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身边的一个秘书,他官至正国级,死后为何没开追悼会?

独家故事 2024-09-24 18:19:22

在毛主席的秘书之中,要数陈伯达的官当得最大,1969年,陈伯达在九大上当选为政治局的常委,成为了国家级正职的干部,不过陈伯达后来的下场并不好,他在死后连追悼会也没有召开。

陈伯达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出生在福建泉州惠安县一个破落的秀才家庭,他在15岁那年考入了厦门的一所师范学校,学习了两年半之后,17岁的陈伯达回到家乡当了小学老师,一年后又去了厦门当小学老师。

作为一个小学老师,陈伯达无疑是不起眼的,不过他不甘心就当一个小学老师。1924年,20岁的陈伯达前往上海闯荡,他在一家小报社谋到了一份工作,期间还到上海大学学习,认识许多有志的进步青年。

1925年春,陈伯达开始从事写作,开始热衷时事,1927年,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的情况下,陈伯达毅然申请入党,为此组织免去了他的入党候补期,后来在组织的安排下,陈伯达前往苏联学习。

1930年底,陈伯达回到了国内工作,当时的陈伯达在党内没有什么地位和名气,他先后在上海、天津和北平等地工作,直到1936年北方局改组之后,陈伯达成为了北方局的宣传部长,他才开始在党内有了一定的地位。

1938月,延安的马列学院成立了,继续一批理论型的教员,这是陈伯达人生的一次重大机会,经人推荐陈伯达到了延安当教员,在一次会议上他犀利独到的见解观点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陈伯达深厚的理论知识让毛主席很是欣赏,第一次见面就邀请他一起吃晚饭,此后陈伯达成为了毛主席处的常客,由此陈伯达也成为了延安的名人,1939年,在毛主席的提议下,陈伯达正式成为了毛主席的秘书。

从陈伯达的经历不难看出,他的成功并非偶然,他是有一定真本事的。此后陈伯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相继写出了许多著作,尤其是《评<中国之命运>》一文,让陈伯达名噪一时。

在解放后,陈伯达相继写出了多部著作,他被誉为党内最好的理论家,因此他的职务也晋升的非常快,1969年是陈伯达最为风光的一年,他在政治局的排名是在第四位,排在康生的前面。

然而在1970年8月召开会议上,陈伯达不顾会议原定的议程,他在大会上大放厥词附和一些人的阴谋言论,此举引起了毛主席的警惕,毛主席在会上对陈伯达进行了批评,并责令他做检讨。

随后成立了专案组对陈伯达进行审查,期间陈伯达多次打电话找康生帮忙,可是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此后对陈伯达进行了长期的审查,1980年,陈伯达经审判之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1981年8月,77岁的陈伯达被批准保外就医,被安置在北京生活,1989年9月20日,陈伯达在北京病逝,终年85岁。鉴于陈伯达曾经犯下的罪行,他死后没有讣告也没有举行追悼会。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