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的内驱力,很简单,从陪他写作业开始

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 2024-11-23 16:15:30

我自认算是一个佛系的妈妈,想的开,不鸡娃。儿子上学后,我对他的要求也不高,从没指望他能多出类拔萃。毕竟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普普通通的成绩,也没那个基因和自信养出个学霸。但即使要求再低,我也希望孩子能有个学习的好习惯,好状态。至少,每天回到家,作业得认真、主动完成吧?可也不知道为什么,儿子一点都不爱学习。今年上五年级的他,比低年级时还更难管了。每天放学,坐在书桌前,就开始扭来扭去。一会渴了要喝水,一会饿了要吃水果,要不就是上厕所。往往墨叽了半天,字才写了一行,还有一大堆作业在等着。我很纳闷,就这么点作业,抓紧写完得了呗?天天都在磨蹭什么?可不管我怎么催,怎么吼,怎么骂,甚至打,儿子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盯着作业,一会发呆,一会抠抠手,得我全程逼着,吼着,才能把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等终于结束一天的战斗,躺在床上时,我的心情疲惫而烦躁。第二天,又周而复始,开启一个循环。

我做梦都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不用多优秀,能不用我费心,自己知道好好完成功课就行!可到了晚上,我还是得把桌子拍的震天响,吼孩子吼的楼上楼下都能听见。“昨天不是给你讲过了吗?你是猪脑子吗,动脑想想行不行?”“你怎么这么笨!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快点写吧,大哥!你在磨蹭什么啊?你信不信我扇你?”

儿子一脸丧气,不情不愿的写着。骂轻了,他就木滋滋的,低着头默不作声,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骂重了,他就淌眼抹泪,哭着跟我大喊大叫。不知道其他妈妈都是怎么过来的,但这样管了几年,我明显感到自己的血条在噌噌下降。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已经影响了我的精力和健康。才五年级,学习就这么费劲,我都不敢想到了初中,他学起来得有多难!

后来我发现,孩子面对学习和作业,不主动、不积极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孩子的大脑对学习的感受太差!在家长看来,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打开课本,做完题就行了。但对孩子来说,写作业是一件需要调动能量,积极思考才能应对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大脑的执行功能需要发挥关键的作用。所谓的大脑执行功能,可以理解为头脑的中枢,能帮助我们管控思想,情绪和行为,以此来达到目的。当我们需要养成习惯,控制情绪或者计划行动时,执行功能就会发挥作用。这个执行系统,包含三个关键的功能,分别是: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和工作记忆。

举个例子,孩子放学回到家,打算先看一会儿平板电脑,再学习。但是家长禁止,要求先做完题再看。孩子看着题目,读题、理解并要完成这道计算,他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要执行一波心理过程。首先是工作记忆:先记住题目的那些信息。其次,是认知灵活性:从学到的内容里,灵活运用数学中的各种解题方法,先算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是抑制控制:孩子在解题时,要抵制平板里游戏的诱惑,看卡通的欲望,还能控制住自己不去回想白天发生的事儿。

所以,当家长看到面对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的孩子时,总是无法理解——你为什么就不能高效完成作业,而非要拖延磨蹭?但在孩子的头脑里,这一切,都没那么简单。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控制不好情绪,长期训斥指责,更会加深孩子对学习的畏难心理和逃避情绪。他们会下意识的将学习和不愉快的情绪联系起来。一想到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就充满负面的体验,知道等着自己的,是父母的催促和数落,还有需要发动脑筋,去思考理解的学习任务,自然就越来越缺乏积极性了。孩子大脑发育的执行功能有着自己的节奏,外力无法干预。所以,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积极主动学习,就要在理解这一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升孩子学习时的“情绪体验”。我们家长又需要具体怎么做,才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和动机呢?那就是,给足认可和鼓励,让孩子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和快乐,具体做法如下。

多看见、肯定孩子做事的细节,让孩子激发学习动机家长对于孩子,相当于从高位看低位。所以,不管是反应速度,还是出错率,都容易被家长挑剔,批评,因为这在成年人视角里,都太简单了。就那么点难度,孩子怎么也学不会,记不住,更会成功激起家长的怒火。但往往家长越是不接纳,越是暴跳如雷,孩子越战战兢兢,大脑更是转不动了,更加无法理解和提速。因为他们的精力和思考,都用来应对家长的情绪和脾气上了,而不是专心投入学习。

