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自杀全记录:和情人在书房饮弹自尽,嘱咐部下死后焚尸

爱吃凉历史 2024-10-23 03:58:36

1945年4月30日,柏林的炮火声如雷贯耳,苏联红军的步伐已逼近总理府。就在这座曾是纳粹德国权力中心的地下掩体中,阿道夫·希特勒与他的情人埃娃·布劳恩做出了人生的最后一个决定。过去几个月里,柏林陷入废墟,纳粹政权走向末路,希特勒深知,他再无翻盘的可能。地堡中的空气紧张而压抑,外面的爆炸声愈发靠近。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和埃娃步入了地下掩体的书房。数分钟后,枪声响起——这就是他们的结局吗?

希特勒的军事扩张

1938年3月11日,德国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利用奥地利境内的亲纳粹势力成功实现了对奥地利的吞并。这一天,德国军队在没有遇到任何实质性军事抵抗的情况下,轻易地穿越了奥地利边界。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希特勒的车队穿过市中心时,人群在街道两旁簇拥而至,欢呼声震天价响。希特勒站在专车的车顶上,向人群致意,面带微笑。在这一日,希特勒在维也纳的霍夫堡宫广场发表了演讲,宣布奥地利与德国的合并,声称这是两个德语民族的历史性团结。广场上聚集了数万人,他们在演讲结束时高呼“一国一民一领袖”。

不足一年后的1939年3月,希特勒再次采取行动,这次的目标是捷克斯洛伐克。尽管在几个月前,他在慕尼黑会议上承诺仅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感兴趣,并与英、法等国签订了保证捷克余下领土完整的《慕尼黑协定》,希特勒很快违背了自己的诺言。1939年3月15日,德国军队再次未遭遇真正抵抗,便轻松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当天清晨,德军坦克和摩托化步兵开始进入城市,布拉格的街道上空弥漫着紧张而沉重的氛围,市民们窃窃私语,不敢公开表达情绪。

在布拉格中央广场,德国军队举行了一场简短的占领仪式。希特勒本人没有出席,但他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和军官们。他们在市政厅阳台上展示了德国国旗,宣布捷克斯洛伐克现在是德国的保护国。与此同时,希特勒在柏林的国会大厦发表讲话,称占领是为了保护德意志民族的兄弟姐妹免受外来威胁。

尽管此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口头抗议,英法两国却未采取实际的军事行动来反对希特勒的扩张。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在议会中表示深切的失望,并承认慕尼黑协定已成为废纸一张,但仍未采取决定性行动。

由于英法在与苏联谈判中显得不够诚意,甚至在背后对德国示好,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决定采取不同的策略。在1939年的春天,为了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和利益,斯大林开始寻求与纳粹德国之间的某种协议。

在1939年的夏天,苏联和德国之间的秘密接触开始增多。这些接触最初是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进行的,包括通过在莫斯科和柏林的外交使团。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派遣了一名信使与苏联的外交人员进行初步的沟通,探讨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可能的合作领域。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与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以德国遭到波兰入侵为由,向波兰发动了大规模军事攻击,宣称德国是在“被迫还击”,而实际上这只是纳粹德国发动侵略的借口。这场入侵行动代号为“白色方案”(Fall Weiss),从德国和被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出发,德军迅速展开闪电战战术。装甲部队和空军协同作战,迅速突破波兰的防线。德军使用了空前猛烈的空袭和炮火,将波兰的军事和民用基础设施彻底摧毁,特别是在华沙等主要城市,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给平民带来了极大的伤亡。

波兰军队尽管奋力抵抗,但装备和战术落后于德军,在人数和武器上都不占优势,特别是面对德军的快速机动,波兰的骑兵部队在面对坦克时显得格外无力。几天内,波兰的防线迅速崩溃。到9月17日,苏联也根据此前与德国签署的秘密协议,从东线入侵波兰,使得波兰处于两线作战的绝望局面。

德国对波兰的攻击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反应,英法两国此时已无法再维持之前的绥靖政策。9月3日,英国和法国正式对德国宣战,尽管英法宣战,但他们并未立即向德国发起地面进攻,导致波兰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几乎完全被德苏瓜分。此时,德军占领了波兰西部,而苏联则控制了波兰东部,波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

