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职务他只能授少将,但这5位上将却说:他如果授少将我们有意见

一个趣知史 2024-03-17 23:32:45

1955年9月,中国解放军将领第一次授勋,中南海名将云集,授衔仪式总共授予了超一千位将军的军衔。

然而在念到谭友林将军的军衔时,台下有几位将军的脸色却变了,甚至还频频对视,似乎是想说些什么。

事后更是有8位将军给罗荣桓将军写信反对谭友林被授予少将,希望能够重新评定他的军衔,其中甚至还有5位上将。

按照谭友林的职务来说,授少将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军衔了,为何几位将军要反对呢?他们又与谭友林有着怎样的交情呢?

革命之初,贺龙救命

谭友林被授予少将军衔后,原本红二方面的老战友们都为他感到愤愤不平,曾经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更是直言:“谭友林授的实在是太低了!”

萧克将军之所以这样说,还要从谭友林的人生经历开始说起。

与其他红二方面的将领不同,谭友林的年纪比较小。他出生在1916年的湖北江陵,家境贫寒,9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一个人拉扯他长大,生活得十分不容易。

在谭友林14岁那年,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开展到了他的家乡。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他独自一个人跑到了洪湖苏区的军政学校进行了报名。

可军政学校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必须成年礼才行,为了入学,谭友林把自己的年龄说成了18岁,但是他瘦瘦小小,学校自然不信,他只好实话实说。学校看他可怜,便收他入学。

就这样,谭友林成功进入了学校,成了一名共青团员。当时的军政学校学员不少,教官大部分来自黄埔军校,要求十分严格。

谭友林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没日没夜地学习,也因此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在学习成绩上一直名列前茅。

但到了军事训练的时候,谭友林就犯了难,其他学员都是20岁左右的大人了,他却连枪高都没有,还会被枪的后坐力带得摔个大跟头。

领导见谭友林训练实在困难,就劝他先去家附近的游击队,等长大了以后再来。回家的路上,他一路哭着走,正巧遇见了段德昌的队伍。

队伍里有一个科长是他的同学,不忍心看到他一直哭,就带他当了个宣传员,谭友林这才算在红军中扎根下来。

过了两年,17岁的谭友林遇到了革命路上的第一个挫折,因为种种原因,他即将被实行枪决。

在行刑的路上,他和另外一个小警卫拴在一起,两个孩子的要驮着几十斤大米上山,一天却只能吃两个白薯,身体极度虚弱。

这样的身体如何能支撑住爬山的损耗呢,没多久两人就爬不动了,无助地趴在地上。行刑的人见他们爬不动了,便打算处决他们。

然而他们行刑的方式竟然是用石头砸,小警卫先谭友林一步没了气息,谭友林被吓得大哭起来。

哭声正巧被路过的贺龙听到,贺龙赶紧把谭友林搀扶了起来,怒骂道:“这不是谭娃吗?你们干啥呢?马上把他给放了,出了啥事我担保!”谭友林这才逃过一劫。

伤好以后,谭友林就一直在贺龙的红二方面军任职,直到新中国成立。

人缘极好的“娃娃政委”

1935年,年仅19岁的谭友林已经在红二军团第五师担任政委了,师长是贺炳炎。有一次在湖南与反动派作战时,总指挥受伤昏迷,贺炳炎也是个火爆脾气,拿起冲锋枪就到前线和敌人作战。

谭友林劝阻无果后,只好先担任指挥。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贺炳炎的右臂不幸被子弹击中,不得不进行截肢,也是谭友林派人将贺炳炎抬到军医那里,又为他的截肢手术拖延了时间。

也因此,贺炳炎十分感谢这个“小老弟”,与谭友林的战友情谊十分深厚。

同年,谭友林的右臂也被子弹击中,可由于军医技术和器材都有限,子弹无法取出来,他只好带着伤痛生活。而在1936年,右臂上的这颗“定时炸弹”终于爆发了。

当时正是红军长征的时期,谭友林率领部队向着玉龙雪山的方向前进,这也就是“爬雪山”。

刚下雪山,红军又“过草地”,草地湿热,经过一冷一热的气候变化,谭友林的胳膊成功化脓了。

由于细菌感染,谭友林一直发了十几天的高烧,手臂每天能放出来一小碗脓液,整个人昏迷不醒。没办法,战友们只好把他绑在马背上继续前进。

好在贺龙元帅还记挂谭友林的身体,让军医给他找了几十副草药,挨个灌下去。或许是草药起了作用,也有可能是他福大命大,谭友林真的渐渐好了起来。

1936年10月,红军在延安会师,长征胜利结束。谭友林作为政委,得到命令去向周总理汇报工作。可当他站在周总理的面前,周总理却不说话,一个劲的向他身后望去。

面面相觑了半天后,周总理率先发问:“你们的谭政委没有来吗?”谭友林有些尴尬,说道:“报告总理,我就是谭友林。”

