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越是缺少劳动力的家庭,经济条件越差,越无法增加劳动力

浩润与世界 2024-10-07 22:22:35

人多力量大,人多是好事。

尤其是在农村,这句话简直就是最大的道理。

事实上,广大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也就是近15年的事情,很多的家庭,也是在这15年间完成的脱贫致富。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赶上了好时候,其中总有一些特例存在。

就比如,在这15年间,农村家庭的劳动力,正处于壮劳力的阶段,在工作机会不缺少,劳动收入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才把握住了这波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机会。

那些在这15年间,劳动力青黄不接的家庭,虽然生活和生存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看,因为经济来源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反而比以前愈发显得捉襟见肘了。

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作物种植上,种植成本越来越高,仅仅凭借种地,也越来越无利可图。

对于有剩余劳动力的家庭,这15年是一个黄金时期,因为抓住了机会,适逢其时的原因,很多家庭不仅翻盖了房屋,而且几乎家家都更新了家具家电,一些家庭成员甚至买了车。

在生产资料的更新上,这些家庭投入的也越来越少,绝大多数的家庭选择了把土地流转出去,每年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的净收入。

而那些经济条件不好,缺少适龄劳动力的家庭,却更加依赖土地产出,为了保证持续产出,不断投入有限的资金,进行劳动资料的升级,而这些升级,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回馈变得越来越低。

也就是说,农村家庭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费效比越来越低,极大地挫伤了这些家庭的积极性,其对于土地方面的投入变得越来越没有热情。

在新的家庭观和婚姻观的影响下,在农村组成新的家庭,投入也越来越多,这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在吸纳新的家庭成员方面,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困难成倍增加。

通俗一点来说,越是贫困的家庭,娶媳妇结婚越困难,打光棍的越多,越是无法繁衍出下一代来,用增加劳动力的方式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

这几乎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即便是使出了洪荒之力成婚了,也比起正常的农村家庭要晚很多年,这就造成了一代赶不上一代,每一代都不如别人家,日子自然没法和其他人家相比。

那些年,一些家庭为了增加家庭人口,东躲西藏,就是为了多生孩子,那些家庭那些年所受的苦,现在反而成了他们所在家庭崛起的最大依仗。

作者所在的村上有兄弟两人,为了生儿子,那些年基本上都跑青海、新疆一些艰苦无人管的地区讨生活,保持了每年往家里带一个孩子的频率。

兄弟俩前前后后带回了11个孩子,家里老人因此负担很重,而且家庭是村上有名的贫困户,每年农忙的那两个月,几乎到了断炊的程度。

但是,困难的时间过去之后,首先是很快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虽然这11个孩子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在最近的几年间,连女孩都能每年给家里带回5万块。

别人家冷冷清清,他们家热热闹闹,简直是羡煞了一个乡的人,尤其是随着孩子长大,到了能结婚的年龄了,求婚者几乎踏破了门槛。

他们兄弟俩,可谓是赶上了好时候。

所以,生不生孩子,生多少孩子,也是一门学问,生得多了有可能会受一些苦,但生得少了,那就注定是要一辈子受苦,甚至可能断了家族的血脉传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