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首小诗,无一笔写月却处处见月,冷门而惊艳

桓玠看好的文化 2024-12-02 18:41:07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之中,以秋季最为清爽,所谓秋高气爽,晴空一鹤。即便是到了夜间赏月,也比其他季节所见的月亮更大更圆更亮,因而才有“春有百花秋有月”的说法。

唐诗宋词中描写秋月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如白居易的“露似真珠月似弓”、老杜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姜夔的“淮南皓月冷千山”等等,无一不是脍炙人口的咏月名句。

也有一些咏月诗,比较冷门且鲜为人知,但读来却极为惊艳。比如宋代这首有争议的咏月诗,冷门而惊艳,无一字写月,却处处是月:

秋月

南宋·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关于这首《秋月》的作者,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北宋的哲学家、诗人程颢,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此诗为南宋哲学家、诗人朱熹所作,至今都争议不休。

此诗虽短,境界却超凡脱俗。前两句起笔写景: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清澈的溪水何以能流在青山头上,实物自然不可能,而虚拟的倒影则存在清溪在山头之上的情况。可知此句描写的其实是“碧山头”的倒影在“清溪”中流荡晃动。可见溪水之清澈,山峦之青翠。

“空水澄鲜一色秋”化用谢灵运“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意境,将水天融入一色澄清纯洁。而这一切绝美之景的造就者便是秋夜的月,只有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下,方才能欣赏到水之清、山之碧、天之澄,也只有在月光下才有倒影呈现。

后两句“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是诗人即景抒怀之语。这秋色月光把人世间隔断在三十里外,使人生出几分超凡脱俗的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这心境的象征,也是诗人所见之景,月光下的白云红叶悠然自得,诗人的心境也随之清静自然。大有几分言外隽永之意和超脱哲理,令人咀嚼不尽。

整首诗仅仅题目中有个“月”字,诗中无一字写月,笔触尽都集中在山间小溪,从溪水起笔带出碧青峰峦、澄净夜空、悠悠白云、飘飘红叶,众多意象无一不在渲染月光的明亮皎洁。可以说全诗无一笔写月,却处处可见月。而且月的背后是超凡脱俗的哲思,令人回味不已,更加难能可贵。足以见得,此诗虽然冷门却足够惊艳,可谓是名家手笔!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1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