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隋炀帝无道,英雄豪杰,各怀异志,纷纷起兵。然而包括李渊在内,各个割据势力,都各有称号,但很少有人称帝。尤其是比较强大的势力,最有本钱称帝的几个势力,如李渊、李密、窦建德等人,反而不宣布自己当皇帝。
李渊的做法虽然与曹操类似,最终却有所区别,咱们今天就说说这里面的门道。
李渊的做法是,另立隋炀帝的孙子,13岁的杨侑为帝,逼使隋炀帝变成太上皇。这相当于自行把隋炀帝给废了。表面上,李渊没推翻隋朝,也没推翻隋炀帝。实质上却是大权在握。
和当年的董卓不同,李渊没有把现任皇帝拉下来,另立新帝,更不同的是,李渊废黜的是施政满意度跌到谷底的隋炀帝。他在起兵的宣誓中,肯定隋文帝,否定隋炀帝,于是将明明是充满取而代之意图的造反,硬是转变成了以挽救隋朝江山为掩饰的华丽演出。
咱们说说,这里的重点,李渊为什么不当皇帝?
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在《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用了不少篇幅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援引曹操的例子来说明。
这是一种策略。孟宪实说:“李渊不称帝,并不是他对隋朝有什么忠心,而是他需要这样的策略。”
什么策略?不要成为箭靶的策略。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同于皇帝,但他名义上就是不称帝。孙权上表称臣,奉曹操为帝,曹操不为所动,反而说:“孙权这小子要把我架在炉火上啊!”
曹操的盘算是,他在背后操控一切,以皇帝(献帝)的名义发布命令,群臣、诸将哪怕明知皇帝已被曹操控制,那份诏令可能就是曹操的意思,却不得不买账,不得不执行,有所顾忌,不好撕破脸反抗。而曹操一旦称帝,篡位,便会处于人人得而诛之的境地之中,“成为各种力量攻击的焦点”,就像在火炉上烤一样。
一旦道德上站不住脚,政治上等于人为地增加了成功的难度,等于给自己设置了绊脚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绝不是孔子的简单说教,这是社会的运动规律。名正言顺从哪里来?从道德中生发出来。
曹操不敢承认自己不忠诚,更不敢冒天下大不韪公然称帝。所以,不称帝,继续打着皇帝的旗号,对于曹操而言,是有政治意义的。
曹操明白称帝时机没到,只好表白说宁愿当周文王,至于周武王这种开国君王的地位,留给儿子曹丕去担当就好了。而曹操后来称魏王的举动,便是给曹丕铺路的明证。
而李渊则与曹操不同,他当仁不让,等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宣布称帝,但不是篡位,而是和曹丕一样的做法,由现任皇帝禅让。李渊一如曹丕,推辞谦让,群臣上表劝进,配合演出。茅庐要三顾,皇位要三让,你退我让他劝进,大家合演一出肉麻的大戏,最后恭敬不如从命,内定的真命天子接受皇位,李渊登基。
“如果过早称帝,表明与原来政权公开决裂,那些坚守忠君信念的人物无法与你联合。”孟宪实说。这是不称帝的策略考虑,和忠君爱国没有关系。李渊如此,曹操亦然。
(完)
相关阅读:关羽一身杀伐之气,大违佛教教义,为何还能成为菩萨?
这个皇帝很有种:傀儡当不了,大不了一死,有什么好怕的?
曹丕为何舍弃龙穴,埋骨荒山?他发诅咒的目的又是什么?
苏东坡是个标准的三国迷,用三国骂人,从不带脏字
赵云的美男子形象究竟是从何而来的?赵云的形象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