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名的人数已连续第2年下降,比2024年下降50万人,跌至388万,已经跌破400万大关。
相比之下,考公的人却在不断攀升!——今年报考公务员的总人数创下新高,超过340万人,比去年增加34万多人。考公的升温和考研的降温,这一反差现象,折射出了社会的什么问题?
在当前不断爆出公务员减薪、欠薪消息的大背景下,为何仍有大量高学历毕业生拼“国考”?还不是因为公务员的“隐形福利”非常之多!
而考研呢?
有些专业,即便你考了研究生,即便你研究生毕业了,从事的工作和收入跟本科生没啥区别。
某砖家说:“还是跟就业状况有关。以前人们认为本科生就业不好,所以很多人说我要继续读,去读一个硕士研究生,但是现在看来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也是个问题。”
“因为很多人读研究生的目的并不是说要学习成长,而是要延迟毕业,因为我本科毕业了之后,我去工作找不到好的,所以很多人就去读研究生了,那后来发现研究生毕业以后也找不到好的工作,也就是毕业去失业,所以这几年再去考研的人也就大大下降。”
考公的人数却创下新高,这个事实上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基本上最优秀的人员,都是去那种高福利、收入也高的私营企业。
外国人不热衷于“国考”,关键在于政府对公务员操守都要求很高,同时还要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权寻租的空间和各种隐性好处被尽可能堵住,一旦被发现将面临最严厉的惩罚。
制度可以塑造人性。外国政府有意限制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其目的就是避免大量精英涌入公务员队伍,而是要把他们留在社会上创造财富。
而在中国不一样,因为国内有“官本位”的这种社会文化,还有体制内人员的特权地位,一旦有了特权地位,还有腐败,这都导致人们喜欢钻到公务员队伍里面。
中国老百姓供养的“公务员”,是世界上最多的。
——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公务员总数为716.7万人,体制内人员总数达到了7千多万人。
可见,公务员是中国最热门的职业,也是最铁的饭碗,然而一切民生的艰难又似乎都源于此。
梅德韦杰夫在任俄罗斯总统时曾说:公务员受欢迎程度就是腐败水平,青年争当公务员,说明政府腐败很严重。
此前,经济学家王小鲁说:年轻人不要总想进体制躺平,有本事出去闯。
网友们怼道:“这不是变相承认进了体制内可以躺平吗?”
有砖家建议“应该逐步取消体制内外的区别,实行统一的合同制”,但这种改革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阻力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