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着席卷过破旧的村庄,像是要把这年关最后的一点温度也搜刮干净。十岁的小虎缩着脖子,站在自家院子里,望着那几间歪歪斜斜的土坯房,心中满是对过年的期盼,可又隐隐透着不安。
屋内,母亲正对着几乎见底的米缸叹气。她粗糙的双手在缸沿上摸索,似乎想从那冰冷的陶壁上抠出几粒米来。家里已经连着吃了好几顿野菜糊糊,小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到半夜,肚子饿得咕咕叫,母亲听在耳里,疼在心里。
“妈,我饿……”小虎怯生生地走进屋,看着母亲单薄的背影说道。母亲转过身,眼眶微红,她强挤出一丝笑容,摸了摸小虎的头:“乖孩子,再忍忍,等过年了,妈给你做好吃的。”
可这“好吃的”从哪儿来呢?母亲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丈夫在城里做工,可工钱一直拖着没发,寄回家的信里只有满纸的无奈与愧疚。眼看年三十就剩几天了,别人家都开始杀鸡宰鹅,热热闹闹地筹备年货,自家却冷冷清清,连块肉腥都没有。
母亲咬了咬牙,把小虎拉到跟前,蹲下身,看着他的眼睛说:“小虎,妈想让你去小姨家一趟。”小虎眨眨眼,小姨家?虽说离得不算太远,可平日里走动也不多,这大冷天的去干啥?母亲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顿了顿又说:“你去跟小姨借点肉,咱过年也能吃顿饺子。”
小虎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在他小小的认知里,借东西是件难为情的事儿,何况还是关乎过年的肉。他低下头,脚尖在地上划拉着,不吭声。母亲见他犹豫,眼眶又红了:“小虎,妈知道这难为你了,可咱实在没办法呀。你爸不在家,妈又走不开,只能靠你了。”
小虎抬起头,看着母亲脸上的皱纹,那是被生活的重担过早压出来的。他想起母亲平日里为了这个家起早贪黑,洗衣做饭、缝缝补补,哪怕野菜都不够吃,也总是先紧着他,自己饿得直冒虚汗都不言语一声。想到这儿,小虎攥紧了小拳头,用力点了点头:“妈,我去!”
母亲欣慰地笑了,起身从柜子里翻出一个洗得发白的布袋子,仔细地拍了拍上面的灰,递给小虎:“拿着,到小姨家要有礼貌,别乱跑,啊。”小虎接过袋子,应了一声,转身出了门。
外面的风依旧刮得厉害,小虎裹紧身上那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袄,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小姨家走去。一路上,他看到村里的供销社门口排着长队,人们手里攥着肉票、粮票,满心欢喜地等着买年货。有个小孩举着一串糖葫芦从他身边跑过,那红通通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馋得小虎直咽口水。
他加快了脚步,心想等借到肉,回家让母亲也尝尝甜滋味。可走着走着,小虎心里又打起鼓来,小姨会借给他肉吗?要是小姨家也不宽裕,自己这一趟岂不是白跑,还让小姨为难?想到这儿,小虎的脚步又慢了下来,可一想到家中母亲期盼的眼神,他又鼓起劲儿,继续向前走去。
没一会儿,小姨家的院子出现在眼前。小虎站在门口,伸手想敲门,又缩了回来,他深吸一口气,还是鼓足勇气叩响了那扇有些破旧的木门。“谁呀?”屋里传来小姨的声音,紧接着门开了,小姨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一把菜,看到小虎,先是一愣,随即脸上堆满笑容:“哎呀,这不是小虎吗?大冷天的,你咋来了,快进屋!”小虎腼腆地笑了笑,叫了声:“小姨。”跟着小姨进了屋。
屋内暖烘烘的,小姨父正坐在炕头抽烟,见小虎进来,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小虎环顾四周,小姨家虽说也不富裕,但比起自家,明显多了几分年味儿。墙上挂着几串干辣椒,地上放着一篮还没来得及收拾的白菜,灶台上炖着什么,香气四溢。
“小虎,你吃饭了没?小姨给你拿个馍馍。”小姨热情地招呼着,转身就要去拿吃的。小虎赶紧摆手:“小姨,我不饿,我……我来是有事求您。”说着,小虎的脸涨得通红,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小姨和小姨父对视一眼,似乎猜到了几分,小姨拉着小虎坐下,轻声问:“孩子,啥事,你说。”小虎低下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小姨,俺家过年没啥吃的,我妈让我来跟您借点肉,就一点就行,等俺爸发了工钱,一定还您。”说完,小虎的头几乎要埋到胸口,双手紧张地攥着布袋子。
