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窟凉州模式,到底是什么?

探文化古今 2024-09-29 21:38:47

一说起凉州,给人的感觉就是黄沙漫天和通衢西域,就像今年爆火的《唐朝诡事录:西行》中主角们走过的一片片沙漠一样。不过,沙漠有沙漠自己的魅力,对于人来说,沙漠过于干旱,生存艰难,但对于石窟和壁画来说,远离水汽,那是最好不过的保存条件了。

《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剧照

01

凉州何以“凉州模式”?

凉州,地理位置优越

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位于河西走廊东部,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东西文化的交汇点。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凉州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节点,便于佛教艺术与文化在此地传播与融合。

唐代凉州位置图

中亚和西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佛教从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地区(如大月氏、康居等),再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条路线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如龟兹、焉耆、疏勒、于阗等,都成为了佛教传播的重要中心。

中亚地区昭武九姓国家

而两汉到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传入比较火热的阶段。关于“凉州模式”的确定,是在西晋“八王之乱”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不仅结束了西晋的统治,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百年的分裂与动荡时期。这个时候,中原地区战乱频繁,而凉州却偏安一隅,为佛教的传播和石窟的开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佛教石窟东传示意图

凉州,流行大乘涅槃系佛教思想

不过要了解凉州模式五世纪前半期在中国西北的北凉统治地区出现的原因及其造像内容,除了必须考察实物及史料之外,也应该对当时该地流行的佛经作系统的研究。

凉州模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北凉建国者沮渠蒙逊(412-433年)在421年克服敦煌之后,把佛教转轮王观作为他的理想。转轮王的概念在佛经里出现很早,但其发展是在三世纪半之后,由大乘涅槃系在印度西北罽宾地方推动发展的。

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像

大乘涅槃系非常视世论及世业,对佛教理想王应在地上如何治国的问题作了许多解说。这个学派的护法思想与其佛教政治理念结合的转轮王观被印度西北及中亚一带的君王所接受。

中国丝路上的蒙逊受佛教理想王思想的影响,立国之初就把这种佛教圣王观作为他为王的理想,重用来自罽宾的昙无谶(384-433)年,也就是高僧昙曜的师父,把他作为发展转轮王事业的主要策划人。

沮渠蒙逊和印度僧人昙无谶在一起的场景图

昙无谶一入凉州之后,一面翻译大乘涅槃系之主要护法经典,一面将佛经中有关转轮王护法的经文一一译出。从中亚及云冈的造像我们知道,昙无谶在北凉主持的译经事业影响了北凉开窟造像的建造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说,当时所译的经是开窟造像的依据。

02

“凉州模式”究竟是什么模式?

“凉州模式”与石窟寺

“模式”一词在佛教考古研究中的使用,最早见于宿白《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平城实力的聚集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二文。文中提出,“凉州模式”是我国新疆以东的北方地区出现的第一种佛教石窟营建模式,同时也是这一地区佛像建造最原始、最基本的模式。

云冈石窟

石窟又叫石窟寺,就是在山崖间开凿出来的寺庙。最初它是佛教信徒坐禅修行的场所,称作石室,后来渐渐发展成为一种佛教综合艺术。石窟艺术,简单地说,就是佛教艺术。佛教在印度阿育王朝时代(前273-前232年),约相当于我国战国后期秦王嬴政统一中国之前)开始兴盛并形成国教。

斯里兰卡丹布拉石窟寺

自公元前326年,希腊亚历山大王占领印度西北之后,受希腊艺术影响,犍陀罗和佛教徒在他们修建的石窟里,以雕塑、绘画、建筑等造型艺术来表现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等形象,以及佛的本生或前生的各种故事,作为崇拜的对象,于是石窟就成了宣扬佛教的重要形式。这些石窟建筑及其绘画、雕塑等就是石窟艺术。

印度阿旃陀石窟

公元三世纪及之前,中国西域地区受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的影响,开始开凿石窟,位于中国西域的新疆石窟就是我国石窟起源的重点区域。四至五世纪,石窟遍布河西,形成气势宏大、光彩夺目的石窟艺术群,促进了石窟艺术中“凉州模式”的形成,这种具有浓郁河西特色的艺术风格在后来逐渐波及到了中原。

