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有时会带来新的发现,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出土后,老子《道德经》的内容被发现发生了一些改动。《道德经》的内容和语言深奥,包含开阔而渊博的思想,影响深远。现存的有王弼的传世版、帛书版、楚简版等。《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一般的版本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帛书版的很多文字和另外两版有区别,意思也有差别。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向老子请教和学习,得到了老子的认可。孔子夸张地感叹老子的思想深不可测,“其犹龙邪”。老子的思想观点是很宏观、广袤的。很多人也不能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史记》记载他曾经作为周朝“守藏室之史”,类似于国家图书管理员,应该了饱览天群书,包括那些经典研究和著作。他在观察宇宙天地之间的规则,包含地理、天文、物理、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他的思想有科学性。从行文来看,《道德经》的文字又具有文学性。他又像文学家与哲学家。
“道”的概念
“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天地万物的规律,暂且可以把它称为“道”。道是有迹可循的,但它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给这些规律一个名字,一个称谓,但是它是会演变的。
“无名万物之始也”,正是这些叫不上名字但却早已客观存在东西,在物质世界之前就已经产生,可以叫做“大道”。
“有生于无”。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作用更大。现代曾公举例说明老子的意思:杯子和杯子中空的部分哪个用处更大?是杯子的中空部分才能承载茶水。而食物和氧气对人来说哪个更重要?人少吃一顿饭不至于饿死,缺氧而死不过十分钟而已。看不见那些“道”,自然界的那些规则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风的流动你可以感受得到,却看不到,风却可以传播种子,还可以带动空气流动,产生雨、雪。
自然之道
道法自然,自然的规则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种看不到的“道”,是万事万物的规律,虽然看不到,但是每时每刻却实实在在在发生。如果人们能够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但是规律却是变化的,曾经的规律、真理在往后的条件下有可能就失效了,不能形而上的理解世界,而是要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到世界。孔子也说要举一反三很重要,变通很重要。
很多学者认为老子的观点和西方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十分相似。可能在周朝的时候,当时人们对于宇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许还存在大量研究文献,只是没有流传下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这正是这些看不见的规律、能量之中产生了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渊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宇宙大爆炸的初期,各种基本粒子混沌,其后生成各类星体。宇宙是空旷寂寥的。各星体按一定的规律运行,周而复始。这就是宇宙母亲生成、演化、运行的规律。老子指出了宇宙很大;宇宙深邃而空;宇宙在膨胀,星系之间会越来越远,膨胀到一定程度,又会收缩返回原点。
而后面老子说“返者也,道之动也”,“弱者也,道之用也”,“返者也,道之动也”就是说事物的发展往往遵循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的道理。
“弱者也,道之用也”是说“道”发挥作用是以柔弱的方式进行的。老子认为柔能胜刚,就像看不见“大道”比那些看得见的物体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治理天下要用柔弱的方式,依照万物的发展规律,不强加干涉,不使人们受制于自己,就能受到人们的爱戴。
社会之道
王昕生、张靖等很多人的研究认为老子对道的解读不仅包括自然之道,还阐述一些社会之道,提出了一些治理社会的理念,“道恒无名,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里讲到了统治社会,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周期,就是无为而治,是不要强行干预,尊重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是说任何作为都不要有。事物的发展到高峰以后,往往会开始跌落。老子认为人民应该在物质和精神得到一定的满足后,应该知道节制,适可而止。“上善若水。”老子推崇水的原因是他认为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水的品质接近于道。"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一生都在奉献,不重名利,主张统治者要去惠利人民。很多人都非常敬重他。他同时主张人们不要注重、追求名和利,盲目攀比,这样社会就会比较和谐。
老子的哲学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甚至马哲都有相通之处。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句话是说如果“道”的提法不在了,就把这些规律叫做德,如果"德"不存在了,可以叫做"仁",如果"仁"不存在了,可以叫做"义",如果"义"不存在了,就叫它"礼"。但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些文字,不知道变化。因为帛书版《道德经》说,“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告诉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事物,进行实践,遵循当下社会的规律,了解它的起始,但不应当守旧、倒退。
道可大可小。老子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包括庄子和一些儒学家。许多儒家学者在后世在学习过程中更侧重强调人的修身。孔子学习过老子的自然观,创立了儒学,使儒学成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问。《金刚经》中也有和老子相似的观点,都认为规律和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接触老子的思想容易不明就里。在对社会充分的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往往才能体会到老子思想中总结的道理。学哲学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而不是培养纸上谈兵的腐儒。越到后来,儒学的发展越受人批判。朱熹,程颢、程颐等人将儒学重新发扬起来,发展出程朱理学,推崇《大学》、《论语》、《易经》、《诗经》等,要求人人都做到圣人的境界,用来束缚人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注解也是比较极端的,过多地用了“必”、“必是”、“极”,这种非常肯定的语气和说法。这些比较片面、偏激的提法,误导了很多人,禁锢了人的思想和自由。
“道”的概念是抽象的,需要好好体会,但不是完全靠领悟。哲学家、道学家王阳明“心学”就在强调“知行合一”。规律不仅是靠观察客观世界而得出,也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