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荒淫残暴的海陵王,竟是金朝改革第一人

峯言峯语尔 2025-01-17 10:42:50

〖~~~《·前言·》~~~〗

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这个人又残暴又任性,还特别好色,所以后来的历史学家都对他评价不高。

不过这只是事情的一部分。

他在应对政治、经济上那些难题时展现出来的才华,又能说明他是个很有本事、很有谋略的帝王。

力排众议迁都

金朝刚建国那会,首都在上京(就在内蒙巴林左旗南边),这是沿用的辽朝的旧都城。

经过太宗、熙宗这两朝不断开拓疆土,用心经营,可这时候的上京就显得太偏远了,不适合再当金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得搬到别的地方去。

完颜亮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一些思想守旧的大臣却不同意。

有一次,完颜亮举办宫廷宴会,他瞅准个机会问身边的汉人大臣:“朕种了二百棵莲花,一棵都没活,这是为啥呀?”

汉人大臣回答道:“从古到今,把桔子树种在江南,还是桔子树,种到江北,就变成枳树了,不是种子不一样,而是因为地方不一样。上京天气冷,没法种莲花,燕京天气暖和,种莲花肯定能成。”

完颜亮见他回答得挺不错,高兴地说道:“那就按你的建议,挑个好日子迁都。”

女真族大臣萧玉反对说:“不行啊,上京地气旺得很,那可是咱国家的根本所在,咋能舍弃呢?”

另一个女真族大臣说:“燕京地方大得很,有活动的空间,土地硬实,人又多,还是个讲礼义的地方,应该把都城迁到那儿。上京偏在一个角落里,四周都是黄沙,不适合帝王住。请狼主好好想想!”

又有一个大臣说:“上京实在是太偏远啦,运粮食啥的不方便,燕京在天下的中间,应该把都城迁到这儿。”

完颜亮说:“既然这样,朕决定迁都。”

然后就派左右丞相张浩、张通古,左丞蔡松年召集工匠,修建燕京的宫室。

皇城一圈有九里三十步,东边是太庙,西边是尚书省。

相关部门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来规划建造燕京的宫室。

完颜亮说:“按照阴阳五行来弄,无非就是想求个吉利罢了。但朕听说,国家好不好,靠的是德行而不是地方。要是桀、纣住,就算找个好地方,又能有啥用?要是尧、舜住,还用挑地方吗?”

经过两年辛辛苦苦地操办,燕京已经有个初步的样子了,完颜亮就在贞元元年(1153 年)正式把都城迁到了燕京。

就这样,燕京就变成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了。

打破民族隔阂,改革官制

以前的那些统治者心胸特别窄,任用官员的时候只挑本民族的人,对其他民族不放心,觉得不是自己民族的人,心思肯定不一样,所以,一些有真本事的人常常被排除在统治集团之外。

完颜亮掌权以后,打破了民族的界限,大量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

比如说渤海人大?(读作“gǎo”,不是“chòu”,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大抃“biàn”,这名字简直没救了)、张浩分别当上了尚书右丞相和尚书右丞,汉人张通古是尚书左丞,奚人萧裕是平章政事。

这在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巩固金朝的政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金朝的官制特别乱,很不利于中央统一指挥。

完颜亮当上皇帝没多久,就开始改革官制了。

他宣布废掉在燕京、汴京设立的行台尚书省,把发布政令的权力都统一到朝廷这边。

正隆元年(1156 年),又废除了三省里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只留下尚书省,直接归皇帝管,让尚书令当最高的长官,不再设左右丞相、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这些官,让权力更加集中了。

在军事这一块,废掉了都元帅府,改成枢密院,让枢密使、副使负责主管军事。

这意思就是,中央政府分成了两大系统,尚书省管政治方面的事儿,枢密院管军事方面的事儿,不过枢密院还是得受尚书省管着。

这次的官制改革,在历史上被叫做“正隆官制”,打这以后,金朝的官制基本上就定下来了。

统一科举制度,恢复经济

完颜亮对考试制度也做了改革。

金朝刚开始的时候,考试分作词赋、经义这两科。

后来地盘变大了,辽、宋的部分土地归到金国的版图里了,又设了南科、北科,分别进行考试,叫做南北选,熙宗还是用经义、词赋这两科来选拔人才。

这种既分地区,又分科目的考试特别不方便,完颜亮废除了经义这一科,只考词赋,科举制度这才统一了。

在经济政策方面,完颜亮也进行了力度很大的改革。金朝自从把都城迁到燕京以后,大批的女真猛安、谋克户跟着从上京往南来了。

为了安排好这些人,完颜亮把各地原来被侵占的官地、没人种的荒田以及逃跑的人家留下的地、僧尼道士占的地,分给猛安、谋克户去种。

这样一来,一批女真人就分散在汉人住的村子中间,进而促进了汉人、女真人之间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

倾心汉文化

完颜亮本人特别积极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他读了很多书,很擅长吟诗,比如在一幅画着西湖景色的画卷上写了:

万里车马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作为一名女真族的统治者,能够拥有如此之高的文化素养,这实在是很不容易。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女真族的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统治者可能更侧重于武力和征战。

而完颜亮却能突破这种局限,广泛涉猎各类书籍,对诗词歌赋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见解。

他的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跟他深受先进的汉族文化的熏陶是绝对脱不开关系的。

汉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体系。

他通过学习汉族文化,汲取了其中的智慧和精华,比如在治理国家方面,借鉴了汉族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经济发展上,参考了汉族的一些成功模式;在文化教育上,引入了汉族的一些先进理念。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来自汉族文化的滋养和启发,他才能够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改革策略,从而推动了金朝的发展和进步。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如果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可以点击关注,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小知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