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IPO过会提振资本市场对储能产业信心

浩漫评商业 2024-10-19 10:46:40

中国储能网讯:海博思创的上市之路终于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10月17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博思创”)科创板IPO申请,这意味着,海博思创距离资本市场的大门越来越近。

此前,海博思创历经了7轮融资,其中,在2021年10月完成Pre-IPO轮。

自2023年6月,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以来,海博思创的IPO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其经历了交易所两轮问询,包括产品技术、市场竞争、客户稳定性、收入确认、电芯采购、成本与毛利率、子公司及关联交易等多个方面。

在IPO政策收紧的背景之下,海博思创成功过会,无疑提振了资本市场对于储能产业的信心,也显示了这家龙头企业的科技“硬实力”获得认可,如能上市成功,也将进一步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巩固其市场地位。

经营数据亮眼,彰显高成长性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1年的海博思创是一家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主营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资料显示,该公司在2023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名。

从近5年的经营数据来看,这家企业表现出高成长性特征。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7亿元、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和36.87亿元。

2020年至2023年的四年间年,海博思创的营收增长近18倍,2021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8.67%。

净利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的净利润为0.15亿元、1.82亿元、5.78亿元、2.80亿元,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净利是储能产业链企业中为数不多实现双增长的企业。

在海博思创的营收构成中,储能系统占比超99%,2024 年上半年,海博思创实现储能系统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4.50%,储能系统销量为4.47GWh,同比增长86.75%,增速均明显高于同行。

其中,电网侧、电源侧储能系统收入分别为21.29亿元、14.82亿元,占当期储能系统收入的占比分别为58.34%、40.59%,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8.82%、16.15%。

近年来,海博思创在共享储能电站、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等多个场景实现了产业化和商业化,参与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储能项目超过300个,已投运项目总容量超过20GWh。

“硬科技”十足,率先布局数智化赋能储能

根据招股书披露信息,海博思创“硬科技”十足。

自成立以来,海博思创一直在电池系统控制领域具备领先优势,是国内少数具备完整储能系统软硬件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之一。

招股书披露,海博思创自主研发了从电芯建模到储能系统集成,从储能整站系统最优控制到储能场站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产品,掌握了储能系统中电芯级-电池模块级-电池簇级-电池系统级-整站级的设计、智能制造、智慧运维/运营技术。

截至2024年6月,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海博思创取得了138项专利(62项发明专利)及 154 项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形成了 8 大核心技术模块和 28 项核心技术。

另外,海博思创还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项目的 4 项课题、参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能源与材料领域应用技术协同创新(未来科学城)”和“基于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电动汽车用固态锂离子电池研制”等多项课题研发。

专业技术出身,且拥有名校留学背景的海博思创的创始人张剑辉,十分重视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2021年至2023年,海博思创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分别为0.56万元、0.94亿元和1.79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

随着储能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以及储能项目应用向多元化、长时、GWh级方向演进,对储能项目运营、管理和控制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大数据、ai等智能化手段全方位赋能储能产业成为大趋势。

张剑辉曾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表示,通过数据监测,可以随时掌握系统异常温度,电芯异常表现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堵点、薄弱点,可以实现对安全问题的极早期预警,改变控制策略,提升系统的运营效率和电站的寿命,提升电站的运行效率。

作为行业领头羊,海博思创率先布局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数智化赋能,将AI与储能深度融合绑定,形成“硬件+软件+AI大模型”的储能3.0新格局,成为首批将AI与大数据应用于储能领域的厂商。

据悉,海博思创正在加大力度投入芯片研发,这将助力其在“储能+AI”上的布局继续领先。

提振资本市场对储能产业的信心

受锂电材料持续震荡,今年以来电芯、系统价格也不断下行。

目前,储能电芯价格已进入“0.3元/Wh时代”,对比年初下跌近三分之二;储能系统价格则接连跌破0.6元/Wh、0.5元/Wh,全面迈入“0.5元/Wh时代”,较年初下降约二分之一。

价格战的愈演愈烈加速储能行业的“洗牌”的同时,也促使曾经“一拥而上”的资本变得理性,储能赛道投融资过热逐渐降温,“融资难”成为今年以来储能企业的普遍感受。

自2023年“827”新政以来,IPO市场又出台了新“827新政”、“315新政”、“国九条”、“科八条”等严监管政策。

2024年6月19日,证监会进一步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提出要坚决执行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随着A股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今年以来,截止2024年10月,科创板已有69家新能源和储能相关的企业终止上市进程,如蜂巢能源、首航新能源等,正力新能、双登集团等则“转战”港交所。

在严监管的背景下,海博思创能够“突围”,成功上市,反映了其在储能领域的“硬科技”和创新能力得到认可,也将提振资本市场对储能产业的信心,促使后续进入IPO进程的企业注重科技研发实力,激发产业链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储能产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逐渐向具有综合实力的优质企业集中,这些企业通过IPO上市,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进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全球化进程加速

此次IPO,海博思创拟募资7.83亿元,其中,2.99亿元投资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占募资总额的38.24%;1.64亿元用于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募资总额的20.99%。

其余募资金额将用于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以进一步加强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实现公司业务的全面发展深化。

从产能利用率及2024年以来海博思创的全球化布局来看,也不难理解其未来将利用近四成的募资用于产能扩张了。

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海博思创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1.20%、89.27%、198.11%、148.84%;同期,公司的产销率分别为45.17%、75.31%、73.71%、142.18%。

可以看出,海博思创近些年的产能利用率居于高位。

近期,海博思创全球化布局正在提速,尤其是在美国市场的布局全面升级。

10月份,在美国国际太阳能展览会RE+ 2024现场,海博思创与全球储能行业领先企业 Fluence 达成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长期合作,双方将合力研发前沿储能技术,未来将实现批量产品合作。

同时,海博思创与法国独角兽公司NW签署了合作协议,新签署的协议包含了在2025年底之前供货500MWh的储能产品,以及在2026年底之前交付总计超过1GWh的储能产品意向订单。

项目开发方面,海博思创与全球领先的开发商Luminous Energy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北美投资开发储能项目,为北美储能市场提供更安全、高效和智能的储能解决方案

运维服务方面,海博思创与美国Clean Energy Services (CES) 清洁能源服务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将在工程运维技术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探索储能工程运维技术与模式创新,合力解决当前储能电站运维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挑战和效率瓶颈。

产品认证方面,海博思创5MWh储能系统获得了TüV莱茵颁发的NFPA 69:2024和68:2023标准评估报告,标志着海博思创产品满足储能行业最高安全和性能标准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作者:吴涛 来源:数字储能网

咨询:178-8246-8427 梁娣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