小姨听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为难。那时候,肉可是稀罕物,一家也就分那么一点,留着过年包饺子、招待客人。小姨父在一旁吧嗒了一口烟,闷声说:“咱家也不多啊。”小虎的心瞬间凉了半截,他觉得自己不该来,这下可把小姨家也为难坏了。
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只有灶台上的锅还在“咕噜咕噜”响着,像是在催促着什么。小虎站起身,红着眼眶说:“小姨,对不起,我……我不该来,我走了。”说着,他转身就要往门口走。小姨赶紧拉住他:“小虎,别急着走啊。”小姨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很大决心,对小虎说:“孩子,小姨帮你。”
小姨家借肉小虎听到小姨那句“孩子,小姨帮你”,脚步猛地顿住,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转过头,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亮晶晶地看着小姨。小姨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像是给他吃下定心丸,然后转身进了里屋。
小姨父在炕头皱着眉头,磕了磕烟袋锅子,低声嘟囔:“咱家也没多少余粮,这一借,年咋过哟。”声音虽不大,却一字不漏地钻进了小虎的耳朵里,他心里一阵酸涩,又有些后悔自己的莽撞。这年关时节,谁家不是紧巴巴地算计着过日子呢?自己一家的困难,却要小姨来分担,实在不应该。小虎攥紧了拳头,刚想开口说“小姨,算了吧”,小姨已经从里屋走了出来。
小姨手里拿着一块用草绳精心捆扎好的肉,那肉不算大,却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看得出,小姨已经尽量多割舍了,每一刀切下去,想必都带着对自家年节安排的重新权衡。“小虎,拿着,”小姨把肉递到小虎面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回去跟你妈说,好好过年,别愁眉苦脸的,啊。”
小虎的手微微颤抖着接过肉,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半晌才憋出一句:“小姨,谢谢您,等我爸回来,我们一定还您。”他把手中的布袋子撑开,小心翼翼地将肉放进去,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小姨摸了摸小虎的头,眼中满是心疼:“傻孩子,一家人说什么借不借、还不还的。你妈一个人拉扯你不容易,这年啊,咋也得过得像个样。”小虎用力地点点头,心里暖烘烘的。在这冰天雪地的寒冬,小姨的话就像一把火,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小姨家的邻居过来串门,手里还拎着自家做的一些年货,有炸得金黄的面果,还有一小罐自家酿的米酒,一进门就扯着大嗓门喊:“哟,这不是小虎吗?大老远的过来啦,你妈可好?”小虎忙不迭地打招呼,小姨也笑着迎上去,接过邻居手里的东西,互相寒暄着。
邻居看到桌上放着的空肉盘子,顺口问道:“你家这年肉都割好啦?我刚从供销社回来,那人多得哟,挤都挤不进去,为了这几斤肉,我可是费了好大劲儿。”小姨笑着应和:“是啊,这不,刚收拾好。”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小虎手里装着肉的袋子,微微使了个眼色,示意小虎别声张。小虎心领神会,悄悄把袋子往身后藏了藏。
邻居又唠了几句家常,目光在屋里扫了一圈,看到小虎身上破旧的棉袄,啧啧叹道:“这孩子,又长高了,就是这棉袄太旧,该换件新的啦。”小姨在一旁搭话:“谁说不是呢,他妈的手艺好,等开春暖和了,缝件新的,指定好看。”
好不容易等邻居告辞,小姨才松了口气,转头对小虎说:“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有些事儿啊,心里有数就行。”小虎再次郑重地点头,心里对小姨的细心和体贴又多了几分敬佩。
这时,小姨父从炕头下来,走到柜子边,翻出几张皱巴巴的粮票,犹豫了一下,还是递给小姨,轻声说:“孩子大老远跑来,咱也不能让他空着手回去,把这个也带上吧。”小姨接过粮票,看了看小虎,又添上几张零钱,一并塞进袋子里,嘱咐道:“小虎,这粮票你拿好,回去路上别弄丢了,买点粮食,别饿着。还有这钱,要是有想买的小玩意儿,就拿去花。”
