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管食管是连接咽和胃的通道,全长约25cm。
食管的功能是把食物和唾液等运送到胃内。
食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组成,没有浆膜层,故食管病变易扩散至纵隔。食管下括约肌LES是食管下端约3~4cm长的环行肌束。
正常人静息时LES压为10~30mmHg,此高压带可防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其功能失调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和贲门失弛缓症。门静脉高压症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时可引起大出血。
2.胃胃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四部分。
上端与食管相接处为贲门,下端与十二指肠相接处为幽门。
胃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胃的外分泌腺主要有贲门腺、泌酸腺和幽门腺,其中泌酸腺分布在胃底和胃体部,主要由3 种细胞组成。
(1)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壁细胞表面分布着组织胺H₂受体、胃泌素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当组织胺、胃泌素、乙酰胆碱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后,就会激活壁细胞内的H-K*-ATP酶(又称质子泵/酸泵),生成盐酸,由壁细胞内排入胃腔。
盐酸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且为其生物活性提供必的变化可影响胃肠道黏膜的血液灌注和消化腺的分泌,亦能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变化,因此消化系统的身心疾病相当常见,且病人常有抑郁、焦虑等表现。
2.胃肠激素胃肠道从食管到直肠以及胰腺分布着大量内分泌细胞。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和ENS的神经细分泌的各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
研究表明,一些肽类激素,既存在于胃肠道,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这些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统称为脑-肠肽,已知的有促胃液素、生长抑素等二十余种提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些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消化器官的运动和分泌功能,例如胃体和胃窦部的D细胞释放生长抑素,胃窦部的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在调节胃酸、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和胃的运动中起重要作用。促胃液素分泌过多可致卓-艾综合征。
3.小肠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构成。
十二指肠大约长25厘米,像字母C一样的形状。胃里面的食物首先排入十二指肠里面,我们说过胃液是酸性的,为了保护十二指肠不受酸性胃液的损伤,所以十二指肠可以分泌碱性的液体,来中和一下。十二指肠管壁上有一个开口,里面可以流出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胆汁,这两种液体都有助于食物的分解。
十二指肠下面是空肠与回肠,空肠大约有2.4m,回肠3.6m,这两种小肠的分界不是很明显,结构上也很相似。空肠和回肠可以分泌很多小肠液。小肠液可以将食物分解的更加微小,这有助于我们的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小肠里面进行的,如果小肠功能出现问题的话,食物吸收就不好,可能就会导致营养不良。
*十二指肠解剖图
4.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全长约1.5m。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一些盐类。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图了解一下大肠的一些结构特点。
上面我们说过,小肠主要是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像葡萄糖,氨基酸之类的营养物质。那么,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完了,剩下的食物残渣就留在了大肠,大肠可以暂时储存这些食物残渣。在经过一系列的蠕动之后,食物残渣形成了我们的粪便,然后经过肛门排出去。
*大肠解剖图
胃肠道免疫结构与功能
胃肠道的免疫细胞包括肠道集合淋巴结、上皮内淋巴细胞、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构成胃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CALT。
胃肠道黏膜表面的生理结构和黏膜内的免疫细胞构成黏膜屏障,是肠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在黏膜表面接触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时,起着抵御病原体侵入肠壁和维持人体正常防御功能的作用。
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为肠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对付经肠壁进入淋巴管和血管的抗原。肠道免疫功能紊乱可导致肠道炎症,例如炎症性肠病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常见病种
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复杂,包括感染、外伤、理化因素、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营养缺乏、代谢紊乱、吸收障碍、肿瘤、自身免疫、遗传和医源性因素等。
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其黏膜接触病原体、毒性物质、致癌物质的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感染、炎症和损伤,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较高可能与此有关,常见的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直肠癌,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占很大比例。
以下按病变器官分类,列出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
1.食管 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缓症、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等。
2.胃十二指肠 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3.小肠急性肠炎(包括病毒性肠炎)、肠结核、吸收不良综合征、克罗恩(Crohn)病、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等。
4.大肠 各种结肠炎、痢疾、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直肠癌、阑尾炎等。
5.肝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脓肿、肝癌等。
6.胆 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胆道蛔虫症、胆道息肉和肿瘤等。
7.胰腺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8.腹膜、肠系膜急慢性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和结核、腹膜转移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