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最需要的是人才,因为人才是各领域发展的基础,他们是国家发展路上必不可缺的存在。
有一位叫做李爱珍的科学家,她为祖国科技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在自己所钻研的领域获得过无数奖项。
可令人意外的是,她竟然连续4次没有被评为中科院院士,最后却被美国“截胡”,被评为美国的外籍院士。
消息一经传出,网友顿时议论纷纷,有人直呼评选不合理,也有人认为身为科学家应该抛弃名利。
那么,这位科学家为什么历经4次都没有被评上院士?她又有过哪些贡献呢?
外籍院士,让人措手不及2007年,李爱珍的名字出现在了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名单上,这一消息很快便在中国传开了。
当这个消息传到李爱珍耳朵里的时候,她还以为是别人在开玩笑,可当她真真切切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才得以相信。
一时之间,李爱珍被美国评为外籍院士这件事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不少人开始对李爱珍评头论足起来,大家都认为,能够被在美国获得院士称号的,和美国之间必然有着联系。
再者,早几年里爱珍一直在进行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不仅没有成功,还被刷了4次。
有这件事情在先,更有人觉得李爱珍是因为对成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失望了,所以才去参加美国评选的。
当然,这些流言蜚语对于李爱珍来说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从始至终李爱珍都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并且李爱珍对这件事都是一头雾水,她根本都不知道是谁给美国推荐的自己。
在此期间美国一直在给李爱珍传信,希望能够高薪聘请李爱珍到美国工作,但是都被李爱珍拒绝了。
这一年李爱珍已经71岁了,先不说她有没有多余的精力前往美国,就说她的那一份爱国之心,就不允许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很多了解李爱珍的人都清楚,她是一个工作狂人,每次见她不是在实验室里工作,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根本没有闲心做其他事情。
不过,能够被美国评选为外籍院士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李爱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才,才能让美国不惜高薪聘请,这才是让人最好奇的事情。
李爱珍是1936年福建生人,生活环境十分优越,华侨家庭的父母更是那个年代下少有的有着先进思想的人。
那时的大部分家庭,还都保留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但是在李爱珍的家里,父母却对她十分严格,尤其是在教育上。
在父母的教养下,李爱珍从小就开始接触书籍,并且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
除了平常的文化学习之外,李爱珍最喜欢的就是科学类的书籍,只要一有时间她便会去自主学习科学类的内容,这也为她之后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那个年代下的中国动荡不定,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外来入侵者对中国老百姓大肆进行屠杀,这些都被小小的李爱珍看在眼里。
李爱珍的父母也是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人,他们对敌人对中国的恶行表示深恶痛绝,也对中国陷入困境无法突破而感到痛心,所以他们时常教育李爱珍,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力量报效国家。
这一番话如同种子一般扎根在了李爱珍的心中。
优秀人才,一生求学只为国家1954年,李爱珍以十分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而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李爱珍有了自己的思量。
她考虑到当时的中国正是需要大批人才的时候,化工类的人才更是十分稀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爱珍便选择了化学专业。
在大学生涯之中,李爱所交出的每一份答卷都是优秀的,她是家长和各科班主任口中的好学生,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
最后李爱珍以十分优秀的成绩从复旦大学毕业,而她一毕业便被分配到了上海的一家冶金所担任研究员的工作。
工作中的李爱珍十分认真,她有着良好的工作态度,有着优秀的专业知识,对待每一份工作都做到精益求精,也正因如此,领导们都十分喜爱李爱珍。
短短几年的时间,李爱珍就从一个实习研究员成了一个正研究员,靠着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而就在李爱珍以为自己的工作逐渐稳定下来之后,领导却突然将她调到了半导体领域开始新的研究工作。
