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养中和之性是息之功的根本

中华文化健美课程 2024-06-26 18:08:50

究天人之际,健康你我他

(中华道学、中华儒学、中华佛学……中华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注2008北京残奥会徽“天、地、人”之“之”

“中华‘之’学”的人学行人类大健康工程,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华‘之’学”漫观“物质 能量 信息序”人之生慧72(9-2)

接上

中和之性:《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指人在没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与思维活动时所呈现的一种虚灵明静的自然状态。

常人在无事而“愣神”时,前一念头已过,后一念头还未出现当中的间隙状态即“中”的自然表现。

若能将这一状态以及对这一状态的感受自觉地延续下来,就是息之功的中。

在这种状态中,人体中的气解除了意识活动各种指令的“干扰”,按照人体生命的自然规律活动,呈现自然欢畅和谐端庄生机盎然的景象。

和指人完全按照客观事物的面貌予以反映或反应,没有丝毫的主观臆断掺杂其间,无太过或不及。

即使遇事后有情感发生,也是人与外界事物混化后引起人体气机的变化而引起的“气一而动志”的表现。

属于唯物论的反映论。

是人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体气按照混化的自然规律在意识中的写照,是人在处事时意识的自然表现。

总之,中是意识“不与物作用”亦无思维活动时本身的自然状态;和是意识与外物相互作用时混化的自然之状。

中是其基础,而和是在中的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若做不到无事时的中,就难以做到处事时的和。

对意识中与和的表现,统称为中和之性(性作意识解)。

由中和之性引发的人体之气的变化状态,则称为中和之气。

性与气互相影响,即古说的“气一而动志”与“志一而动气”的道理。

两者之中,意念是本,所以存养中和之性是息之功的根本。

古人云:“养气必养神,养神必养心”。

必需将一切不良物欲扫除净尽。

《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此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也,即先天之神”。

待续

注:

世界有多大,生命是什么?

中华文化健美身心,哲学“中华‘之’学”,人类命运共同体,康庄人类大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