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8日,由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主办,云南省临沧市人民政府协办,云南智德鸿昌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云南临沧·石生古树茶高端峰会】在昆明洲际酒店召开。
此次峰会规格较高,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临沧市农业农村局、云南省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临沧市茶叶商会、临沧市茶叶协会、《普洱》杂志社等重量级机构组织。同时有:《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云南电视台、《普洱》杂志社,新华网、今日头条、新浪网,搜狐网,百度及新茶媒、八方茶媒等多家知名自媒体参与报道。
2020年昆明仲夏的气温比往年都要热一些,当天气温高达29℃,洲际酒店会议厅虽然早早开了空调低档,但挡不住会场气氛的热烈,峰会领导和嘉宾精彩纷呈的发言仿佛应景而来,将峰会气氛推向高潮。
峰会以临沧最具标志性的“曼岗石生茶”为切入点,以政府、协会为主导,云南·临沧智德鸿昌茶茶厂承办,集结学术界、行业界、传媒界、市场营销及互联网运营多个领域精英。围绕“石生古树”这一深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成长空间的普洱茶品类,展开在“生产、工艺、产品、营销及产业链延伸”全体系,多维度的研讨和发布。真正形成:对行业有震荡,对市场有牵引,对消费有刺激的“石生茶”品牌符号。
峰会上,智德鸿昌茶业创始人张广义致辞,云南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讲话,临沧市领导、临沧市临沧区领导讲话,来自国内、省内的各位专家参加论坛。
新茶媒刀哥、八方茶媒王磊一行有幸作为应邀媒体参与此次峰会,共同见证了智德宏昌茶业和曼岗石生茶的发展历程,聆听并由衷感受到行业领导和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曼岗石生茶和临沧茶产业发展的深刻见解和拳拳关切之情。
峰会中,企业外脑专家方一知做了《曼岗石生茶的产品内核和发展方向,企业外脑如是观》的发言。更是将“曼岗石生茶”概念从内核到外延进行深度剖析,创造性地首次提出“布朗味、景迈香、曼岗韵”新概念,以一种全新的视觉和维度为解决时下普洱茶发展瓶颈以及曼岗石生茶价值再发现的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办法。
现将方一知老师的发言稿《曼岗石生茶的产品内核和发展方向,企业外脑如是观》摘录如下:
尊敬的陈主席,尊敬的各位专家,尊敬的张总,在座的媒体朋友,各位相识和不相识的智德鸿昌的家人们,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参加石生古树茶的高端峰会,并借助这个平台向大家报告,企业外脑是怎样看待石生茶的。或者说从一个茶叶策划人的角度,讲一讲曼岗石生茶背后的故事,以及对石生茶最新的认知。
去年,我写了《一知在说:企业外脑实战普洱茶》这本书,记录了企业外脑服务近20个普洱茶企,参与普洱茶策划15年的心得体会,其中一个案例写的就是智德鸿昌与曼岗石生茶。
这里顺便爆一点书外的料:曼岗石生茶的命名,受到了老领导陈主席的亲自指导,是在陈主席点化和指导下,由张广义董事长和智德鸿昌团队策划的。初定名称“石生普洱”,全称“曼岗石生普洱古茶”,简称石生茶,曼岗石生茶。同时,受到了云南知名茶人徐亚和老师“石介茶”的启发。
顾名思义,石生茶,就是石头缝里生长的古树茶。点石而成金,经过老领导的点化和资深茶人的启示,石生二字的提炼,是形象而准确的。
自2017年提出曼岗石生茶的概念,迄今已三年了。普洱茶市场从里到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石生茶的能量挖掘和价值再发现,也要适应形势的变化,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
我不是茶叶学者,不懂茶,只从市场运作和品类创新的角度,不怕以偏概全,坚持营销常识,聚焦、聚焦、再聚焦,不然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我们的曼岗石生茶就会在普洱茶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淹没掉。这里提出一点奇谈怪论,也可能是偏见,供各位探讨。
首先,我们要弄清曼岗石生茶的产品内核是什么。
毋容置疑,最初我们是被曼岗石生茶的外表所吸引的,邦东云海,石头和茶树共生的环境,非常具有震撼力。所以当时提炼的广告语是: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古树茶,好看更好喝。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外表呀,更打动人的是其内在的美,那么曼岗石生茶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也许提出的名词不严谨,但是这个问题必须要回答。
我也查过百度,石韵、岩韵,岩韵的传播度更高一些。企业外脑对石生茶的认知,可以如此描述:乱石丛生,十里绝景,造就了曼岗石生茶滋味鲜爽、岩韵花香的独特气质。如果简化为两个字,姑妄言之:岩韵。上者生烂石,岩韵天成。也就是说,曼岗石生茶的辨识度,在于岩韵。如果划去岩子,浓缩为一个字:韵。你看我们这样表述,就能形成一个新的视角:
布朗味,景迈香,曼岗韵。
如此一来,是不是曼岗石生茶一下子就高大上了?邦东茶区、曼岗茶区与布朗茶区、景迈茶区齐头并进了?
