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中,聂荣臻在建国后的贡献非常突出,他不仅仅是“两弹一星”工程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在抗美援朝时期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彭老总负责前线的志愿军指挥,而聂荣臻当时担任代总参谋长,他殚精竭虑缜密谋划,很好地辅助毛主席进行战争决策。如果说战胜联合国军,元帅里面彭德怀功劳最大,其次就要数聂荣臻了。
1950年为应对东北边境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我国组建了东北边防军,基干部队为四野13兵团。该兵团兵力超过20万人,实力强劲,后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首批入朝部队便是第13兵团。战争伊始,规模有多大、持续多长时间,都不好判断,但对于三军总长而言,必须进行合理推演,并给中央军委提供建议。
建国后的首任总参谋长,并非聂荣臻,而是徐向前。但徐帅身体状况不佳,养病期间由聂帅代理职务,所以抗美援朝期间辅助毛主席的重担,落在了聂荣臻肩上。有人认为聂帅的优点是能力全面,并不很擅长具体的军事谋划、带兵打仗,创建根据地壮大队伍才是他的强项。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聂帅的过往战绩或许不及徐向前,但通过几十年的革命积累,他的军事素养绝对不容小觑。
1945年8月,也就是抗美援朝前两个月,东北局提出增补需求,希望加派一个军的部队,电报送达北京总参谋部。聂荣臻看着电报内容,陷入沉思。根据聂帅的经验和判断,东北边境是需要增兵,但增加的部队远不止一个军,他希望在13兵团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兵团,备战总兵力达到50万以上。
早在1945年,聂荣臻执掌晋察冀军区时,曾经主持过裁军工作,这个全国实力最强的战略区,短时间内兵力减少10万。当时聂帅的做法引起过争议,后来在解放战争中面对能征惯战的傅作义,华北我军暴露出劣势。聂帅从过往经历中,总结出了经验教训,风格更加成熟稳健。1950年他深入研究朝鲜半岛情报,判断美军能够从亚洲的日本、菲律宾及其他岛屿源源不断地增兵,而朝鲜人民军体量有限,一旦战争规模扩大,局势将急转直下。尤其朝鲜军队打法太过激进,进攻中大有孤军深入的趋势,后续结果难料。
所以解放军代总长聂荣臻,认为中国军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兵力和后勤工作上要做到有备无患,若仅仅放在东北一个13兵团,很可能不够用。经过与军委作战部长李涛沟通研究,聂荣臻希望向毛主席提出建议,调用国内的第9兵团和第19兵团,作为战争预备队。他为什么看中了这两个兵团呢?
当时全国已经解放,原各野战军所辖部队,基本都分散在各地,承担着生产任务,大批官兵即将复员、甚至已经复员。真正像之前解放战争时那样,绷紧弦、拉满弓的主力兵团已经不多,如此背景下,东南方向的三野第9兵团非常难得。因为台湾及一些沿海岛屿尚未被攻克,所以第9兵团是军委计划中的“攻台军”主力,齐装满员且处在积极备战状态。
而19兵团的状况也不差。该兵团的司令员为杨得志,这支部队本来就是聂荣臻在华北军区亲自带出来的,知根知底非常熟悉。解放战争后期,19兵团随彭老总一起解放大西北,后来就驻扎在陇海线附近,便于机动。一番权衡后,聂帅和李涛将军认为,应当及时向中央军委提出方案,把第9和第19兵团预留出来,必要时迅速派往朝鲜战场。毛主席看过报告,对聂荣臻的提议十分赞同,表扬了聂帅的前瞻性及战略眼光。
后来这两个兵团确实从原有任务中抽离出来,先后投入到抗美援朝战争中,都成了志愿军的主力部队,战绩出色。由于是紧急改变任务赴朝,第9兵团在长津湖战役期间,痛击联合国军的同时,自身伤亡、尤其是非战斗减员很大。但赶时间,总好过没有准备;若不是聂荣臻未雨绸缪地提出调兵方案,志愿军的战场形势会更加捉襟见肘,再临时从国内组织部队,真是来不及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聂帅的战略谋划能力,还是非常优秀的,深受毛主席器重,他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贡献显著。而五十年代真正投入到朝鲜战场的志愿军部队,还不止3个兵团,后来共计6个兵团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经过多次部队轮换,志愿军累计总兵力超过240万人。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