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一口半夏
«——【 ·前言· 】——»
菜豆,又称四季豆或芸豆,属于豆科植物中的菜豆属,鲜嫩的嫩荚既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通过脱水或制罐等方式加工保存,据测定,每100克嫩荚约含有约6%的蛋白质、10%的纤维以及1%至3%的糖分。
近年来,为了更加灵活地控制菜豆的上市时间,多数农民陆续开始学习利用大棚、温室等设施进行栽培,但由于经验的缺失,导致很难达到理想的收成。
为此温室栽培技术的普及也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也将为农友们介绍相关的科学栽培技术,协助他们克服产量和种植经验方面的问题。
菜豆的生长特性菜豆喜温暖的气候,在生育期内需要相对温暖的条件,但又不耐高温和严寒,种子发芽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5摄氏度,低于13摄氏度则停止生长。
而在开花结荚阶段,最适温度为18~25摄氏度,高于32摄氏度可能导致异常发育,低于10摄氏度则生长缓慢,5摄氏度以下可能受冷害,0摄氏度则会冻死。
另外,菜豆从播种到开花需要积累700~800摄氏度的有效积温,低于此积温,即使植株开花也难以结荚,因此,在春季早熟栽培中,播种期不能过早,以保证足够的积温。
不过菜豆的生长发育对日照长度要求不严格,无论是长日照还是短日照条件下均能开花,因此,只要温度适宜,就可以进行菜豆栽培。
相比较于干燥的环境,菜豆更青睐于湿润的环境,虽然它对旱情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不耐受积水,在整个生长周期中,合适的土壤温度大致保持在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70%之间。
若土壤水分不足,可能会导致开花延迟、结荚稀少以及豆荚尺寸小,种子发芽时需要足够的水分,然而如果土壤水分过高,可能会导致种子烂种。
因此,在菜豆播种时通常不宜过多浇水,在开花结荚阶段,植株喜欢相对干燥的空气环境(相对湿度约80%左右),高湿度可能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芽并导致花朵脱落。
就土壤而言,菜豆对土壤的要求较为严格,通常需要土壤富含有机质,具有适当的深度以及良好的排水性,土壤的酸碱度最适在pH 6.2~7.0之间。
虽然菜豆本身能够一定程度地固氮,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仍需要较多的氮肥,而对磷的需求不高,但缺乏磷元素会造成严重的产量减少。
进入开花期后,植株对氮、磷和钾的需求会增加,增加磷和钾肥的施用有助于促进生长和花荚的结实。
在选择菜豆的品种上,农友们也需要根据需求以及菜豆的特点来挑选,根据菜豆的生长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矮生菜豆和蔓生菜豆两大类。
同时也可以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白花菜豆和红花菜豆两类,而菜豆的豆荚长度和形状也因品种而异,部分品种之间的差异相当大,豆荚的横断面可能呈现圆形或扁平状,且颜色有深绿、浅绿以及绿白等各种变化。
然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这些豆荚特征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品种选择时应考虑消费者的不同口味和习惯。
如果选择在棚室栽培,菜豆的品种就需要具备早熟、高产、植株紧凑、叶片较小等特点,春季的话会更适合生长势强的品种,秋冬季则可以选择耐热性强且能抵抗病害的品种。
农友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种不同的品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供给者:它整体呈现矮生直立的生长形态,株高以及单株分枝都较为矮小,预估每株供给者品种可结出3~5个豆荚,总计单株可结20~28个豆荚。
此品种属于早熟型,从播种到采收大约需要55~60天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每亩产量可达700~800千克。
SG259:它的每株一级分枝数约为6~8个,开展范围约为45厘米乘以40厘米,每株可结出3~5个豆荚,总计单株可结30~40个豆荚,这个品种的菜豆含有较少粗纤维,食用品质优良,商业价值较高。
不过此品种的种子发育较为缓慢,不容易产生“鼓豆”现象,通常情况下,这种品种的植株每亩产量可达900~1100千克。
矮早18:它是由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培育的品种,它也是早熟型,春季播种后生长发育需要50~65天,秋季播种后需要50~75天。
种植出来的植株的株高约为33.2厘米,叶片数约为24.8片,整体株形相对疏散,叶片呈淡绿色,花朵呈红色,豆荚的外皮较薄,种子的颜色为肉色,带有隐纹,这个品种的菜豆品质较为优良。
架豆王:是一种极早熟品种,植株为蔓生型,生长势头强劲,生长无限制,主茎的蔓生速度较快,它的坐英率较高,产量也高。
同时具有抗病和抗热的特性,适应性强,嫩豆荚外形整齐,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种子呈肾形,适合在春夏秋季露地种植。
温室种植技术要点在正式播种前,农友们需要选择颗粒饱满、有光泽和无病虫害的种子,然后在晴朗的天气下晒种1~2天。
在经过筛选和晒种后,种子还必要要经过一道处理,比如,可以使用500~1000倍浓度的托布津液浸泡种子10分钟,这能有效预防苗期的灰霉病。
为了预防炭疽病,可以在播种前使用1%福尔马林浸泡种子,然后用清水冲洗后再进行播种,经过药剂处理的种子应在晾干后再进行播种,避免使用湿种子进行播种。
农友们在大棚内种植菜豆可选用直播法或育苗移栽法,通常,秋冬季节采用直播法,而冬季、冬春季则常使用育苗移栽法。
