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千年火气隐,一片水光披,色如海玳瑁,青异八笺遗

木火土金水文文 2024-11-01 01:19:41
一、柴窑的历史渊源

柴窑作为中国古代名窑,其历史渊源深厚且充满神秘色彩。柴荣年轻时以经营瓷器茶叶为生,柴家财势可追溯至唐初。公元 954 年,郭威病逝,柴荣登基称帝,史称 “周世宗”。

他继位后南征北战,被誉为 “五代第一名君”。而柴窑正是在显德初年所烧,柴荣御定御窑瓷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以象征未来国运如雨过天青,柴窑便以其姓得名。

关于柴窑窑址的争议颇多。郑州说依据明代万历年间王佐增补的《格古要论》,认为 “柴窑出北地郑州”,但有学者指出 “北地” 与郑州关系不大,郑州在历史上无 “北地” 一说,且附近不具备烧造成熟高质量陶窑的条件,也未发现窑址及标本。

耀州说认为耀州在历史上属北地郡,后周时期耀州窑正处于鼎盛,胎质和釉色质量都是历史之冠,且有一个瓷器品种与 “黄土足” 现象符合,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也曾表示耀州窑很可能就是柴窑。

越窑说虽有江南等地研究者认为越窑精品秘色瓷釉色接近柴窑描述,但学者李彦君认为越窑窑址离后周边界太远,且后周已有耀州瓷,釉色更胜一筹,舍近求远不合常理。

湖田说虽宋代湖田窑器壁较薄、打击声音较好且颜色接近古人描述,但从时间和地理上都十分牵强,五代时期湖田瓷器尚在成长阶段,胎色、釉色都不十分好,北宋晚期才出现鼎盛。

众多争议使得柴窑窑址至今成谜,但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和收藏爱好者不断探索。

二、柴窑的烧制特点

(一)烧制过程复杂

柴窑的烧制过程极为复杂,从整理窑弄开始,到传坯满余塘、搭挂窑、窖兜脚、传坯满窑、扎匣屑、架表、铺炉底、砌门等一系列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精心操作。

烧窑过程讲究 “一满二烧三熄火”,整个过程长达 30 个小时,在此期间,把桩师傅必须寸步不离地添柴加火。

例如,点火时,要在炉栅上堆满木刨花,在木刨花的周围堆满窑柴,通过引火孔点燃,开始打冷火预热。预热阶段的长短要根据所烧制品不同而定,如烧大件瓷器,一般时间要适当加长。

烧上半夜时,当炉火红到起手分析眼时,由挖坯工带领收兜脚等多人分成三组轮流投柴,每十几分钟换班一次。

烧下半夜和日窑时,同样需要众多工匠全力以赴,将炉温升至要求达到的温度。

(二)燃料与原料独特

柴窑以马尾松柴为燃料,这种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松脂对陶瓷有滋润作用,能形成独特的窑内气体氛围,非常适合瓷胎原料,使陶瓷具有白如玉的独特风格。

同时,高岭土是柴窑烧制的必备原料,它能够促进胎釉融合,烧制出白里微泛青的瓷胎效果。

在烧制过程中,通过不断添加柴火让温度慢慢上升,使窑中的器皿慢慢受热,加上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料的有机结合,烧出来的瓷器釉面含蓄、滋润。

(三)成品率低

柴窑烧制风险大成本高,成品率约为 40%。一方面,一窑下来,烧掉近 2000 斤松柴,成本相当高;另一方面,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的班子集体协作,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稍有疏忽就会出现 “塌窑” 意外,经济损失动辄以数 10 万元计算。

而且,柴窑纯手工操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同一炉烧出来的瓷器质量有很大差异,可谓是靠天给饭,这使得柴窑瓷成品率极低。例如,名窑口制作成本高,烧柴窑风险太大,成品率差的只有 30%,高的也只有 60% - 70%,远不及气窑电窑。

三、柴窑的瓷器特点

(一)青如天

柴窑瓷器的颜色被形容为 “青如天”,既不是纯粹的天蓝,也不是石青,而是绿中带蓝泛白的色调,这种颜色如晴朗天空般妩媚动人,与传统青瓷的艾青色、淡青色以及橄榄绿有着明显区别。

正如柴荣所定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其釉色仿佛雨过天晴后的天空,给人一种清新、宁静之感。

有学者认为,柴窑的青色可能是在特定的烧制工艺和原料配方下产生的。例如,在胎土的选择上,可能采用了含有特定矿物质的原料,经过高温烧制后,呈现出独特的青色。

同时,烧制过程中的气氛控制也对釉色起着关键作用,柴窑工匠们通过精准地控制窑内的氧气含量和温度变化,使瓷器呈现出理想的青色。

(二)明如镜

“明如镜” 是指柴窑瓷器的釉面质感。柴窑瓷器的釉水滋润细净,光可鉴人,具有玻璃质感较强的透明釉。

在古代,镜子并非当今的玻璃镜面,而是铜镜,铜镜的明亮度是手工研磨出的铜质亮度,是一种幽暗的光亮,隐约能照出人的面部五官。而柴窑的釉面比其它窑口生产出的瓷器要光亮许多,也可隐约照出人的五官。

这种明亮的釉面可能是由于柴窑在烧制过程中采用了特殊的釉料配方和烧制工艺。据史料记载,柴窑工匠可能在釉料中加入了玛瑙、翠玉等珍贵材料,经过高温烧制后,釉面呈现出独特的光泽。

