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热议话题,引起了网友激烈讨论: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没补课天天玩照样学得好,现在不补课就跟不上?
下面我们先看下网友分享回答:
小时候那会儿,补课班可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大家放学后就是各种疯玩,捉迷藏、跳皮筋、打弹珠,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候的学习,感觉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那么多压力和焦虑。
现在孩子们一放学就被送进了各种补课班,奥数、英语、编程……好像什么都得学,生怕落后于人。家长们也是操碎了心,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惜一切代价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童年似乎就只剩下了学习,少了那份纯真的快乐。
现在的教育竞争确实比以前激烈多了。以前上大学是件稀罕事,现在却是常态,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都一抓一大把。
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们自然也就越来越焦虑,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面,现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也不均,优质学校就那么几所,大家都挤破了头想进去,不努力怎么行?
咱们小时候那种“天天玩照样学得好”的状态,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那时候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兴趣和好奇心,而不是死记硬背。
记得以前上语文课,老师会带我们去野外采风,写生;上数学课,会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我们理解概念。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有趣又有效,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
现在的孩子,虽然物质条件好了,但精神世界却相对匮乏。整天被关在教室里,面对着冷冰冰的书本和电子屏幕,缺乏与大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
这样下去不仅容易厌学,还可能影响身心健康。毕竟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性格、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
现在的教育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过于注重分数和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补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真正爱上学习。
就像咱们小时候那样,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人才。
但不是说要完全否定补课的作用。对于一些确实有需要的孩子来说,适当的补习可以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成绩。但关键是要找到平衡点,不能让补课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
家长和老师们也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总之,教育是个大话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咱们只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希望未来的孩子们能在更加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吧!
我七零后,小时候不补学得好吗?瞎扯,我小学同学大批多次留级,差得一塌糊涂。考得简单,又没有把学习看那么重而已。
别人补你不补差距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