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要超越成都,引领中部崛起,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合并鄂州?

文韬拍安 2024-04-01 02:06:43

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中部崛起相比于其他板块,受到的重视一直稍显不足。

“中部六省是我国的脊梁骨,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最近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部崛起座谈会上,对中部崛起给予的最新定位:

中部6省以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创造着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中部六省区位

之所以高规格重提中部崛起,是因为最近几年中部板块整体与其他板块相比,动能稍显不足,尤其是工业、外贸等领域。

2023年,中部六省占全国GDP比重还略有下降,且2022年GDP终核六省均有不同程度核减。

2022各省市GDP终核

反观西部地区,成渝都市圈获批后,势头一直强于中部,特别是以前和武汉体量相当的成都,已经逐渐拉大了与武汉的差距。武汉不进行重大战略调整,以后是很难反超成都的。

中部崛起之所以推进缓慢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头部城市竞争方面落了下风。

武汉与成渝经济数据对比(部分存疑)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领头羊,要引领中部地区崛起,常常抱怨中部其他省市不配合,其实“打铁还需自身硬”,武汉自己强大了,何愁兄弟们不抱团?

话又说回来了,武汉想超越成都,其实有个最简单直接的方式那就是合并鄂州市。

武汉合并鄂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中部崛起需要一个大武汉

中部要崛起,武汉首先要崛起。而目前的武汉,与近代的大武汉地位还有差距。这便是武汉对中部六省引领力不足,辐射力不强的关键。

大江大湖大武汉

近代史上,大武汉与大上海齐名,辐射力涉及中部多个省份,让中部地区在近代史上风气为之一振,作用巨大。

成都超越武汉也是2016年合并简阳后的事,凭借政策支持和超大规模城市体量,成都与重庆组团,让成渝都市圈先于中部获批为全国第四极。

成渝双城经济圈范围

这件事对中部一哥武汉的触动是非常大的,近几年武汉加大了与中部地区的合作,然而实质进展略少,中部依然是一盘散沙,竞争多于合作,各走各的道。关键原因就是武汉相比长沙、郑州、合肥并没有压倒性的领先优势。

尤其是在部分细分领域,中部其他省会并不比武汉弱势,比如长沙的民富和活力、郑州的空铁交通、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所以武汉的队伍不好带,也是情理之中。

武汉都市圈范围

武汉如果合并鄂州,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届时,武汉面积超10000平方公里,人口超1500万,2023年GDP合计2.12万亿,与成都2.2万亿咫尺之遥。

再说,武汉即使合并鄂州,也可以说是遵循了成都合并简阳、合肥三分巢湖、济南合并莱芜的先例。

成都

而且,武鄂合并后也并没有像成都那样摊大饼,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均小于成都。

第二,武汉与鄂州本为一体,历史渊源深厚

历史上,武汉与鄂州一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长期同为一体,还经常互用对方名字。

武汉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合并而得名。该地区历史上叫过鄂州,湖北简称取省会城市简称就是源于此。

武鄂同城化

而现在的鄂州,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都,取名武昌,后来的历史中,长期与大武汉地区为一体。

直到1983年,才设立为地级市,是湖北人口和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与天仙潜三个县级市差不多,居然还有三个市辖区。

鄂州

所以,武汉合并鄂州比成都合并简阳更有历史依据,更加顺理成章。何况,鄂州几乎与武汉同城了,地铁和公交早已通达。

第三,武汉与鄂州合并,对武鄂融城以及鄂东地区发展都是大利好

鄂州城市规模其实就是一个县级规模,人口100万多头,面积1500平方公里,GDP1200亿,算是一个经济水平不错的县级市水平。

湖北2023各市GDP

湖北各市人均GDP

鄂州加入武汉,经济水平将再上一个台阶,且行政管理成本也将减轻负担。与武汉的融城将再无阻挡,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且鄂州位置极佳,有长江航运和花湖机场空港加持,对于武汉东部地区发展,并带动鄂东地区发展大为有利。

中部最大国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

而目前这种尴尬的区划,鄂州像一个小铁锥嵌在武汉与黄石、黄冈之间,不伦不类,让该地区融合发展添堵。

鄂州自身也由于离武汉太近,面临虹吸。2023年GDP几乎原地踏步,鄂州想要更高的发展平台,加入武汉是最佳选择。

武鄂主城区距离

武鄂交通互联

对武汉自身而言,可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且有东部更优良的长江内河港口,以及花湖机场这个华中最大的物流空港。

且鄂州本省人均GDP并不低,所以武汉将鄂州纳入,可以迅速抹平与成都2000亿的经济差距,并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写在最后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区划调整太麻烦,现在这样挺好,还有人觉得武汉没必要为了体量而盲目扩张。

其实,在我国向来是体量为王,尤其是内陆地区,都是先走体量再求质量。体量上不去,很多政策和项目就绕着走。

南昌

这里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江西南昌,南昌就是吃了体量小的亏,其实南昌的民富和人均数据比成都、郑州都要强。可惜,大项目和大政策不会因此更青睐南昌。

还有些朋友认为区划调整的窗口已经关闭,其实不然。事在人为,很多看起来难的事就看有多大决心去争取了。

武汉做大做强,不是简单的为了超越谁,而是站在大局角度,更好实现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必须要迈过去的步子。

早一步和晚一步,差距是很大的!就看武汉有没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了!

武汉江汉关

(全文完结,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