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1939年德国党卫军拍摄的西藏密照
西藏高原,神秘、辽阔、封闭,远离尘世的喧嚣。然而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却两次秘密派遣探险队来这里考察。其目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纳粹德国耗费巨额资金,派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西藏,究竟为何?
一、1938-1939年的第一次考察
20世纪初以后,英国殖民者一直在觊觎西藏这块神圣的土地。英国对于西藏的考察和研究十分重视,在这方面它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德国崛起后也有很强的扩张意识,当然不愿意英国独占西藏。
当时,世界列强纷纷对西藏进行考察研究,德国也不例外。在藏学方面他们不甘心落后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这种思想一直存在直到纳粹时期。
纳粹上台后,党卫军头子希姆莱认为,如果德国人能够实现欧洲列强梦寐以求的“拉萨之梦”,那么纳粹组织的声誉名望将会得到巨大提升,对于其统治的合理性极为有利。
另外,希姆莱是雅利安种族学说的忠实信徒。他相信很多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传说,如亚特兰蒂斯传说、雅利安人起源、冰河世界理论等。在这些传说中,雅利安人起源于西藏。因此,他认为很有必要派人去西藏查找相关证据。
1935年,希姆莱建立了德意志祖先遗产研究会。这是一个科学协会,隶属于他领导的党卫军。他为此还网罗了一些西藏学者。他们之中包括动植物学家恩斯特·舍费尔和人类学家布鲁诺·贝格尔等人。
希姆莱
恩斯特·舍费尔,时年26岁。1932至1936年间,他曾两次到川藏边界考察,但始终没有进入西藏腹地。后来希姆莱注意到这个年轻的科学家,在读了他所写的有关西藏的书后,便将其召入麾下。
舍费尔投桃报李,向希姆莱提出要全面考察西藏腹地的计划。果然,希姆莱大喜,表示将会全力支持。后来希姆莱也确实成为这次考察的真正幕后老板。
1938年4月,考察队出发。这支考察队共有5名成员,他们分别是生物学家恩斯特·舍费尔、人类学家布鲁诺·贝格尔、地质学家卡尔·维奈特、昆虫学家兼摄影师恩斯特·克劳泽以及地理学家艾德蒙特·盖尔。
这次考察计划全方位搜集有关西藏的信息,重点是研究西藏人种,为纳粹的种族优越理论提供依据。当然,德国纳粹还有政治上的考量。他们希望借此考察活动楔入英、俄的传统势力范围。
1938年5月,他们到达印度。当时英德尚未交战。在英国殖民当局的配合下,他们顺利进入西藏境内。说来奇怪,当时西藏对其他西方国家十分排斥,唯独对于这些德国人的到来表现出欢迎的态度。
1939年1月,一行五人抵达西藏拉萨。欢迎仪式异常隆重,他们收到了极为丰厚的见面礼,并被允许参观和考察拉萨的几乎所有寺庙和建筑。他们还去了西藏很多地方,且是唯一一支获准去西藏文明的发源地雅砻河谷的探险队。
舍费尔与西藏上层
人类学家布鲁诺·贝格尔则进行了大量的西藏人种学研究。他对西藏人的头骨尺寸、头发样本以及眼球颜色进行了认真的测量和研究,他记录了376个人的测量数据,制作了17个藏族人头部、脸部、耳朵和手的石膏模型。
贝格尔在做西藏人种学测量
而在其他方面,考察队收获更大。考察队对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区进行了精确的勘察。对所经地区的地磁、温度、气压、湿度、风向、湖泊、岩石和矿物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另外,考察队还收集到数千野生植物、当地农作物种子及标本,3500个鸟类标本、400个哺乳动物标本以及上千蝴蝶标本。他们共拍摄了2万张黑白照片和2000张彩色照片以及4万英寸的黑白录像和4000英寸的彩色录像。
看来,德国纳粹的第一次西藏考察极为成功,收获极大。近代以来,任何其他国家都未对西藏进行如此深入细致的考察。
考察队在西藏
随着二战日益临近,德国与英国的关系逐渐紧张。1939年8月,探险队离开西藏回到德国。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荣誉,希姆莱热情地向他们表示慰问。同时,希姆莱自认为日耳曼优越论真的得到了佐证。探险队成员后来都得到升迁和重用。
二、西藏武装考察计划
英国很强大。德国纳粹逐渐认识到,要想彻底击败英国,需要攻击英国最致命的部位——印度。若要攻击印度,西藏和阿富汗就是两个重要途径。无论选择哪个途径,都得取道苏联。
恩斯特·舍费尔回国后不久就提出西藏计划。他建议派30名党卫军军官和一两千人的武装,经苏联进入西藏,煽动当地人反对英国人及其据点,并承诺将西藏人从英国人那里解放出来,以为将来攻入印度做好准备。
舍费尔强调,派去的人一定要少而精,而且还要携带大量金钱,以便贿赂当地权贵。另外,他还有个备选方案,就是从日本到中国,然后经兰州入西藏。
西藏影像 1939年
舍费尔打算同西藏上层人物取得联系,付给他们大笔金钱和大量的军用物资,条件是他们要驱逐藏南、锡金和不丹的英国人。
这项计划极为机密。1939年9月的一天,希姆莱秘密命令舍费尔及其同伴去布拉格,进行为期8周的特别军事训练。
但是,对于到底选择西藏还是阿富汗为跳板进入印度,纳粹内部还是有不小的争议。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就认为,舍费尔的西藏计划太费时间。他倾向于通过阿富汗进入印度。