其次,曼岗石生茶不仅仅是卧龙·凤鸣。
2017年卧龙·凤鸣的设计,是取巧的。恰好临沧市邦东茶区最大的两块石头,就在我们智德鸿昌的茶园里,近水楼台先得月,得来全不费工夫,既然一块石头像卧龙,一块像凤,于是,契合中华民族龙凤文化的明星产品“卧龙·凤鸣”问世了。
但是,这几年,整个的云南茶区已经打通了。勐海的茶企也可以出品临沧的冰岛、昔归茶,临沧的茶企业可以跑到易武茶区制作刮风寨、曼松茶。
作为企业外脑,这里提出一种构想。
如果说,当时定位曼岗石生茶,是为了突出临沧的小产区、特色茶,是为了区别石生茶的品饮风味与其他茶区的古树茶不同,为了建立一块贴着显著标签的茶叶特区,那么现在我们应该走出曼岗的半径,走出临沧,站在一个高点上,跳出曼岗石生茶看曼岗石生茶。从而提升一个层面,从曼岗石生茶升华至“云南石生茶”。
企业外脑给出的方向是:岩韵+。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只要不越过质量的红线,产品是创新出来的,市场是创造出来的。
从强调纯料走向拼配,以曼岗石生茶为基础原料,以岩韵为底蕴,与云南顶尖茶区的原料拼配,不同年份的新老料拼配,是不是曼岗石生茶的拓展空间就更宽阔,口感层次更丰富,后期转化更有想象力呢?
当然,石生茶新品的开发要赋予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要创造超级的视觉符号,肯定比卧龙·凤鸣的设计更具挑战性。
第三,云南石生茶的价值之美,不仅仅表现于企业价值的层面,还在于其超出小区域、特色茶的产业价值。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就像班章、冰岛,不仅仅是一个寨子、一个山头,而是一个行业素材,行业热点,产业课题。从盈利模式的角度讲,寻找到了一个行业的高利润区,呈现出的是高于一般企业商品利润的产业利润区。
你看,一个茶企什么茶都做,辛辛苦苦一年赚千万,而陈升号做班章,赚了多少钱?纵观云南各大茶区,几乎每家茶企都在做班章、冰岛,茶人们都想吃唐僧肉。
企业利润做加法,产业利润做乘法。如果一个茶厂的销售额是千万,那就停留在企业利润的水平线。很简单的道理,产品背后如果没有支撑点,是短命的,或者说市场生命周期是很短的。而设定为一个产业课题,从品种、工艺、文化、经营模式等各个层面不断地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层出不穷,含金量至少会以亿为计量单位。最近一些茶企不约而同地炒作班章有机茶,也就是俗称的大白菜,可见班章的价值层出不穷,一轮一轮割韭菜。
这样我们反观石生茶,它的上升空间还有多大呢?它的产业利润区有没有发现金矿呢,内在价值被挖掘出来多少呢?
总而言之,一方面怀持开放性的包容的态度,不断地扩展石生茶的边界;一方面深挖石生茶的价值,突出石生茶的标志性符号,从而使石生茶站得更高,立得更稳,做得更精,走得更远。
企业外脑真诚地祝愿,曼岗石生茶能走出临沧,走向云南石生茶,更大的目标是走向全国和世界。那么中国石生茶的价值之美,会被千千万万的茶友发现,藏在深山人未识,一朝美名天下扬。
——企业外脑 方一知
云南石生茶的概念其实早已不新鲜了,早在90年代,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茶叶专家徐亚和便多次到邦东曼岗一带进行考察,首次提出石介茶的概念,并在后期在其专著《石介茶》中进行详细论述,后来在马台风行一时的云南岩茶,也是围绕这一概念发掘、整合邦东、马台一带的石生茶资源,再后来智德鸿昌在曼岗昔归一带深耕细作,进一步完善并推广曼岗石生茶,然而,对于云南石生茶价值的再发现和市场推广似乎遇到了瓶颈,除了茶本身的辨识度,石生茶的美誉度、消费市场的接受程度以及和茶产业捆绑发力的结合度皆远远不够。
方一知老师在《曼岗石生茶的产品内核和发展方向,企业外脑如是观》中,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觉和更远的深度,重新规划和设计了石生茶的发展方向,如此,则未来的云南石生茶产区,一定是超越曼岗小产区,比肩布朗山茶区和景迈茶区的明星产区,未来的云南石生茶,一定是超越一般古树茶的云南明星茶。
图文编辑:新茶媒刀哥
(更多好文及普洱茶知识交流请关注【新茶媒】或【刀哥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