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坛盖扑鼻香——朱逢海《家乡的故事》序

心灵捕手小哲 2024-09-07 02:00:38

1

认识朱逢海老师时,我在沼山镇畈雄中学执教。那时,我订阅了华师大的《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我记得有一期杂志的附页刊登了一篇署名朱逢海的散文诗,文末注明的地址是鄂州市太和镇谢埠中学。虽然我们在不同的乡镇教书,但两个学校相隔近三十里,不算远。我记下了这个名字,打算什么时候有空了前去拜访。由于工作、家计缠身,“打算”搁置了近二十年,直到我调入校址位于太和镇的梁子湖高中,直到已经退休的朱老师出了《我的人生故事》续集,我们才有机缘相见。我们的相识算是从神交开始,好饭不怕晚,好酒陈年香,共同的爱好,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现在,我也退休了,相聚时,杏坛往事,地方文化,文学追求,是我们共同的话题。

七月的一天,朱逢海老师送来第三本文集《家乡的故事》打印稿,嘱我作序,并说,文集的付梓就等序文。说实话,论教育,论从文,朱老师是我的前辈,是我学习的榜样,写序文,不敢当。架不住朱老师一催再催,只好勉为其难,说点不着边际的话,倘有言之不当之处,哂之!

2

我喜欢喝点小酒,尤喜土烧。被誉为“太和茅台”的土烧,樊水的清亮甘甜,樊山的憨厚特立,谷子的谦逊芬芳……在酒民舌尖味蕾辨识度极高。翻开朱老师的打印稿,感觉就像打开了一坛陈年土烧,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家乡的故事》一共十辑。内容涵盖四个方面:1、杏坛遗响(第三章、第四章);2、乡土文化(第一章、第七章、第八章);3、文学作品(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4、对联收录(第十章)。虽然文集的分类有商榷之处,一辑之内,也不尽合理,但是瑕不掩瑜。四大内容,是春蚕吐丝长夜的默默无声,是笔尖游走稿纸的历史回响,更是时间沉淀静思的晶体之光。读完文稿,一个勤勉于乡村教育,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农村老教师蹒跚向我走来;一个情系乡土,埋首于乡土文化的守望者向我走来;一个皓首穷“文”,活到老,写到老的“书虫文痴”向我走来……

3

三尺讲台,春风化雨。蜡炬成灰,甘苦自知。朱老师执鞭杏坛四十多个春秋。四十年的心血和汗水,结成“杏坛遗响”里的教学随想、教学论文和下水作文等部分篇什(大部分见他之前出版的两本文集)。从初出茅庐上观摩课的牛刀小试,到退休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感怀——“我热爱生活,更热爱教育。因为从事教育,我觉得生活更充实,精神更富有”;从感悟“孙女指灯”,触类旁通,到因材施教,育人重在育心育智的践行;从写得一手好字,对教与学双边活动产生的影响,到师生互动,成为常态,入脑入心……朱老师钟情于教育,一生勤耕深耕乐耕于教育。常言道:教书是一碗良心饭。朱老师无愧于这碗饭!

咸宁师专毕业后,因为表现出色和成绩优秀,留校工作的指标,落到朱老师的头上。然而,他心里放不下乡村里的孩子,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任教。虽然是“半边户”,家庭生活担子重,但他以学校为重,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清贫,如此等等,让人唏嘘。职业操守的坚守,本不该成为沉重的话题,时下,教师备受社会诟病,个中原因,大家心知肚明,谁都小心“触雷”。 与指责相比,赞美永远是我们追求美好和谐的灵丹妙药。活在当下,都不容易,我无意道德绑架,也不想口出微词,只想表达对朱老师以及跟朱老师一样在教育事业上默默耕耘的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

4

文化是根,滋养着热爱土地的人们,滋养着热爱土地的朱逢海老师。于是,朱逢海老师爱上了乡土文化;于是,爱乡土文化的朱逢海老师像梁子湖的一尾鱼不倦地游弋于乡土文化之中。

或掌故旧闻,或故事传说,或风物美食,或民情风俗,他挖出遗落民间风尘深处的珍珠,描绘流传人间烟火里的精神图谱,让人找到回家的路。“东边朱史话”是乡土文化部分的重头戏,这个话题,包括后记,一共写了四篇。“东边朱史话”与其说是一个家族的生存史,不如说是梁子湖人民的斗争史。因为它是梁子湖人民与自然抗争,与逆天的人为因素抗争,而妥协,而和谐的缩影。

自古以来,金牛是梁子湖内四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古鄂州南境门户的商贸重镇。这里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东边朱比邻金牛,受文化的影响,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有道是“惟楚有才”,东边朱朱氏一族,包括求学于朱氏学堂的学生,人才济济。民风上表现出的敢为人先,以身赴死的精神,在反清复明活动中展露无遗。追记历史,寻脉文化,不是为我们套上精神枷锁,而是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5

最后,说一说,朱老师对文学的追求和挚爱。

收录在文集中的作品,有散文随笔,有现代诗,有古韵。可见,朱老师的文学素养是很深的,文学追求也是很执着的。如果不是兴趣和爱好,断不会写出这些作品。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投影。文集呈现了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到改革开放,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面貌。这正好是朱老师这一代人生活的社会背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工业改革、体制内工作人员下海、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等等,我与他相比,他多历经了上山下乡和恢复高考,因此,他所表现的生活我很熟悉。他的作品很快让我产生共鸣。我以为,他的作品是宽厚的仁者留下的时代镜像。他的文风,朴实,不逸美,不避瑕疵。这种秉实述录的文风,有史家的风范,从而,使他的文章具有史料参考价值。有趣的是,朱老师把旅游随笔单列出来,我猜测,他是出于读万卷书要行万里路的考虑。

行万里路是追求和坚守的延伸。那么,他在延伸什么呢?这本文集告诉我,生命的长度有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朱老师用教育情结、家乡情结、文化情结,要延伸的是生命的宽度。

2024.8.20于梁子湖高中

(陈绪保,梁子湖高中语文高级教师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湖乡风云》、散文集《浮沉光影》、诗集《跋涉者之歌》《孤独的云》和专题片《一代宗师张裕钊》剧本。)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