里宾特洛甫的理由倒也很充分。从20世纪初开始,德国在阿富汗就一直很有影响力,仅次于英国和苏联。二战爆发前夕,已经有150名德国人在阿富汗境内活动,阿富汗军队的训练和装备也全指望德国。
里宾特洛甫
为了继续扩大影响力,德国还计划帮助流亡在外的国王阿玛努拉重返阿富汗。接下来,国王将会在阿富汗和苏联边境召集一两千人并由德国人进行训练。
这些武装人员会在阿富汗境内制造混乱,为德国人派兵进入阿富汗提供机会。先控制住阿富汗,再南下进攻印度。
但是,无论是通过阿富汗还是西藏进入印度,都必须经过苏联,因此苏联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当时《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已经签订,鉴于两国关系还不错,纳粹德国高层认为苏联定会帮助德国攻击英国殖民地印度。苏联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同意了舍费尔的西藏计划。
不得不说,德国人的计划很周全。不过,计划还是跟不上变化。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了,舍费尔的西藏计划最终落空。
三、更为神秘的第二次入藏考察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进攻神速,然而随着战线的拉长,以及苏军的抵抗愈加顽强,再加上寒冬的恶劣环境,德军渐渐陷入被动。
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均损失惨重。1942年11月,苏德战场形势逆转,上百万德军陷入包围。希特勒和他手下的将领们一筹莫展。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德军战俘
希姆莱也为如何摆脱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而苦苦思索。这时,他突然想起地球轴心沙姆巴拉的传说。那还是舍费尔一行第一次去西藏带回来的一个神秘传说,并且在地图上标注了大概位置,还有一些拍摄胶片。
传说沙姆巴拉是地球轴心,它拥有神奇力量。谁接触到它,谁就是时间的主人,可以改变以往发生过的事情,甚至可以改变世界。
希姆莱是一位神秘主义者,他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他认为只要找到沙姆巴拉,就可以让时间重新回到1939年,从而改掉一切错误,重新发动战争,确保纳粹最终统治世界。
1942年11月的一天,希姆莱带上一份长达2000页的报告秘密拜见希特勒,他们进行了6个小时的密谈。希姆莱建议立即派遣特工进行第二次西藏探险,寻找沙姆巴拉,挽救战场糟糕的形势。
希姆莱计划在找到地球轴心后,向西藏空投几千空降兵,以组建一支不可战胜的“不死军团”。
传说中的“地球轴心”
希特勒同样具有神秘主义思想,也相信宇宙间存在某种神秘力量,他对希姆莱的建议十分赞同。对于地球轴心,希特勒更是深信不疑。既然二人一拍即合,第二次西藏探险行动便立即着手进行。
1943年1月,纳粹分子海因里希·哈勒率领的5人探险小组再次前往西藏。德国高层对于这次探险绝对保密,因此带有十分神秘的色彩。
海因里希·哈勒,奥地利人,1933年加入纳粹党,是希特勒的铁杆粉丝。此外,他还是一位登山运动员,曾在比赛中得过冠军,并受到希特勒的接见和合影留念。
不过,哈勒的这次探险很不顺利,进入印度没多久他们就被英军逮捕。后来费尽周折,总算逃出战俘营,并最终进入西藏。之后,这支探险队就神秘地失踪了。等哈勒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已经是二战后的1948年。
那时,他的身份是拉萨达赖喇嘛的私人教师和政治顾问。而探险小组其他几人到底下落如何,5年中他们又做了些什么,直到现在都是个迷。
纳粹西藏探险队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海因里希·哈勒仓惶逃往印度,最后定居列支敦士登。哈勒并非空手离去。按德国官方的说法,他逃走时随身携带有大量秘密文档资料,不过全被英国人没收。
这些文档保密程度很高,里面究竟有什么内容?按规定可能要到2044年才能解密。海因里希·哈勒虽然写了自己的回忆录《西藏七年》,但书中却丝毫未提“地球轴心”。那几年中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文史君说
纳粹德国之所以两次派遣探险队来中国西藏考察,当然并非出于善意,而是包藏祸心,其动机在于论证雅利安人种族理论以及图谋征服世界的野心。不过,从这却也能看出纳粹的愚蠢和非理性思想,他们试图通过考证一个离奇的传说和寻找神秘力量来维护残暴的统治。虽然两次考察获得不少成果,但是迷点依然很多,相关档案完全解密还需时日。
参考文献:
赵光锐:《德国党卫军考察队1938-1939年的西藏考察》,《德国研究》2014年第3期。
赵光锐:《二战期间德国的西藏和中亚考察与研究计划》,《藏学学刊》2015年第9期。
高广东,李瞰:《纳粹德国神秘的西藏之旅》,《百科知识》2005年第6期。
一知:《德国纳粹的两次西藏探险阴谋》,《湖北档案》2005年第2期。
史春树:《二战前夕,纳粹探险队潜入西藏》,《科学大观园》2017年第5期。
范大鹏:《希特勒在西藏的秘密行动》,《文史博览》2006年第7期。
(作者:浩然文史·石头)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