所以,想要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家长就要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去看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具备的能力,和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具体来说,就是在细节里,去挖掘、肯定孩子的成长。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多描述,少评价,多强调过程,少强调结果!可以参照下面的做法。比如,今天的字写得比昨天工整,那可以跟孩子讨论下细节,比如“你这个作业本,老师看了都会觉得心情好,你看这个笔画多好。”如果完成作业的时间提前了,也可以精确换算给孩子听:你今天不到9点就全写完了,比昨天早了20分钟呢,等于一集卡通片了!这样针对于细节的描述和认可,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被看见了。原来我多主动一些,努力一些,妈妈不会不满意,反而会肯定我。这样的经历,也会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温暖,充满动力,想要做的更好,更快。这样,自己有成就感,妈妈也开心。源自内在的动力,就这样被成功激发了。

鼓励孩子的成长,减少学习时的畏难心理相信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听过一句评价:你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这其实会让孩子背上思想包袱,担心自己一旦努力了,还是学不好,就说明自己其实没有那么聪明。很多孩子会下意识的逃避学习,缩减努力,这样学不会,还可以安慰自己“就是没好好学”。所以,要想打破孩子的这种心理,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具体做法,就是多鼓励和认可孩子的努力,灌输努力更宝贵的价值观。减少对聪明和智力的夸奖,让孩子明白,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只有努力才会真正影响、改变结果。我给儿子买了很多这方面价值观的书,有人物传记,有正能量的散文等,儿子也爱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他的语感,让他在不知不觉间就积累了好词好句。另一方面,积极努力的价值观,也会影响他的认知,在日常的交流中,我也偏重夸奖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而非小聪明带来的结果。让他懂得,困难和失败,是让自己变强的机会,每一天的坚持都能为自己的成长注入能量。儿子也在我的引导下,改善了学习态度,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他告诉我:原来很多难度,都是头脑里自己想象的,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不拿孩子跟他人做比较,鼓励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不应该拿孩子跟别人比。但是看着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学习积极,不用家长操啥心;再看看自家的孩子,成绩不咋地就算了,连主动完成作业都需要三请四叫。说不搞心态,是假的。以前,我经常拿儿子跟别人比较:你看看咱们小区里的XXX,人家一到家,放下书包就开始埋头写作业,不写完,绝对不动一步。你再看看你,你不觉得羞愧吗?人家怎么就能养出那样的好孩子,真是让人羡慕。

我希望儿子听了,能感到羞愧,知耻而后勇。可儿子要么就是毫无反应,要么就是回怼“那你去找他做你儿子啊”!但现在,我意识到了这种比较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明白了,每个孩子的特质是千差万别的,横向比较毫无意义,也不利于孩子的自尊心。我们要做的,是肯定孩子身上的变化,鼓励他的进步,引导他跟昨天的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对他来说,就是大大的成功。儿子数学考了86分,我不去说“你看看人家考90分的那么多”,而是鼓励他“上次才80分呢,这么快就提升了,你看,成绩没有辜负你的努力!”听了我的认可,儿子神情一下子就放松下来,高高兴兴写作业去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一天正面循环引导,我越来越得心应手,儿子的状况也有了极大的改观。他写作业的主动性越来越强,厌学情绪也明显降低。他告诉我,以前真的很不爱学习,写作业。一想到晚上就要动脑思考,很累,而且写的慢了,遇到不会的题,还要不停挨骂,就使劲拖,能拖多久算多久。妈妈,你现在经常夸我,也很少骂我了,我觉得学习反而没那么讨厌了,有时候写完全部作业,还有一种放松的感觉,特舒服!

其实儿子描述的,是他完成了挑战和任务后,获得的成就感。渐渐的,儿子越来越有我原先渴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而我所做的,只是改变了教育理念和方式,激发他的学习动机。

9 阅读:2403
评论列表
  • 2024-11-27 19:12

    我们从小不陪写着作业,不问考试名次,只是带着去名牌大学转转,带孩子去博物馆,给他讲名人传记———孩子照样普通大学毕业,照样没有内驱力——私企上班,上班认真,下班玩游戏,不谈恋爱,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