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专访|LDL-C目标值和降幅达标,是预防ACS的有效策略

小雁的记事本 2024-06-30 10:51:19

第92届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 2024)大会于5月26~29日在法国里昂盛大召开,全球众多顶级专家汇聚于此,聚焦动脉粥样硬化领域,带来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前沿趋势。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原因,那么,ACS的预防策略中如何考虑动脉粥样硬化这一重要因素,基于此,《国际循环》前方记者特邀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Pasquale P. Filardi教授进行专访。

《国际循环》:多种危险因素的存在增加心血管风险,对于ACS,您认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Pasquale P. Filardi教授:几十年来领域内进行了诸多研究,探讨导致ACS或急性缺血事件的风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的累积程度,从而更准确地定义高风险患者。与ACS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和体重指数增加等。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它是包括ACS在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驱动因素。

LDL-C是唯一一个有明确推荐靶点值和降幅的风险因素,相关指南均提供了具体的目标水平值,同时根据其他风险因素的累积程度进行评估,风险越高,降低LDL-C的重要性越突出。

《国际循环》:即将发生ACS的患者有哪些特征?除评估危险因素及体格检查外,还有哪些方法有助于迅速识别ACS?

Pasquale P. Filardi教授:自从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最新指南发布以来,已经形成一个基于临床的初步判断,可以识别出大量没有经历过缺血事件的高风险患者。ACS与多种临床表现相关,从无明显症状到持续胸部不适,甚至心搏骤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

尤其糖尿病患者在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时,基于临床状况的判断与评估更重要。此外,动脉粥样硬化与ACS的发生密切相关,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颈动脉硬化,或外周血管动脉硬化都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必须重视这些患者。关于如何检测以及应该在哪些患者中寻找无症状动脉硬化,目前是一个正在研究中的问题。

《国际循环》:请您分享一下针对ACS高风险群体,有哪些重要的预防策略?

Pasquale P. Filardi 教授:基于风险水平的评估,除了生活方式等方面需要做出改变以外,有非常强的证据显示,降低血脂是一个有效的预防策略,指南也给了明确的降脂推荐,尤其对于从未经历过急性事件的患者,应遵循指南建议,积极采取这些策略。临床需要根据疾病风险等级进行科学的血脂管理,LDL-C靶点值和降幅达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将是未来血脂领域预防策略面临的挑战。

后记

ACS症状多样,从无明显症状到典型的胸闷胸痛,甚至表现为严重的疾病,如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该病发病急、病情重,往往可导致患者死亡。多国多中心的GRACE注册临床研究显示,ACS患者1年后死亡率约为15%,3年后递增至25%,4年后可达39%[1]。因此,ACS的预防至关重要,我国ACS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于危险因素控制不理想,尤其是血脂控制不理想。指南和共识均推荐较低的LDL-C控制目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 SANGU P, RANASINGHE I, ALIPRANDI B, et al. Trendsand predictors of rehospitalisation following an acute coronarysyndrome:report from the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populationof 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J]. Heart, 2012, 98(23): 1728-17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