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将被淘汰?新方式已经在国内试用,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

诺言的卿史录 2025-01-17 11:38:48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提起殡葬方式,我们大多数人就会想到土葬或者火葬。

中国人都讲究一个入土为安,所以土葬是千百年来一直传承下来的殡葬方式。

但是,从80年代以来国家就大力推广火葬,慢慢地火葬代替了土葬,现在成为了主流。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又有了一种新型的殡葬方式。

它和以往的火葬和土葬都不同,不少人都认为它将会淘汰火葬和土葬。

那么,真的会如此吗?这种新型方式到底是什么,它又能否成为未来殡葬的流行趋势呢?

传统土葬历史悠久,却问题重重

土葬,那可是历史相当悠久的一种殡葬方式了。

打从原始社会起,咱们的老祖宗就开始用土葬的方式安置逝者。

在过去,人们觉得“入土为安”,觉得人去世后,他的完整身体埋进土里,是对逝者的尊重,是顺应自然的做法。

而且,土葬还承载着很多文化和情感意义,就拿咱们农村来说,以前每个村子都有自家的坟地。

人去世后,先在家里设灵堂,亲朋好友来吊唁。

之后,选个良辰吉日,把棺材抬到坟地,举行入土仪式。

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承载着家族的情感传承。

还有家族墓地,一个大家族所有成员的墓地挨在一起,就把家族成员联系在了一起,承载着后人对先人的追思。

土葬历史这么悠久,又寄托着人的情感,为什么慢慢被淘汰了呢?

在现代社会,土葬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首先就是土地资源浪费太严重。

咱们中国人这么多,要是都土葬,那得占用多少土地啊。

现在城市在不断地扩张,土地资源多紧缺,都用来埋人是不现实的。

而且,有些地方的土葬还不规范,乱埋乱葬,好好的耕地、林地都被占了。

再一个,就是环境污染问题。

尸体在土里腐烂分解,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还有,为了办土葬,要准备棺材,很多都是用木材做的,这对森林资源也是一种消耗。

另外,土葬的丧葬成本也不低。

买棺材、选墓地,再加上各种丧葬仪式的花费,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火葬发展有成果,也有弊端

为了解决土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火葬开始被大力推广。

火葬具体而言是用火把尸体烧成骨灰,骨灰可以被放到骨灰盒里。

也可以像周总理当年一样被撒到海里,甚至现在可以把它带上太空。

火葬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土地,遗体火化后,骨灰装在小小的骨灰盒里。

占用空间大大减少,要是不装在盒子里就完全不占用土地了。

而且,相比土葬,火葬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卫生,能减少病菌传播。

过去大力推广火葬这几十年,取得了不少成果。

2021年全国火化遗体总数达 596.6 万具,火化率58.8%,与1997年火化率36.8%相比,增加了2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火葬已经过半,成为大家的主要选择。

不过,火葬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从环保角度看,火葬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染物,像废气、废渣等。

火化炉燃烧遗体需要消耗能源,这可能会加剧能源短缺问题。

还有,在一些地方,虽然推行了火葬,但后续的骨灰处理并不规范。

有些骨灰还是被装进大棺材,埋进大墓地,这就失去了火葬节约土地的意义。

生态葬将会是殡葬新选择

土葬和火葬都不是完美的方式,都有缺点,于是,在土葬和火葬的种种问题面前,生态葬应运而生。

生态葬并非凭空出现,在历史上,早有生态葬理念的萌芽。

部分原始部落秉持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死后回归自然是生命的必然轮回。

在一些东方哲学思想里,“天人合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去世后以自然的方式融入环境。

生态葬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环保理念的丧葬方式。

强调将逝者以对自然环境最小影响的形式回归大地,让生命在自然循环中找到永恒的归宿。

主要有树葬、花葬、草葬和海葬这几种方式。

相比火葬和土葬,生态葬优势明显。

首先,生态葬更环保,火葬消耗大量能源且产生如二噁英等污染物,土葬中尸体分解和棺木材料会污染土壤与水源。

而生态葬,像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既不产生空气污染,也无须消耗大量能源用于遗体处理。

采用可降解容器或不使用容器,避免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此外,树葬、花葬等还能将骨灰转化为养分,促进生态循环。

另外,生态葬占地面积小,传统土葬占地大,生态葬中的树葬、草坪葬、壁葬等占地面积小。

海葬更是不占陆地空间,极大地节约了土地。

并且,从经济成本方面考虑,生态葬无须高价墓地、墓碑及高额火化费。

就像树葬仅需支付树木养护费,价格低廉,家庭丧葬经济压力小。

正是因为生态葬的种种好处,政府开始大力支持推广。

2016年2月,民政部等 9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堪称生态葬发展的“指南针”。

它明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各地政府纷纷跟上制定地方政策。

在奖补激励上,多省市积极响应,北京对骨灰海葬、自然葬居民免费提供安葬服务,逆向延伸至遗体接运等殡仪服务。

浙江温岭等地承诺海葬、树葬奖补;广州、成都、太原等地也按生态葬形式给予千元至数千元不等补贴。

在政府的支持下和一些殡葬企业的推动下,现在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生态殡葬服务。

在浙江安吉,树葬的推广非常有特色。当地将逝者骨灰置于可降解骨灰盒后,埋于指定树下。

每棵树下,都承载着一份对逝者的思念。

骨灰盒降解后化作养分滋养树木,家属能在葱郁林间缅怀亲人,同时这片树林也成为改善生态的绿色纪念园。

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的花葬区域,逝者骨灰被安置在花床之下。

郁金香、鸢尾花等四季花卉,在生长中吸取骨灰养分。

花期一至,五彩斑斓的花海绽放,家属们看见花朵就像看见了他们逝去的亲人。

而在青岛,海葬十分流行。

海葬船上,家属带着亲人骨灰,在指定海域举行庄重仪式,伴着花瓣将骨灰缓缓撒入大海。

家属们认为这是让亲人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逝者的生命融入到蓝色汪洋中,奔流不息。

结语

虽说生态葬好处多多,但要让大家都接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传统观念在殡葬这件事上,影响太深了。

很多人觉得,土葬才是正统,把亲人火化或者采用其他非传统方式,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是对先人的不尊重。

前面提到的传统观念束缚是一方面,还有就是生态葬设施不够完善,有些地方的生态葬区域,环境和服务都有待提高。

另外,生态葬的市场参与度还比较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投入不足,导致生态葬的推广和发展受到限制。

所以,生态葬要走的路还很长。

未来,生态葬会不会被大家接受,完全取代土葬和火葬,成为首选的殡葬方式呢?

如果是你或者你的亲人离去,你会选择生态葬吗?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生态葬渐成新风尚——《中国民政》 2024年第7期20-21,共2页

2、推行生态葬的难点与趋势分析——《经济视野》 2014年第16期492-493,共2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