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楼市”还是“保孩子”?中央多次定调,已经向“住房”下手

海蓝聊房 2024-04-26 10:50:25

都知道,我国人口问题其实已经到了很严峻的地步,不到10年的时间里,出生人数从1883万降到902万,下降超50%,同时,老年人占比不断增多,在60岁和65岁以上老人占比这两个老龄化判断指标上,我国的水平更是老龄化“门槛”的2倍。

有关于低生育的原因,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罪魁祸首就是房价。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买房最起码要掏空自己和父母的钱包,外加透支未来几十年的收入。为了一套房,没了存款,还要每月支付上千元的房贷,压力相当大,导致很多人不敢生孩子。

正是因为这一点,大家希望房价可以尽快降下去,然而从楼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利好政策一大堆,价格也在降,但还没到无底线普跌的地步,甚至这种情况永远不可能出现,因为国家要的是稳楼市,要的是软着陆。

如此来看,在楼市和孩子面前,国家选择了前者,可事实上,这种观点太过片面。

首先,虽然房价没降到所有人都买得起的地步,但购房压力确实在减小。其次,不少城市都加大了对生育的扶持力度,比如经常听到的补贴。

就拿济南来说,去年发布《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对本市户籍,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和三孩进行补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对于特困、低保群体的生育妇女,每月加发200元,一直到孩子3岁。2、自出生之日起6个月内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登记当年度个人缴费由政府全额补助。

也许很多人是看不上600元的,认为这点儿钱没啥用,可说句实在话,有总比没有强吧,而且各市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有些城市可能一次性发放,有的则是多孩家庭购房有购房补贴等等。

很显然,生育也好,楼市也罢,国家哪个都不想放弃,所以并不存在先保谁后保谁的问题。

另外,中央也多次定调,要加大力度建设和供给保障性住房,这事关楼市平稳健康发展,也关乎到生育。

保障房户型不大,但优点就在于价格低,对低收入家庭乃至部分中等收入群体来说,是减轻住房压力的最优解。

根据住建部的消息,截止到4月11日,已经有65个城市报送了2024年的保障房建设规划,比如西安在今年计划筹建1.5万套,深圳已启动13个项目共计1万套保障房建设,杭州今年计划筹建12个项目,现已开工3个。

保障房是我国的短板,现在既然决定要补齐短板,今年包括以后,自然会加大力度建设供给,这也意味着有越来越多人的住房难题会得到解决。

但之前的文章也说到过,保障房虽然好,却也存在一个问题:不同类型保障房占比。

我国的保障房分为租赁性质和配售性质,简单理解,一个需要租一个需要买,不少城市虽然都公布了配售型保障房的建设规划,但毫无疑问的是,未来的保障房体系,还是租赁性质占主体。

如果把保障房跟生育扯到一起,这里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了:你租房子能结婚吗?很大一部分怕是不能的,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的社会环境下,“结婚必有房”的观念根深蒂固,想结婚,最起码要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所以我个人认为,想凭保障房来刺激生育,作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再者说了,低生育可不单单是房子引起的,过高的养育成本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按照育娲智库的调查报告来看,全国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要53.8万元,到大学毕业需要68万,分地区来看,城镇家庭0~17岁的平均养育成本接近67万,农村36.5万。

这还不算完,根据报告内容,在0~17岁的平均养育成本上,从怀孕到孩子5岁就需要20万。

从怀孕到5岁,我们按照6年计算,平均每年3.4万,房贷算每月3000元,一年3.6万,仅仅是两项就到了7万,在此基础上,还有用车、吃饭、消费等日常生活成本,杂七杂八加起来,两口子的工资可能就勉勉强强达到收支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选择不生育是一种非常理智的决定,所以说,除了住房难题外,养育成本同样要降下去,否则谈及生育,年轻人也只能摇摇头了。

1 阅读:51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