小虎瞪大了眼睛,看着袋子里突然多出来的粮票和钱,眼眶又一次湿润了。在这个连吃饱饭都成问题的年代,小姨和小姨父这份慷慨,简直如同冬日暖阳,照进了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姨,小姨父,你们对我太好了,我……”小虎哽咽着,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小姨把小虎搂进怀里,轻轻拍着他的后背:“乖孩子,不哭。记住了,不管啥时候,咱们都是一家人,有难处大家一起扛。”小虎靠在小姨温暖的怀里,拼命点头。这一刻,他深深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哪怕生活艰难,这份爱也从未缺席。
待小虎情绪平复了些,小姨又开始念叨起路上的安全:“回去的时候走大路,雪厚,别抄近道,万一掉进雪窟窿里可就麻烦了。还有,把袋子系紧,别让风把东西吹跑了……”小虎一一应着,把小姨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在心里。
终于,小虎告别了小姨和小姨父,怀揣着珍贵的肉、粮票和钱,踏上了回家的路。风依旧凛冽,可他的心里却满是希望与温暖,脚步也格外轻快。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家,把这份来自小姨家的关爱交到母亲手中,想象着母亲看到这些时欣慰的笑容,小虎觉得,这个年,终于有了盼头。
归家惊变小虎离开小姨家后,一路上紧紧护着怀里的袋子,仿佛那是他的全部世界。寒风呼啸,吹起地上的积雪,扑打在他脸上,他却浑然不觉寒冷,满心都是回家的喜悦与急切。
脚下的路因为积雪变得泥泞不堪,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好几次险些滑倒,但每次都凭借着敏捷的身手稳住身形。偶尔有雪花飘进脖子里,凉丝丝的,他缩缩脖子,将怀里的袋子抱得更紧了。此刻,袋子里装的不仅仅是肉、粮票和钱,更是小姨一家浓浓的情谊,是他们一家这个年能否过得像模像样的希望。
路边的田野一片银白,往日里劳作的身影早已不见,只剩下孤寂的田埂在雪的覆盖下若隐若现。小虎望着这片熟悉的田野,脑海中浮现出夏日里和小伙伴们在这里捉泥鳅、逮蚂蚱的欢乐场景,那时虽然日子也清苦,但总有无尽的快乐。如今,生活的艰难让大家都早早成熟,过年能吃上一顿饱饭、穿上一件新衣,竟成了最大的奢望。
走着走着,小虎感觉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他这才想起自己出门许久,还未进食。可他看了看怀里的袋子,咽了咽口水,心想这点食物来之不易,一定要完整地交给母亲,让母亲也高兴高兴。于是,他加快了脚步,试图用赶路来驱散饥饿感。
临近村子,炊烟袅袅升起,各家各户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柴火的烟火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年节氛围。小虎的肚子叫得更响了,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朝着自家那破旧的院子奔去。
“妈,我回来了!”还没进院子,小虎就大声呼喊起来。母亲早已在门口焦急地等候,听到小虎的声音,赶忙迎了出来,寒风中,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小虎,快进屋,冻坏了吧!”母亲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帮小虎拍掉身上的积雪。
小虎走进屋里,暖意扑面而来,他迫不及待地将怀里的袋子递给母亲,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妈,您看,小姨给咱借到肉了,还有粮票和钱呢!”母亲接过袋子,手微微颤抖着,她先是看到了那块用草绳捆扎的肉,虽然不大,但在这贫寒的家中,已然是无比珍贵。
母亲小心翼翼地解开草绳,将肉放在桌上,眼中满是动容。突然,她的手碰到了袋子底部的粮票和钱,微微一愣,她赶紧把手伸进袋子,掏出那些皱巴巴的粮票和几张零散的零钱。一瞬间,母亲的眼眶湿润了,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滴落在手中的粮票上。
