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手机先吃”激活老字号,常州做法名利双收

觅渡新语 2024-11-08 14:57:07

社交媒体上,打卡测评老字号餐饮店,正成为年轻人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打开方式。《2024抖音老字号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超过1700万人次在抖音上搜索“老字号”,老字号相关视频播放量达4906亿,中华老字号销售额同比增长150%,00后购买中华老字号订单增长113%。

“手机先吃”时代,老字号如何通过情绪价值+社交获客,成为摆在餐饮人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从消费者来说,所谓老字号,除了品质保障,还衍生出一份“小时候味道”的怀旧情怀。每当念起“老字号”这三个字,仿佛就有老味道从旧时光里穿梭而来。

伴随着网络破圈,承载常州人记忆“心头好”的老字号,成为衡量城市文化输出能力的商业符号。

随手在小红书搜索,关于常州老字号的词条点赞、收藏上千,关注度极高,话题囊括店铺推荐、美食推荐、品尝分享等。

近日,《觅渡新语》记者实地探访银丝面馆、瑞和泰、化龙巷生面店等商家,探秘常州老字号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解码老字号与城市消费的双向赋能。

打创新牌,既守得住传承,也当得起网红

吃碗银丝面,才算到江南。麻巷银丝面馆是常州的网红店,每到饭点,这里经常排起长长的队伍,有时甚至要一直排到麻巷口头。网络攻略里的口口相传,让这家位于麻巷的银丝面馆在网络上热度经久不衰。

11月7日中午12点,记者来到麻巷银丝面馆门口看到,这里陆续有周边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美食。与店员交谈得知,银丝面馆已经在常州开了60多家门店。

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来这里就为了吃一口地地道道的银丝面。此时边上吃客吐槽,口感太筋道,一成不变没意思。而另一位吃客反驳,就是这样才像常州银丝面,又细韧又爽直。

对食客来说,老字号口感的“变”与“不变”,可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对商家来讲,相较于口感的平衡与拿捏,各个生产营销环节的流程同样蕴藏着“变”与“不变”。

常州银丝面馆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到,1912年,常州银丝面馆的前身“味香斋”在南大街孙府弄创立,1920年,“味香斋”更名为常州银丝面馆,翻开了银丝面百年传承的篇章。

作为百余年历史的餐饮老字号,常州银丝面馆尝试用连锁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探索发展之路。

据悉,常州银丝面馆创新建立中央厨房,从操作流程到食材分类、菜品加工、餐具消毒,每天统一采购加工新鲜食材。

“老传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原因,而“新动作”是持续焕发光彩、赢得市场的关键。常州老字号们也是下足了功夫:如,常州银丝面馆研发出可保存数月的盒装半湿面,推出鸡汤银丝面;仙鹤酱油升级生产设备及技术,推出零添加纯粮酱油和米醋等新产品;“铁骆”萝卜干则以年轻人的视角审视“非遗”,在95后掌门人骆远的带领下开启了多重创新……

这些创新之举给老字号打上了“年轻化”的标签,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瑞和泰

其次,拥抱互联网,把握线上渠道是老字号探索发展的又一举措。诞生于1901年的“瑞和泰”,是常州人耳熟能详的百年老店。如今,这家已有123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通过打造“数字化企业”,用大数据为门店绘制顾客画像,据此进行差别化选品铺货,实现“千店千面”,完成了从百年老店到智慧超市的华丽转身。

“探索直播带货、短视频传播等营销方式,继续做大市场份额。”常州瑞和泰食品有限公司营销负责人说,通过创新经营方式,今年瑞和泰的苏式月饼增加了6款单品,主打低糖健康系列以及生椰拿铁等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口味,销量同比增长了70%。

新的市场环境中,常州老字号们根据自身特色转变经营传播方式,既守得住传承,也当得起“网红”,让品牌发展走得更远。

打活动牌,政府引导媒体搭台,文旅美食共促发展

最新资料显示,常州现有老字号企业55家,其中,中华老字号5家、江苏老字号27家、常州老字号23家。

老字号是商脉的延续,也是城市的名片。对于老字号的发展,政府从多元化渠道进行支持和引导,携手企业共谋创新之路,为老字号注入变革动力焕发新生。

政策支持,助力发展。常州商务局10月9日发布了关于对《常州老字号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进一步促进常州老字号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7月,常州举办全市老字号工作座谈会,会上围绕老字号博物馆、老字号伴手礼、促消费创新形式等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并对出台常州老字号建设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提出意见。

老字号奇妙夜

活动焕新,抱团发展。今年1月,在市商务局指导下,常州日报社和江南环球港共同组织首届“老字号”年货大集,助力打造“江南美食之都”。8月,2024“老字号奇妙夜”落子大庙弄,活动当晚,一批新晋老字号登台亮相,常州“老字号奇妙夜集章本”现场首发。

文旅美食,共促发展。老字号轩安居糕团、油酥饼,成为游玩焦溪古镇的美食打卡点;沙裕昌变蛋坊老字号落地青果巷,进一步促进文商融合;常州糕团店“糯叽叽糕团”成为来常必吃美食,火爆社交媒体;原仙鹤酱油老厂华丽“转身”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品控牌,坚守技艺守住特色,改良提升输出技艺

从消费趋势来看,新中式点心的风基本刮过了一轮,如今轮到老字号们集体申请出战。越来越多的地方金字招牌借助电商主动向全国进击,成批俘获年轻人。

但打动年轻人的,除了新营销,最终还是口味。消费者在意的,是稳定的技艺输出、口味延续所带来的情绪价值,吃的就是那一口小时候的味道。

化龙巷生面店

不断进阶的常州老字号们,在守正和出新的平衡木上反复试探,不断接近年轻化的消费人群。

不少常州人钟情于化龙巷生面店的水面。“化龙巷生面店已有近百年历史,可在新时代依然保持着不竭的活力。”该店负责人谢建华表示。化龙巷生面店专门制订了严格的制作工艺规范与操作流程,形成了自己的品质管控体系。在做好主营产品的同时,创新研发了无碱面、辣味面、豆浆面等新品,同时根据现代生活节奏,增加各色馒头、包子、团子、小馄饨等成品和半成品。“作为常州老字号,我们了解常州人的口味,更有责任做好常州的‘面文化’、讲好常州的‘面故事’。”

常州银丝面馆总经理恽友友介绍,面馆在轧面工艺上,经过数百次反复试验和改良提升,经过6道工序轧出的面条,表面滑爽、口感细腻、更加劲道。面条柔韧的秘密,是揉面时在每10千克精白面粉中加入1.5千克蛋清,每天现配现做,新鲜直达餐桌。银丝面真正做到了细、软、滑、韧、白、爽、直,全面还原了‘洁白如银,条细似弦,柔滑软爽,唇齿留香’这十六字特点。

何为老字号?历史悠久为“老”,文脉传承为“字”,经久不衰称“号”。现如今,常州老字号正创新演绎着“新味道”,为常州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顺应时代,用心经营,老字号也能火遍全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