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是一位年轻人颇为喜欢的“专家”,经常在网络上给“95后”、“00后”提出人生建议,他还站在年轻人的立场,为年轻人解答人生的烦恼,转移生活的压力。
最近,在上海举办的某场秋招季找工作的圆桌上,梁教授再次表态:提倡有条件的年轻人可以啃几年老。
他认为很多“啃老”是年轻人想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希望借着啃老的机会,年轻人可以去探索、走一走,认识世界和差异,再去生活就不一样了,不过,没有条件的不要这么干,父母都很辛苦。
这样再次看来梁永安确实蛮讨年轻人喜欢的,的确是在帮年轻人解压。而且这个好像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缓解就业压力,平衡空巢现象的对策:
老人收入稳定需要照顾陪伴,年轻人“能力”有限,不甘心做牛马,回家照顾老人“啃啃老”即解决了养老问题,又解决了就业问题,等老人没了,年轻人也已经不年轻了,明白了活着的不容易,继承点遗产,安心做牛马挺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能力什么时候都行。
但是,我们要认清楚自己,只是牛马平凡人!
啃老的同时,自己也要上进。
因为,现实是很多人啃了三年 ,就可能再也停不下来了 ,也许啃够三十年。
站在教授的年龄和阅历来告诉年轻人多看看世界,多认识自己,然后再选择人生道路,是好的建议,但是年轻的时候一旦沾上安逸无压的生活状态是会上瘾的。
就算不上瘾,也会因为长期沉浸在无压力,无竞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需要学习,不需要进步的环境里面。导致个人潜能退化,导致个人的思考能力退化,坐吃山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年纪大了却一事无成,每天吃喝玩乐,逍遥自在,又拿什么和这个世界竞争?
另外,梁老师应该少说漂亮话,把啃老描绘得太美好。前段时间「全职儿女」特别火,父母从养老金里拿一部分,让孩子居家照顾,端茶送水做饭,省了保姆的钱,孩子一月也能收到七八千。
结合日本的经验来看,全职在家啃老的孩子,往往结局不太好,有的人四十岁开始啃老,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随着时间长辈逐渐去世,这些人的收入来源逐渐没了,既没有工作经验,还有各种心理问题,怎么生活?
而且,话是这么说想象也很丰满,但目前的现实来讲你沉淀几年之后很可能会发现没有应届身份,又离开了校园带给你的就业便利,更难找工作了,最起码现在肯定是这样的。
况且,有条件的前半生都在玩,早就利用大学这个黄金假期游遍了山河湖海,走遍了名山大川,早就见识过了灯红酒绿与高楼大厦。
这个时候他们本就应该利用手里面的资源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更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为什么还要待在父母身边继续啃食?
中国青年买房子的平均年纪很小,但是出名要趁早,年轻的时候关键的几步路不及时走好,等老了再背砖头吗?
所以
真是居庙堂之高不知百姓的苦恼。
我们要是都像你这般有所成就,那么谁不想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