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成为关键,那么美国的消费能力比中国高多少呢

理想吕 2024-12-15 08:52:33

观察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整体甚至人均消费能力,并不是没有方法或者途径的。

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它是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所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只要数量客观真实,完全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

2024年10月时的新闻发布会,曾经介绍过我国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按照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35.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左右——如果想用美元计价,可以按照当时的汇率估算一下。

回顾5年前即2019年的数据,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6.2万亿美元,按照当年的名义汇率,我们约为5.8万亿美元,我们占美国的94%左右。

到了2023年,全年数据是美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8.3万亿美元,按照当年的名义汇率,我们约为6.7万亿美元,我们占美国的80%左右。

这只是整体的数据,如果看人均,差异就非常明显了。

美国总人口约为3.35亿,我们的总人口约为14.1亿,2023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一目了然:美国约为2.48万美元,我们约为0.48万美元,差距2万美元,如果看倍数,美国人均消费水平是我们的5.2倍。

有朋友可能会说,会不会按照人民币计价,情况会好一些,但是别忘了,这几年美元加息且更加强势,用人民币计价,差距反而会随时再扩大一点点。

那么核心问题又来了:即便我们和美国按照各自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计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消费能力落差呢?

现在如果再说那个老故事仍然很有意思,即一个反映消费观念的老段子——注意,是段子。

一个退休的美国华侨老太太,回到中国看望她的妹妹,两人在上海见面后激动不已,谈到阔别40多年的经历和心愿,身居美国的姐姐说:我终于在退休之前还完了一套150平米的住房贷款。

妹妹则说:我终于在退休之前攒够钱,刚买了一套100平米住房。

姐姐不禁感叹道:我在美国有了工作就贷款买了房,一面工作一面还贷款。如今贷款还完了,房子也住了30多年。你虽然现在也有了自己的住房,可是这30多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享受啊!

其实,消费理念及习惯并不是决定消费能力的关键因素,最多是起到影响作用,而这个段子是曾经楼市慢慢启动条件下诞生的。

如果孩子读书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社会进行托底,家里条件好的可以读昂贵的私立贵族学校、学习双语甚至三语;家里没钱的可以读公办学校,不用花钱或者费用极少。

如果一家人看病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社会进行托底,有钱人可以到私立医院(这两年已经开始在一些城市进行外资私立医院试点了)看病;经济条件较差的可以到公立医院。

如果自己养老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只要不是富有的私营企业主,其他各种职业人员的退休工资都相差不悬殊,失去劳动能力或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人们,由社会进行托底,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医疗。

那么有钱会不愿意消费吗?消费观念会不会慢慢变转变了呢?

另外,就是就业(收入)和未来预期的事,这两样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比如当下就业形势很好、收入增长动力充足,大家就会对未来的预期更加看好,消费动力就会体现出来。

反之,如果工作不好找、收入已经多年不变或者不及通胀,大家对未来的预期自然看淡,不愿意消费和不敢于消费的现象就会占据主流。

试想,如果我们的人均消费能力只用达到美国同期水平的1/3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就拿2023年来说,美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2.48万美元,我们如果达到8000美元以上(约合5.6-5.8万人民币),不仅很多内循环的节点会被打通,产生巨大的消费动力,带动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会更有价值,成为人见人爱、渴望进入的有效市场。

在整个经济历史上,外贸、投资、消费三者都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只能选一样,即哪一种对经济发展的动力最大、贡献最多、最为高效和持久呢?毫无疑问,肯定是消费。

消费的核心并不是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而是就业(收入预期)和保障(基本托底)。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