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调对基层干部来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比如市机关找县机关要人,而县委常委部门喜欢找乡镇、科局等单位要人。
简单来说,就是工作实在太多,人员永远不够用,编制数少于实际人数,可以这么说,不管哪个机关都觉得自己的人太少。
另外,就是需要专业性的人员,某项工作工作量忽然增大,比如纪委对某领域的查处力度加大,需要有相关经验的人来帮忙,又如信息化快速发展,需要软件人才。
以上是借调发生的现实原因,简单概括一句就是“工作需要”,到哪都是为了工作。
虽说借调从概念来说,也是可以自上到下的,但下级机关很难向上级单位借人,除非上面有人主动提出,实际上很少发生。
特别是机构改革的持续推进,上级编制将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明确禁止县城以上机关向乡镇借人。
今年的一号文件,依然是干货满满,直击基层的痛点堵点,已明确将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这对基层是重大的利好。
此文件传达到基层后,有人反映此举将堵死基层干部的上升通道,尤其是对普通科员来说,在以往进入借调单位后,拼命表现自己,“弯腰驼背”去舔任何可舔之人。
不得不说,这些人,尤其是曾借到两办、组织部门的科员,有些人被赏识,搭上了领导,从而实现了仕途平台的重用提拔。
可实际上,借调并非都能够这么的美好!
大多数人,是被白嫖的,上级单位动不动就打电话找乡镇要人,上级单位的一把手可能都不知道借的人是谁,苦活累活在前面等着,借而不调成为大多数人的宿命。
还有,借调对原单位也是非常地不友好!
因为能借调的都是常委等强势部门,乡镇的一把手也需要掂量,多数情况不拒绝,乡镇的人少了,那么还在乡镇的人工作量就会变大,对单位的怨言也会越来越多。
乡镇人员成为领导个人布局中的一颗“钉子”,除了少数人会逆风翻盘外,很多人都会两头为难,对原单位没有贡献,年度考核大多数不会有,而借调单位这个时候又会拿出相关的规定说事:它们管不了。
本来基层就千难万难,老同志不干活,人手更加不够用,此时再抽几个人去帮上级单位当苦力,剩下的人就更想远离乡镇。
不借乡镇,那么借社区的人总可以吧?
对不起,这个规定实打实的,明文规定:县级以上单位不得借调社区工作者!
但是乡镇或街道还能够借调社区工作者,只要县委组织部同意,但事情没有结束。
因为上面找下面要人,上面是有对策的。
不给借调的红头文件,那就不是借了咯。
实际上不谈借调,可以用“跟班学习”“培训”的名义来达到借调的目的,真心希望县以上机关提升工作效率,用自己人办好自己的事情,为结构改革起到表率作用。
你说了没用,借调还在继续
为啥市级单位可以借调下属单位人员
街办借社区的,不査查
但是现在有各种专班[得瑟]
市级借调县级,县级就借调乡镇,还要明确禁止市级借调县级才有效
很多偏远乡镇没中小学,肯定就没人了,在那没事做。
个人应该干好本职工作重要。各安其位
上级借调下级人员很正常[得瑟]
全国落实
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借
人家被借调者本人愿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