克孜尔石窟

六世纪至九世纪,中国石窟雕凿达到极盛时期,完成了中国石窟艺术由龟兹模式(新疆克孜尔石窟)向凉州模式(甘肃天梯山石窟)再向平城模式(山西云冈石窟)的发展,并最终在洛阳龙门完成中国化的全过程。从地域上讲,石窟寺的开凿由塔里木盆地北缘而河西走廊,由西北而中原,由北方而南方,并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石窟艺术。

“凉州模式”的代表: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石窟寺营建史上“凉州模式”的起源地,对研究我国佛教石窟建筑、艺术渊源、发展脉络等具有重要意义。天梯山石窟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对炳灵寺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向西影响了河西地区和高昌地区的石窟营建。因此,天梯山石窟在中国早期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研究北方早期佛教石窟和佛教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断代标尺。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造像别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规模宏伟壮观,精美绝伦,千姿百态,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第13窟大佛高约三十米,面含微笑,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

13号窟全貌

如上文所说,此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及其后继者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间开凿的,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东晋元熙八年(412)十月,蒙逊由张掖迁都姑臧,称河西王,设置官署,修缮宫殿,建起城门诸观,同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大造佛像,开凿了天梯山石窟。不久,蒙逊母亲车氏病逝,特在窟中先为其母雕凿五米高石像一尊。

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弘事佛,于州南百里崖中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眩目。

——《十六国春秋·北凉录》

天梯山石窟,不仅是我国内地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这里不包括新疆的石窟),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在开凿天梯山石窟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绘家。

昙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佛教中心的东移,东下平城(当时的北魏首都,今山西大同市),开始了新的开凿生活,成为开凿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重要技术力量,昙曜则成为北魏的佛教领袖。

天梯山石窟现存塑像 甘肃省博物馆藏

03

“凉州模式”的特点

" 凉州模式 " 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以天梯山残存的遗迹、酒泉等地出土的北凉石塔和炳灵寺第一期龛像为代表;晚期则以肃南金塔寺、文殊山千佛洞和炳灵寺第二期龛像为代表。凉州模式的特点也比较鲜明,主要包括:

北凉石塔 甘肃省博物馆藏

有设置大像的佛殿窟,较多的是方形或长方形平面的塔庙窟。塔庙窟内的中心塔柱,每层上宽下窄,有的方形塔庙窟还设有前室,如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之例。

天梯山石窟第2窟 佛殿窟(复原)甘肃省博物馆藏

肃南金塔寺中心柱

主要佛像有释迦、交脚菩萨装的弥勒。其次有佛装弥勒、思惟菩萨和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出现的成组的十佛(十方佛)、阿弥陀三尊。以上诸像,除成组的十佛为立像外,皆是坐佛。

肃南金塔寺坐佛三身

窟壁主要画千佛。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中现说法图,左壁说法图的主像是阿弥陀三尊 ;壁下部出现了供养人行列。

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伎乐飞天与千佛

边饰花纹有两方连续式的化生忍冬;佛和菩萨的面相浑圆,眼多细长型,深目高鼻,身躯健壮。菩萨、飞天姿态多样,造型生动。飞天形体较大。

武威天梯山石窟第1窟最下层边饰 忍冬纹

武威天梯山石窟第4窟立式菩萨

敦煌石窟以及中原佛教石窟和“凉州模式”关系密切。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载,敦煌石窟(莫高窟)的开凿最早始于前凉升平十年(366年),有高僧乐尊在鸣沙山东麓开凿了一个洞窟,在此驻锡讲经,并未形成规模及影响。

莫高窟外景

北凉沮渠蒙逊组织僧人工匠大力开凿凉州石窟(天梯山石窟),而后陆续在境内马蹄寺、文殊山、敦煌开凿石窟,这些石窟皆具“凉州模式”。以上诸窟中天梯山石窟是皇家石窟,规模最大。

马蹄寺石窟

以武威天梯山石窟为代表的“凉州模式”,说明凉州石窟和印度、西域以及早期相关石窟一脉相承的历史渊薮,对研究中国早期石窟的发展脉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初唐 千佛 天梯山石窟第2窟前壁门楣上部第一层

“凉州模式”概念的提出,使得河西地区早期石窟的样式特征更为突出,为研究云冈第一期石窟文化因素的来源、北中国地区早期洞窟形制、造像题材、造像组合、装饰纹样和造像特征提供了典范,奠定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为之后“平城模式”、“龙门模式”、“长安模式”、“邺城模式”等不同地区造像模式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先例。

盛唐 立佛 天梯山第2窟前壁右侧第二层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