小虎见状,一下子慌了神,他不明白母亲为何突然哭了起来,急忙拉住母亲的手,焦急地问:“妈,您怎么了?是不是小虎做错什么了?您别哭啊!”母亲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孩子,小姨这是救了咱一家人的命啊。这年头,大家都难,小姨自己日子也不宽裕,还想着咱们,给了这么多……”
小虎看着母亲泪流满面的样子,心里也一阵酸涩,他想起小姨割肉时的犹豫,小姨父的嘟囔,还有小姨偷偷塞粮票和钱时的小心翼翼,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小姨一家对他们深沉的爱啊。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一张粮票、每一分钱都可能关乎生死,小姨却毫不犹豫地给予了他们。
母亲拿着粮票和钱,反复端详,仿佛要把这份恩情刻进心里。过了许久,她才平复了些情绪,将粮票和钱重新包好,放在柜子里最隐蔽的角落,对小虎说:“孩子,这些咱们可得收好了,等以后日子好了,一定要加倍报答小姨一家。”小虎重重地点点头,他知道,这份恩情,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随后,母亲起身,走到灶边,开始生火做饭。她把那块肉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舍不得切下太多,只割下一小片,准备用来给小虎做个肉汤,让他先垫垫肚子。其余的肉,她打算留到年三十,包一顿饺子,让一家人也能像别人家一样,热热闹闹地过个年。
小虎在一旁帮忙添柴,火焰舔舐着锅底,屋内渐渐弥漫起肉香。小虎的肚子叫得更厉害了,他眼巴巴地看着锅,母亲见状,笑着说:“别急,马上就好。”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端到了小虎面前,母亲说:“快吃吧,吃了就不饿了。”
小虎接过碗,看着里面漂浮的肉片和鲜香的汤汁,鼻子一酸。他知道,这碗肉汤凝聚着母亲的爱,也饱含着小姨一家的恩情。他轻轻吹了吹,喝了一口,热汤瞬间温暖了他的全身,也让他的心更加坚定——一定要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屋外的风依旧在刮,屋内却弥漫着温暖与希望。小虎和母亲坐在简陋的饭桌前,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刻,虽然只有一碗肉汤,但在他们心中,这已是无比丰盛的年夜饭前奏。这个年,因为小姨家的帮助,终于不再那么黯淡无光。
温暖延续年后,春风悄无声息地拂过村庄,冰雪渐渐消融,田野里泛起一丝绿意,仿佛在宣告着艰难岁月即将过去,新生活正缓缓拉开序幕。
小虎家的日子也如同这春日一般,慢慢有了起色。父亲从城里寄回了工钱,虽然不多,但足以解燃眉之急,让这个家暂时摆脱了饥寒交迫的困境。母亲精打细算地操持着家务,用父亲寄来的钱买了些种子,打算在院子里开辟出一小块菜地,种上些应季的蔬菜,也好在往后的日子里自给自足。
小虎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更加懂事,帮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他每天早早起床,跟着村里的大人去山上拾柴火,小小的肩膀上扛着一捆捆干柴,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虽然辛苦,脸上却洋溢着坚毅的笑容。闲暇时,他就帮母亲挑水、扫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虎越发惦记着小姨一家。那次借肉的经历,就像一颗温暖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他知道,若无小姨一家雪中送炭,自家的那个年不知该过得多么凄惨。如今生活稍有改善,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份喜悦分享给小姨,更想当面感谢他们的恩情。
母亲也和小虎想到了一处,一天傍晚,母亲把小虎叫到跟前,手里拿着一个布包,笑着说:“小虎,明天咱去小姨家一趟,咱不能忘了人家的恩情。”小虎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母亲打开布包,里面是她用父亲寄来的工钱买的一些布料,还有精心制作的糕点。“这些布料,给小姨和小姨父做身衣裳,这糕点,是妈亲手做的,你小姨最爱吃这个。”母亲的眼神里透着浓浓的感恩之情。