原来是周总理以为面前的这个“娃娃脸”只是一个陪同政委的小警卫,在得知了谭友林的年龄后,他不禁感叹:“你这个娃娃政委,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这年夏天,新四军处长彭雪枫看上了这个年轻的政委,认为他的潜力非常大,就兴高采烈地邀请他去河南打游击。

谭友林在请示了周总理后,也同意了彭雪枫的建议,在河南抗日斗争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新四军第六支队由300人发展到了1.7万人,还被改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

1941年,谭友林回到延安,胡耀邦也是他的“好哥们”,在得知他至今还没有对象的时候,和党内著名“红娘”陈赓一起,撮合谭友林和党内的同志羡汝芳结婚。

结婚当天,不仅他们俩来了,周总理邓颖超夫妇,甚至毛主席都来为他们贺喜。由此可见,谭友林的人缘有多好,他身边的人几乎没有不喜欢他的。

被授予少将

抗日战争胜利后,谭友林被调到了东北军区担任第四军区司令员。在他的带领下,东北的匪患几乎被消灭殆尽,东北人民得以过上安宁的生活。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谭友林又马不停蹄地参与辽沈战役,重创国民党将领廖耀湘的部队。此后他一直随着东北野战军南下,解放了我国的多个城市,也包括家乡湖北江陵。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谭友林还没歇几天朝鲜战争又爆发了。次年10月,他担任39军的副军长,是来到朝鲜半岛的第一批志愿军之一。

为了推进抗美援朝的斗争,彭德怀决定先攻克朝鲜北方的交通枢纽——云山,由三十九军完成这个任务。

11月1日,三十九军率先向敌军发起进攻,谭友林采取夜战和近战的策略,用战术打败了装备精良的美军,一举打出了国威。

就连毛主席也夸赞道:“三十九军打得好,美军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朝鲜战争结束后,谭友林继续驻守东北,还在延边逮到了不少敌特分子,立马甚至还有美军的特务。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这些人才被遣返。

解放军授衔后,老战友们都对谭友林只授了一个少将的军衔大为不解,按道理说他资历“老”,战功高,最少也该授一个中将才对。

对此,王震、萧克、李达、甘泗淇、贺炳炎五位上将,还有余秋里、王尚荣、杨秀山三位中将,联名写信要求对于谭友林的军衔重新授予。

负责总政工作的元帅罗荣恒看到信以后,仔细调查了谭友林的资料,发现的确是自己没考虑好,给军衔授低了。

对此,罗荣恒愧疚不已,他特意带着礼物登门拜访谭友林,真诚的向他道歉:“谭同志,确实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你应该授予中将的军衔的。”

作为当事人的谭友林却没有半点不快,他对罗荣恒说道:“这有什么,我也就是占了运气好的光罢了。我有许多战友都牺牲了,现在我有安定的生活,还能当个将军,有啥不满足的?”

话虽如此,罗荣恒还是尽力补偿了谭友林,给他颁发了三枚一级勋章,嘉奖他这么多年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

在他国“核垄断”的时期,谭友林亲自带人驻守在戈壁滩上,为建设我国核研究所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五十多岁的人,身上还有着不少旧伤,他仍然每天奔波在基地施工的一线。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不仅是科学家们的心血,谭友林带领的解放军部队也在默默为“两弹一星”付出着。

1975年以后,谭友林又被派往新疆天山任职,他与广大筑路官兵一同缔造了南疆铁路与天山独库公路,打破了内地与边疆人员流动难的问题,为国防建设立下了大功。

2006年5月22日,谭友林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回顾他的一生,借用李白的一句诗来总结:“轻舟已过万重山。”

结语

正如古人云:“英雄出少年,壮志在四方。”谭友林将军正是以少年之志,谱写了四方之歌的壮丽篇章。

他的一生,是对国家忠诚的诠释,是对人民深情厚意的体现。如同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回顾谭友林将军的一生,我们深感敬佩与敬仰。他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一生。

愿我们都能铭记这位英雄的事迹,以他为榜样,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汪汪编辑:汪汪参考文献:[1]梅兴无. 谭友林:唯一获五枚一级勋章的开国少将 [J]. 党史纵览, 2017, (02): 20-25.[2]张大巍,傅红英. 戎马一生谭友林 [J]. 党史纵横, 2009, (09): 28-32.[3]熊坤静. 传奇将军谭友林 [J]. 党史天地, 2008, (01): 23-29.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2 阅读: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