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44年了,上次我军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还是在1980年。1980年的5月18日,星期日,《人民日报》号外: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当年《人民日报》还公布了导弹落点示意图,命中坐标:东经171度33分,南纬7度。
当年的行动代号为“580任务”。我们的火箭军还叫二炮(第二炮兵部队);“运载火箭”的名字叫做东风-5。上海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拍了部电影《飞向太平洋》记录这次史无前例的行动。下面我们详细说说580任务。
“580任务”指的是中国于1980年5月18日进行的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的全射程试验任务。这次任务不仅是中国军事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幕。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为了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以及苏联为首的华约展示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并为中国即将开始的对外开放争取到一个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决定进行首次洲际弹道导弹全射程试验,即“580任务”。
为了确保试验成功,中国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包括导弹的研制、测试以及发射场地的选择等。同时,中国海军也启动了代号“718工程”,组建了庞大的测量护航编队,包括18艘各型舰船和4架直升机,前往南太平洋执行测量、打捞回收和护航任务。
1980年5月18日,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在中国本土成功发射。导弹穿越数千公里,精准落入预定海域,发射吸引了众多国家的关注,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军舰和飞机徘徊在周围,企图窃取我此次发射机密。
发射的导弹弹头洲际导弹的数据舱不但有核弹头的制作材料和防热工艺,同时还记录着导弹发射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这也是后续改进导弹的依据,如此重要的数据自然要确保万无一失,导弹一落水,各国纷纷派出舰船和侦察机尾随中国舰队,想要抢先将数据舱捞走,、中国海军测量护航编队则迅速展开打捞回收工作。
中国舰队,想要抢先将数据舱捞走,为了万无一失,舰队安排了5000多名海陆空军和科研人员之外,还为抢捞导弹数据舱做了充足准备,国家海洋局成立了秘密技术小组,由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老师束星北教授亲自计算导弹弹头落水激起的巨浪,到海水恢复平静下来打捞需要的时间。在那个年代没有计算机的请款该,73岁的束星北教授仅靠一支笔就计算出弹头能激起200米高水柱,4分钟涌浪能恢复平静状态。即便将此时间翻倍,我海军最多在八九分钟内就能抢到导弹数据舱。就是靠着这8分钟,我海军抢先顺利拿到数据仓。这些关键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也为中国后续的航天、海洋探测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此系列导弹成为我国的护国神器。
“580任务”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协同作战,需要高度的综合指挥与协调能力。中国在此次任务中首次成功实现了陆海空天电等多维空间的紧密配合,展现了出色的综合指挥与协调能力,为中国后续的联合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