第二天清晨,阳光明媚,小虎和母亲早早地起了床,穿戴整齐后,带着礼物踏上了去小姨家的路。一路上,小虎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停下来等一等母亲,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母亲看着小虎的样子,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久违的轻松愉悦让她仿佛年轻了几岁。
不多时,小姨家的院子出现在眼前。还没等小虎敲门,小姨已经闻声迎了出来,看到小虎和母亲,小姨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哎呀,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小虎欢快地叫了一声“小姨”,便一头扎进小姨怀里。母亲也笑着走上前去,拉着小姨的手说:“妹子,过年多亏了你,我们这心里一直惦记着,今天特意来看看你。”
走进屋里,小姨父正坐在炕头修理农具,见他们进来,也放下手中的活儿,起身招呼。母亲把带来的礼物放在桌上,将布料展开,说道:“妹子、妹夫,这是给你们俩做衣裳用的,也不知道合不合身,你们别嫌弃。”小姨连忙摆手:“嫂子,看你说的,咱都是一家人,你还这么见外,这咋好意思呢。”嘴上虽这么说,可小姨眼中分明闪烁着感动的泪花。
小虎也没闲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跑到小姨父面前,献宝似的打开:“小姨父,这是我在山上摘的野果子,晒干了,可甜可甜了,您尝尝。”小姨父接过纸包,看着小虎天真可爱的模样,哈哈大笑起来:“好小子,长大了,还知道疼人了。”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让人倍感温暖。
这时,小姨走进厨房,不一会儿工夫,端出几盘热气腾腾的饭菜,招呼大家吃饭。饭桌上,有自家腌制的咸菜、刚出锅的馒头,还有一盘炒鸡蛋,虽然不算丰盛,但在那个年代,这已是招待客人的最高礼遇。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感慨着生活的不易与变化。
母亲说起过年时借肉的事,眼眶又红了:“妹子,要不是你,我们那个年都不知道咋过。那粮票和钱,可帮了大忙了,我这心里一直记着。”小姨轻轻拍了拍母亲的手:“嫂子,你再说这些就见外了。咱们是亲姐妹,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你看现在日子不是慢慢好起来了吗?只要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往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小虎在一旁听着,心中对亲情的理解又深刻了几分。他深知,在这艰难的岁月里,亲人之间的扶持是多么的重要,正是小姨一家的无私帮助,让他们一家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迎来了希望的曙光。这份亲情,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持久,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都不会熄灭。
从那以后,小虎家与小姨家的情谊愈发深厚。平日里两家相互走动,农忙时互相帮忙,哪家有个头疼脑热,另一家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嘘寒问暖。岁月悠悠,一晃 40 年过去了,小虎早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但那段借肉过年的往事,始终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记忆深处最珍贵的宝藏。
每当过年时,小虎总会带着家人回到家乡,与小姨一家团聚。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回忆着往昔的岁月,笑声在屋子里回荡。曾经的苦难早已化作幸福的基石,让这份亲情在岁月的磨砺下愈发醇厚。而那 40 年前借肉过年的故事,也如同一个温暖的符号,代代相传,让后人永远铭记亲情的无价与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