这一领域的知识是李爱珍很少触及的,但是她十分清楚,国家在发展阶段时常受到其他国家的打压,也只有真正掌握了科学的力量,中国才有话语权。而半导体技术就是被封锁的存在。
如今我国需要在半导体领域有所突破,在这一条道路上追赶其他国家,就需要大批人才的投入。
尽管李爱珍没有有关半导体的专业知识,但是她有一颗学习的心,她依靠着自己的力量,多学多看多问,一点一点进入半导体领域。
很快,李爱珍便成了当时半导体研究团队的顶梁柱。
困难接踵而至,毫无头绪的研究团队对半导体领域进行研究,就像是在盲人摸象,所走的每一步都十分困难。
就在这时,技术人员可以到国外学习的消息传到了李爱珍的耳朵里,在老师的力挺之下,后通过考试获得了公派出国学习的名额,开始了对半导体的深入研究。
不得不说的是,李爱珍在后来到美国学习时的导师是“分子束外延技术之父”卓以和教授,在优秀导师的带领下,李爱珍的专业知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李爱珍在外学习期间,很多不少的声音在以李爱珍华侨身份说事,表示李爱珍不会回国。
可1982年,李爱珍的归国之举彻底打破了外界的传言。
回国之后李爱珍没有做任何休息,直奔着沈阳的研究基地开始了对分子束外延设备的研究。
在沈阳最难熬的岁月里,李爱珍一个南方人从来没有喊过苦和累,她的手上长满冻疮也从没说去过,只是一心扑到研究当中。
国内技术有限,研究起来也十分困难且缓慢,但是李爱珍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她一直带领着自己的研究团队冲在研究一线上。
到了1994年,李爱珍的团队迎来了转机。
技术突破,一生不求名和利1994年,这一年美国放开了对分子束外延设备的管控,给足了李爱珍以深入研究的机会。
在这一契机之下,李爱珍一举研究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半导体技术,而这一研究,就是6年的时间。
2000年,中国的半导体技术一举成名。这一项研究的完成,是李爱珍以及无数不辞辛劳的研究人员日夜兼程的结果。
它更是直接打响了中国在世界的名号,让那些认为中国没有半导体技术的国家瞠目结舌。
这一项技术还获得了20多项国家专利,而李爱珍更是成为科学领域的一大热门人物,这一年李爱珍64岁。
以李爱珍的年纪以及资历,被评定为中科院的院士绰绰有余,实际上,李爱珍早在1999年便参加过中科院院士的评定。
但是人们怎么也没想到,有着如此高成就的李爱珍居然在这一次的中科院院士评定中落选了。
这件事李爱珍倒是不怎么在意,因为那个时候她的研究正处在白热化阶段,她无心评定也有理。
可是就在李爱珍2000年技术得以突破,已经成为世界享有盛名的科学家的时候,却依旧没能顺利进入中科院院士之列。
从1999年一直到2007年,李爱珍就参加过4次的中科院院士评定,而结果无一不是以落选告终。
一次两次李爱珍还可以接受,可四次的落选这件事落在任何人的头上,都会有些难过。
不过,李爱珍也只是难过了一段时间便重新打起精神来投入到研究工作当中了,以她爱国的性子来说,根本不可能跟美国有什么关联,更别提申请美国的外籍院士评定了。
最后李爱珍被美国评为外籍院士,可以说是一场不知所谓的乌龙事件了。
当然,很多人也好奇为什么李爱珍有着技术和名誉傍身,还无法被评定为中科院院士,这还要从1999年说起。
1999年中科院院士的评定规则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化的内容主要是6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要想参选院士,必须有2个人写推荐信,而60岁以上的研究人员,需要有6个人写推荐信。
那一年李爱珍已经63岁了,这也就意味着她需要找6个人给她写推荐信才可以,李爱珍思来想去,自己根本没有什么认识的人,找来找去最后也只有1个人给她写了推荐信。
找人写推荐信这件事对于一个一心扑在研究上,就连吃饭睡觉都想着研究的李爱珍来说,实在是有些太困难了些。
多年过去,能不能评定为中科院院士这件事情李爱珍早就不在意了,过去的她不在乎名利,如今的80多岁的她更加不会在意了,如果非要说李爱珍在意什么东西,那一定是研究吧。
结语李爱珍曾经说过,正是因为国家给予了她可以发展的平台,才会有她如今的成绩,这已经足够了,至于其他的她不会去记。
李爱珍这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从一开始的小小研究员,再到如今享誉盛名的科学家,这每一步都是靠着李爱珍的努力和坚持,这股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她对国家以及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我们应该铭记于心。
中国还有很多像李爱珍这样的科学家,他们心中装着对科学的热爱,装着对国家的热诚。
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有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们,才有如今的辉煌,我们作为年轻一代,也应该有这样的品质,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认为李爱珍没有被选为院士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唐老鸭编辑:夜雨声烦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