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民可以一年挣800万?这事还真不是吹的。
清华女博士石嫣被保送人大,硕博连读,还获得了公费前往美国实习的机会。
然而,学成归来后,她却毅然放弃百万年薪,回村种地。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博士后读书把脑子读傻了的时候。
没想到人家竟然靠种地,年入800万,还带着村民们一起发家致富!
她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博士生的农业梦
1982年,石嫣出生在河北保定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摆脱贫困的生活。
石嫣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期盼着女儿能有出息,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石嫣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这份兴趣,正是源于父母年轻时下乡插队的经历。
每当夜幕降临,父母就会讲起当年在农村的故事,来哄石嫣睡觉。
在父母的叙述中,虽然那段岁月艰辛,却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对土地的深情。
听着这些故事,年幼的石嫣脑海中浮现出广阔的田野。
想象着自己也能像父母一样,亲手种出金黄的稻穗。
时光飞逝,2002年,石嫣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选择——高考。
凭借优异的成绩,她完全可以选择一所名牌大学,走上一条光明的前程。
然而,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她填报的第一志愿竟然是河北农业大学。
不仅是父母,连老师和同学们也都觉得石嫣的选择不可思议。
面对周围人的质疑,石嫣却显得从容不迫,在她看来,农业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应该在所有专业中排在首列。
她坚信,只有让农业强大起来,国家才能真正繁荣昌盛。
就这样,石嫣踏入了河北农业大学的校门。
大学生活并不轻松,但她却乐在其中,除了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她还经常跑到试验田里实践。
看着种子在自己的培育下发芽、生长,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这种亲手创造生命的喜悦,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凭借出色的表现,石嫣获得了,保送中国人民大学硕博连读的机会。
温教授渊博的学识和对农业的热忱,让石嫣如沐春风,她的视野也随之不断拓宽。
读研期间,石嫣频繁下乡调研,她走遍大江南北,亲眼目睹了中国农村的现状。
贫困、落后、年轻人外流...这些问题让她痛心不已,每到一个村庄,她都会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深入思考。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改变农村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
博士毕业后,她依旧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选择前往清华继续读书,成为了人文与社会学院的一位博士后。
全新探索
2008年,机缘巧合下,石嫣获得了公费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实习的机会。
初到农场,她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广阔的田野,先进的农业设备,还有那些朴实而自豪的农民,这里的一切都与她在中国见到的农村大不相同。
更让石嫣兴奋的是,她在这里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农业模式——社区支持农业(CSA)。
这种模式,建立在农民与消费者之间的互信基础上。
消费者提前支付一季甚至一年的蔬菜费用,农民则承诺提供新鲜、安全的农产品。
石嫣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模式不仅能保障农民的收益,还能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简直就是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一把钥匙。
她开始认真学习CSA的运作方式,从种植技术到经营管理,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
她决定要将CSA模式引入中国,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中国的农业现状。
带着满腔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石嫣回到了中国,然而,现实的冷水很快浇灭了她的热情。
当她向家人和朋友宣布要回乡种地时,遭到了一片反对声。
CSA模式在中国的新探索
2012年,在北京郊区凤凰岭脚下,石嫣终于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石嫣满怀期待,希望能将美国学到的先进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然而,现实总是比想象中更加残酷,刚开始时,困难接踵而至。
她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当地农民对这种新模式充满疑虑,不愿意冒险尝试。
石嫣只好四处奔波,苦口婆心地向他们解释CSA的优势,但收效甚微。
消费者这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传统的购买方式,对于提前支付一季,甚至一年的蔬菜费用感到不安。
无奈之下,石嫣只能亲力亲为,从播种到收割,从浇水到施肥,事事躬亲。
她常常天不亮就起床,直到深夜才回家,双手因为长时间劳作变得粗糙,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
但每当看到种子发芽、幼苗成长,她就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CSA模式,石嫣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她走进社区,走进学校,向人们讲解有机农业的好处。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无农药、无化肥种植出来的蔬菜不仅更健康,味道也更鲜美。
石嫣还想出了一个妙招:邀请消费者来农场参观。
她相信,只有亲眼看到,亲手触摸,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有机农业的价值。
每到周末,农场就会迎来一批批参观者,石嫣带着他们走遍农场的每个角落,详细介绍每种蔬菜的种植过程。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被她的热情打动,开始尝试订购农场的产品。
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这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有些会员甚至主动帮忙宣传,把这种模式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石嫣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她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品种的蔬菜和水果。
除了蔬菜配送,她还开发了农场体验、亲子活动等项目,让更多城市人能够亲近大自然。
在她的努力下,农场的年收入竟然达到了惊人的800万元。
她深知,中国的农业问题远未解决,一个小小的农场远远不够。
于是,她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致力于推广CSA模式,鼓励更多人加入有机农业的行列。
石嫣四处奔波,参加各种农业论坛和研讨会,向人们介绍CSA的理念和实践经验,她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常常让听众为之折服。
为了培养更多的有机农业人才,石嫣还创办了培训班。
她邀请了国内外的专家,为有志于此的年轻人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从种植技术到经营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品牌建设,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如今的石嫣,已经完全适应了农民的身份,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野上时,她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有时,你会看到她蹲在田埂上,双手捧起一把泥土,仔细地闻一闻、捏一捏。
她的手上总是沾满泥土,但眼神中却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石嫣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一种理念的胜利。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农业也可以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前景的行业。
然而,石嫣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未来她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降低成本?
如何让更多人接受相对较高的有机食品价格?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这些都是她需要继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结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石嫣的故事无疑是一股清流。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了生活的意义,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参考文献:
1.Vista看天下-2022.8.3-《热爱种地的清华女博后:毕业归国当14年农民,18万人和她学农技》
2.中国新闻周刊-2022.8.3-《“清华毕业”“博士后”“海归”当农民?她做了14年,还希望职业被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