同时,烧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也至关重要,只有在合适的温度下,釉料才能充分熔融,形成光滑如镜的釉面。

(三)薄如纸

“薄如纸” 形容的是柴窑瓷器十分轻薄,甚至可以透光。但这里的 “薄如纸” 并非与现代纸的厚度相比,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重点是强调柴窑瓷器的轻薄程度。

五代时期的纸张厚度显然比现代厚得多,而柴窑瓷器能达到如此轻薄的程度,可见其制作工艺之高超。柴窑瓷器的薄胎可能是通过精细的拉坯技术和多次修坯实现的。

在选土、炼泥、拉坯、修整等一系列过程中,工匠们掌握了高超的薄胎制作技术。例如,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高足杯,其胎厚仅仅为 0.5 厘米左右,早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制作薄胎的工艺技术。

传承至五代,柴窑的薄胎制作工艺更为成熟,胎土经过多次过滤和沉淀,保证了纯净和细腻,从而使瓷器胎体轻薄如纸。

(四)声如磬

“声如磬” 是形容柴窑瓷器敲击的声音。在古代,磬是一种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发出的声音应该是低沉发哑之声,并非清脆。因为在宋代以前,瓷器都是以泥土做胎,所以做出来的瓷器敲击声就和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发出的声音相似。

柴窑瓷器胎质坚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独特。这可能是由于柴窑瓷器的胎质紧密,烧制温度较高。

在烧制过程中,工匠们通过精准地控制温度和火候,使胎质达到了较高的致密程度,从而发出类似磬的声音。

同时,柴窑瓷器在烧制时对温度和火候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也增加了烧制的难度,但也保证了柴窑瓷器的独特品质。

四、柴窑的价值体现

(一)稀缺性高

柴窑的稀缺性主要源于多个方面。首先,其烧制成本极高。一窑下来需要烧掉近 2000 斤松柴,且松柴的获取并非易事。

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行,政府对柴窑的烧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时松柴的供应也变得有限。这使得柴窑的烧制成本进一步增加。

柴窑的数量也极为稀少。在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上千座窑口中,仅现存 20 余座柴窑,占比只有 2%。而且,柴窑的成品率非常低,大约只有 40% 左右。

烧一次窑需要一整套经验丰富的班子集体协作,把桩师傅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 “塌窑” 的意外,经济损失动辄以数十万元计算。

(二)艺术价值珍贵

每一件柴窑作品都是传统工艺的结晶。从选料开始,到复杂的烧制过程,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把桩师傅凭借其严格的把控和精湛的技艺,使得柴窑作品再现自然质感。

柴窑瓷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可复制性,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使得它们成为稀世难得的艺术珍品。

柴窑作品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作为中国古代名窑之一,柴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制作的高超水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独特的烧制工艺和艺术风格,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

在当今社会,柴窑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它们不仅成为了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也为艺术家和学者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重要素材。柴窑作品以其稀缺性和珍贵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五、柴窑的现状与未来

(一)柴窑的现状

在景德镇,柴窑复烧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如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徐家窑,作为目前景德镇保留最完整、最古老、最大的柴窑遗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柴窑,其复烧点火吸引了众多关注。

2013 年徐家窑以 “明清窑作群遗址” 的身份被列入国家陶瓷非遗保护项目,陶阳里复烧 “徐家窑”,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柴窑陶瓷烧制技艺为宗旨,将 “一把窑火、点燃文明” 的使命与担当具象化。

徐家窑的复烧共向社会招募搭烧瓷 6000 多件,复烧的瓷器涵盖郎红、花釉、青花、茶叶末等品类。

此外,景德镇现存最古老柴窑成功复烧,位于景德镇御窑遗址东北面不远处的徐家窑正式开窑,标志着徐家窑复烧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开窑吸引了许多陶瓷爱好者和游客的围观,争相拍照留念。

然而,柴窑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柴窑烧制成本高,一窑下来需要烧掉近几千斤松柴,成本相当高。

而且松柴供应有限,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谁也不敢轻易动火柴窑烧制。

另一方面,柴窑烧制需要一整套经验丰富的班子集体协作,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稍有疏忽就会出现 “塌窑” 意外,经济损失动辄以数十万元计算。

同时,窑炉内前端的温度偏高,后端偏低,中间温度最为适中,因此同一炉烧出来的瓷器质量有很大差异,难以把控。此外,柴窑纯手工操作,成品率极低,大约只有 40% 左右。

而百年来不停的开采,高岭土资源也变得越发稀少,进一步增加了柴窑烧制的成本。

(二)柴窑的未来

尽管柴窑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柴窑作品价格看涨,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柴窑作品价格只会越长越高。

柴窑烧成釉面、肌理效果丰富多变,且每一个角度给我们呈现不同意境。每一个烧窑者都试图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纯手工烧制而且尽量让作品再现粗狂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实的色感、深沉内敛的古雅、贴近自然。

纵而柴窑的艺术价值也是珍贵不可及!每一件作品均由一批祖辈传承、身怀绝技的师傅制作,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标准执行。从陶瓷造型、瓷胎、釉料成分、画工到风格,追求精益求精。

随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柴窑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柴窑瓷器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对柴窑作品的收藏和欣赏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制瓷技术和材料不断涌现,为柴窑瓷器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实现柴窑瓷器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了当代陶瓷艺术家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展望未来,柴窑瓷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地位将不断提升。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的柴窑作品问世,为世界陶瓷艺术宝库增添新的辉煌。

同时,也希望柴窑瓷器的制作技艺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