在直播法中,播种量为每亩4~6千克;而在育苗移栽法中,播种量为每亩2.5~3千克。
在使用直播法时,需要事先在规定的穴位和行距中直接播种,先在畦面制作宽度为1.1~1.2米的畦,每行播种2行,穴间距约30厘米,密度约为每亩3500个穴位,每穴播种3~4粒种子,留下2株幼苗。
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600倍稀释的辛硫磷液中,浸泡时间为10分钟,以预防地下害虫的侵害。
播种后要将畦面压实,适合播种的时间是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时,最好提前覆盖地膜来提升温度和保持湿润。
在高温季节播种时,为了提高出苗率,可以在播种后在畦面撒上一层碎草,起到保湿和保持湿度的作用。
在育苗移栽方面,农友们可以先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温度为25~30摄氏度,浸泡2小时,随后取出置于20~25摄氏度的条件下催芽。
当芽长约1厘米时进行播种,每个营养钵播种2~3粒种子,播种后用湿润的细土盖上2厘米厚的土壤,播种后,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夜间控制在15~18摄氏度。
对于直播的菜豆,播种至出苗期间需保持畦面湿润,避免土壤板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便可以进行定植。
而对于育苗后进行移栽的菜豆,在定植前应留好畦,畦面的宽度应为1.1~1.2米,每行栽植2行,穴距约30厘米左右,每穴留下2~3株幼苗,栽植密度约为每亩7000株左右。
菜豆的根系再生能力较弱,因此在子叶展开、第一对真叶刚出现时的幼苗中,选取适宜的进行定植。
在起苗前,苗床应充分浇透水,定植时要剔除秧脚发红或失去第一对真叶的幼苗,定植后,应及时浇水,同时使用泥土将定植口封住,有利于幼苗的成活。
越冬和春提早茬田间管理在这期间,农友们需要注意棚内的温度,尤其是夜间需要保持在15°以上,并保证密闭不通风,从而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如果定植时间较早,或定植后有强冷空气来临,温度较低,则必须搭建小拱棚,夜间还需要覆盖草片、遮阳网等保温。
进入开花期后,白天棚温同上,同时可 (尽量) 昼夜通风,以利于开花结荚。
在大棚中栽培菜豆时,水分管理的总原则是“浇茨不浇花”,这意味着在幼苗阶段到开花结英之前,需要严格控制水分,以避免引发过度的徒长现象。
一般在定植后的3~5天内进行一次缓苗水的浇灌,随后基本不再浇水,初期的花期如果过于湿润,会导致植株过度生长,养分消耗过多,使得花蕾无法获得足够的养分而导致落花落英现象的发生。
在坐果期之后,植株的生长会更加旺盛,茎叶持续生长,同时也陆续开花结英,在这个阶段,水分需求逐渐增加,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促进果实的生长伸展和膨大,增加结实的数量,并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状态。
通常情况下,当幼果长度达到2~3厘米时开始进行浇水,之后每隔5~7天进行一次浇水,但要注意防止雨后出现涝害情况。
最后农友们时刻需要注意菜豆的追肥原则:“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英期重施”,一般秧苗成活后追施一次提苗肥,每亩大棚施 15%~20%的腐熟人粪尿300 千克,以促进植株多发侧枝,增加花数。
结英后每亩追施20%腐熟人粪尿 700 千克、过磷酸钙3 千克,以后每隔1周追施一次,也可每亩大棚每次每亩追施复合肥 5 千克。
菜豆生长后期,可连续重施追肥 2~3 次,每次每亩用复合肥 5~7 千克,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继续抽发花序,提高结英率,延长采收期,增加产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蔓生菜豆是需要搭架的,在植株开始“甩蔓”时搭架引蔓,防止相互缠绕,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落花落英。
一般用 2~2.5米长的竹竿搭人字架,每穴插一根,在距植株基部 10~15 厘米处将竹竿插入土中 15~20 厘米,中上部 4/5 的交叉处放一竹竿,用翼子扎紧作横梁。
搭架后按逆时针方向引蔓 2~3 次,使植株蔓沿文架生长,以后让其自然生长。
当菜豆播种后 60~70 天即可采收,持续采收 1~3 个月,一般从开花到采收需 15 天左右,在结英盛期,每 2~3 天可采收1次。趁果英充分长大、仍处于幼嫩状态时采收,采收时应采大留小。
具体的采收标准为豆英由细短变为粗长,显现品种固有的色泽,尚未“鼓豆”,不过采收过早,则产量低,若采收太迟,则豆英容易老化,且菜豆落花落英严重,采收更应及时。
并且采收时,用力不宜过重,以免将整个花序、甚至整个侧枝折断。
种植菜豆是一项需要科学方法和细致管理的农业活动,在种植的过程中,农友们需要了解菜豆的生长特点和要求,以及综合运用种子处理、育苗管理、生长期的光照和水分控制等方法,最后再根据不同环境调整种植策略。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精心的管理,农民们都可以培育出健康茁壮的植株,获得优质的产量,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知识和耐心的付出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最终的收获将是丰硕的果实和满满的成就感。
引用:1.曾雪花,四季豆的种植技术探析,农业与技术 2019.
2.王世玉;陈美春;游春红;邹建;林艳,浅析四季豆的种植技术,农民致富之友 2015.
3.陈惠瑜,菜豆种植技术,石河子科技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