随着战争的扩大,希特勒开始进一步推行纳粹党的极端政策,特别是在占领区内加强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德军占领波兰后,纳粹立即开始实施他们的种族清洗计划。波兰境内的犹太人被集中在封闭的隔离区,即后来臭名昭著的犹太人隔离区(ghettos),其中最大的一个在华沙建立。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迫与世隔绝,生活条件极度恶劣,食物匮乏,疾病横行,死亡率极高。

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在战争期间达到了顶峰。1941年,随着德国入侵苏联,希特勒下令实施“最终解决方案”,开始系统性地屠杀欧洲的犹太人。这一政策的核心是使用毒气室大规模杀害集中营中的犹太人。1942年,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Auschwitz)成为纳粹屠杀机器的象征,数百万犹太人在此被杀害。

最终,二战期间纳粹的反犹政策导致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种族灭绝——犹太人大屠杀。根据战后统计,约有600万犹太人在纳粹的集中营和屠杀行动中丧生。

埃娃与希特勒的私人世界

在纳粹德国的严酷战时政策下,几乎所有物资都被优先用于战争,尤其是对化妆品和奢侈品的限制异常严格。大多数德国妇女被要求放弃使用化妆品,化妆品的生产原料也被调配到其他军事用途。然而,埃娃·布劳恩始终保持着她对外表的讲究。她的化妆品供应从未中断,这无疑是由于希特勒对她的特殊照顾。

埃娃对外界所发生的事情几乎一无所知,希特勒为她创造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她时常留在贝希特斯加登的山居别墅,这座位于阿尔卑斯山的隐秘庄园是希特勒的私人领地,风景如画,环境宁静。

虽然希特勒的核心圈子知道她的存在,但她从未正式参与政治或公共活动。即便如此,她在私下里依旧得到了无数特殊待遇。她喜欢拍照和拍电影,时常用相机记录希特勒的日常生活。她的照片和家庭录像记录了希特勒私下的许多瞬间。

在某些时候,埃娃会因为她对美国电影的热爱而向希特勒表达不满。当时,美国的电影已经成为德国政府的禁品,大多数德国人根本无法接触到。然而,埃娃却通过希特勒的权力享受到了这些“奢侈”。她时常向希特勒抱怨没有机会看到她喜欢的美国影片,希特勒则会利用他的元首特权,动用德国官方资源为她提供这些稀有的娱乐。

绝望中的结局

1945年,随着苏联红军的不断逼近,希特勒的政治和军事生涯濒临崩溃。柏林已经成为战火中的废墟,盟军的轰炸和苏军的炮火日夜不断,城市的防线逐渐崩溃。希特勒此时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外界的掌控,与过去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柏林的总理府地堡成为他和情人埃娃·布劳恩最后的避难所。地堡外,战火肆虐,炮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红军的步步紧逼让他们几乎无处可逃,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像是“过街老鼠”般躲避现实。

希特勒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封闭,只与少数忠诚的部下和亲信保持联系。而埃娃则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成为这场悲剧中一个默默的角色。地堡里,一切显得压抑和沉闷,电灯昏黄,墙壁厚重,外界的炮声时不时传来,但地堡中的生活仿佛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

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在地堡内的一间狭小房间里,希特勒和埃娃举行了他们迟到已久的婚礼。婚礼仪式简单而低调,只有少数几名亲信见证。党卫军的一名官员为他们主持了仪式,这也是希特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埃娃的一个象征性承诺。

仅仅两天之后,局势进一步恶化,苏联红军已经逼近总理府,炮火的爆炸声愈发清晰可闻。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左右,希特勒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此前,他与埃娃讨论了自杀的方式,他自己选择了用手枪,而埃娃则决定吞服氰化物。在地堡的一个小房间里,希特勒拿起了手枪,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与此同时,埃娃也服下了毒药,他们两人选择了一同走向死亡,以避免落入敌手被活捉的耻辱。

希特勒的忠诚侍从按照他生前的命令,将他的尸体和埃娃的尸体用军毯包裹住,放在花园里,然后浇上了汽油。点燃的火焰瞬间升腾,几分钟后,希特勒和埃娃的遗体在大火中逐渐化为灰烬,最后他们的骨灰被埋在了一个炮弹坑中。

几天后,苏联红军完全占领了柏林,总理府也成为了废墟。希特勒的死亡消息很快传遍世界,盟军和苏联迅速宣布纳粹德国的失败。然而,关于他和埃娃最终结局的细节并未立即公开,直到几年后,关于他们自杀和尸体处理的种种传言才被逐渐证实。

参考资料:[1]王昌沛.希特勒疯狂屠杀犹太人原因透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21(1):36-3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