳气后来,又比阳气先走,可以认为是一种阴精没有了而阳气还存在的状态。
如此一来,不就是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生动写照吗?朱丹溪立论的根据或许就在于此。
在张景岳看来,精血为阴而气为阳的说法,虽然从本源上没有错,但气不能完全代表阳,精血也不是阴的全部。从阴阳的本源上来说,精血为水,确实属阴,气也属火,确实属阳。
但如果从阴阳的生化上来说,世间万物包括生命,都从水开始,无论先天后天都是这样。
比如中医里的“天一生水”,以及六气之中,太阳有属于寒水,难道这些水都属于阴吗?
而精血在人体而言,精盛则阳强,精衰则阳微,这时候的精显然又不是阴了。
按照张景岳的理解,阴阳之道,以清浊来分辨的话,气为阳,精为阴是不错的。但如果从生命的角度来分辨的话,那么,无论精血都属于阳,气得阳而生,失阳而死,这次才是生命。
最后,张景岳提出,我们对于阴阳的理解,最应该看重的应该是它“和平”的本态,只要阴阳有了任何的不平,也就是阴阳失衡,那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朱丹溪所说的“阳常有余”,还是张景岳书中出现的“阴常有余”,都是有失偏颇的。医者应该根据临证的实际情况,不管是阴阳何者,只要它有余那就泻之平之,只要它有不足那就补之填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恢复阴阳的平衡。
哈。中医上下五千年 产生上亿名中医生(包括你们医圣)。这上亿名中医生写下上百亿个方子。而这上百亿个方子含上千亿个药量 也就是中医用五千年写下上千亿个药量。还不知道自己如何写出来的。你告诉中医生是用什么脸说中医能治病的。这上亿名中医生包括你们医圣们那个能说出药量如何来的 那本医书介绍如何确定药量的。知道不知道吃的越多效果越大。知道不知道医者父母心的。而你们这些人还在天天教别人写自己写下上千亿都还不知道如何写的药量。还一天到晚说能治病。分不清治不了和治不了还说能治的分别
实的能见的为阴,功能性的不可见的为阳,如此便好理解,阴阳互生不可偏废,平衡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