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重用过的5大汉臣,不仅善终且一个比一个厉害,他们都是谁?

任向前养护说 2024-11-12 05:28:04

说起清朝的康熙大帝,那可是响当当的一代明君,他文治武功样样精通,一手打造了“康乾盛世”的辉煌局面。

什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这些都是他丰功伟绩的最好证明。

但康熙的成功可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背后还有一群超级厉害的汉族大臣给他出谋划策。

这清朝是满族建立的,按理说应该更偏向于重用满臣,可康熙偏偏不走寻常路,他慧眼识珠,重用了五位汉族大臣,个个都不得了,不仅能力一个比一个强,还都得享善终。

汉臣在清廷的崛起

大清朝刚入关那会儿,满人和汉人之间的隔阂可是相当深的,就好比两条平行线,看着近,实际上压根儿碰不到一块儿去。

顺治皇帝虽然心胸宽广,想着“满汉一家亲”,可惜他驾崩得早,留下“不分满汉”的遗愿也没能真正实现。

而鳌拜那伙儿辅政大臣,更是直接开起了历史的倒车,处处压制汉族官员,搞得汉臣们在朝堂上是举步维艰,憋屈得很。

这种“民族对立”的局面,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大家伙儿心思都不齐,成天勾心斗角,这国家还怎么发展?

康熙皇帝可不是傻子,他心里明镜似的,尤其是经历了鳌拜专权那档子事儿后,康熙更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坐稳皇位,治理好国家,必须得打破满汉之间的壁垒,大胆启用汉族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制衡朝中那些满族权贵的势力,巩固自己的皇权。

于是在康熙的英明领导下,一批优秀的汉族官员,就像雨后春笋般,蹭蹭蹭地冒了出来,这其中,最耀眼的两位,非张廷玉和张玉书莫属,先来说说张廷玉。

这位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文曲星下凡,他的文笔,那叫一个华丽流畅,简直就是妙笔生花。

更重要的是,他办事能力也超强,无论康熙交代什么任务,他都能完美地完成,从不出错,康熙一高兴,就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当起了“秘书”,专门负责起草圣旨什么的。

皇帝的圣旨,那可是国家最重要的文件,得写得多好才能配得上皇帝的威严?

张廷玉的文笔,正好满足了康熙的需求,当时满汉文化正在融合,很多事情需要有人来“翻译”,张廷玉恰好充当了这个“翻译官”的角色。

完美地把皇帝的旨意转化为优美流畅的圣旨,在满汉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康熙二十年(1681年),张廷玉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正式开启了他的开挂人生,此后,他一路高升,官至大学士,妥妥的位极人臣。

再来说说张玉书。这位和张廷玉的经历不太一样,他属于“大器晚成”型的。

早年间张玉书的仕途并不顺利,在翰林院编修这个职位上一待就是十二年,简直就是坐了十二年的冷板凳,你说这搁谁身上能不着急?

可张玉书偏偏不慌不忙,他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不,康熙亲政后,立刻就发现了张玉书这块“宝藏”。

康熙十八年(1679年),张玉书被提拔为侍讲,终于熬出头了,此后张玉书的仕途就像坐上了火箭,扶摇直上。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更是平步青云,直接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成为康熙朝的又一位汉族宰相。

汉臣的治国方略

康熙手底下的汉臣们,那可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在政治上玩得转,在经济、军事、水利这些方面,也个个是把好手,为大清朝的繁荣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拿陈廷敬来说吧,这位出身官宦世家,祖祖辈辈都是清官,那基因里就刻着“两袖清风”四个大字。

在康熙年间,他可是朝廷的经济大拿,当时清朝的货币制度有点乱,陈廷敬就琢磨着怎么改革,怎么让国家的钱袋子鼓起来。

他跑到铸币局,整天盯着那些工匠们鼓捣,发现铸钱的流程太复杂,浪费了不少铜,于是他就提出了改进方案,简化铸币流程。

这样一下子就省下了不少材料,国家开支也跟着降了下来。除了搞经济,陈廷敬还特别重视官吏制度改革。

他成天跟皇帝念叨着要“廉政节俭”,别让官员们贪污腐败,祸害百姓。他提出的这些理念,对清朝的政治清明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再说说靳辅,这位可是治水的大行家,康熙年间,黄河、淮河、运河三天两头就泛滥成灾,老百姓苦不堪言。这水患就像个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发,搞得人心惶惶。

康熙一看这不行,赶紧派靳辅去治理。靳辅到了现场,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河流的问题在于各自为政,没有统一规划。

他就提出了一个“河道、运道一体化”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些河流当成一个整体来治理,别各管各的。

他还主持修建了很多引河,把洪水分流出去,有效地缓解了水患。靳辅的治河方略,那可是利在千秋的大工程,为后世治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学习和借鉴他的智慧。

最后说说施琅,这位可是个武将出身,上阵杀敌那叫一个勇猛,他早年跟着郑成功混,后来在李光地的推荐下,归顺了清朝。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两年后,施琅率领清军水师攻克澎湖,迫使郑克塽投降,成功收复了台湾。

这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意义重大,施琅也因此被誉为康熙朝的又一位名将,名垂青史,

汉臣的道德风范

康熙慧眼识珠,选拔的汉臣不仅个个是人才,而且道德品质也没得挑,他们为官清廉,一心为民,这高风亮节,可是被后世人一直称赞至今,

就拿于成龙来说,是大龄入仕途的典型代表,四十岁才开始当官,这在古代可是相当晚了。

要知道很多人二十来岁就金榜题名,步入官场,可于成龙偏偏不着急,他一直潜心学习,积累经验,等到四十岁,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正式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走到哪儿都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在罗城当县令的时候,当地匪患严重,治安混乱,老百姓苦不堪言。

于成龙到任后,二话不说,先跟老百姓同吃同住,深入了解情况。

他发现当地百姓生活贫困,许多人被迫落草为寇。于是他一方面大力打击匪患,一方面积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很快就扭转了当地的治安局面,让老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

后来于成龙升官了,去了福建当官,官越做越大,可他始终保持着廉洁的作风。

后来他在任上去世,享年76岁,他去世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除了几件破衣服和一些书籍,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这些汉臣的廉洁奉公,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也为官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当官不一定要贪污腐败,也可以两袖清风,一心为民,

君臣相得,康熙的知人善任

康熙能成为一代明君,除了他本身的雄才大略,更重要的就是他那双慧眼,能识别人才,并且懂得放权,让这些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他对汉臣的信任和重用,那可不是一般的皇帝能做到的。

康熙和这些汉臣之间,那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更像是知己,康熙欣赏他们的才华,也敬佩他们的品德。他给这些汉臣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效力。

而这些汉臣们也个个都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地为大清王朝奉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可以说是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康熙用人,那叫一个恰到好处,他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安排最适合他们的岗位,让他们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结语

这些汉臣的崛起,离不开康熙皇帝的知人善任,他不搞“任人唯亲”那一套,也不在乎你是满人还是汉人,只要你有真本事,他就敢用你,这种胸怀和气度,在古代帝王中也是相当少见的,也正是因为康熙的英明领导和这些汉臣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康乾盛世”的辉煌。

信源

澎湃新闻 2024-02-02 康熙的政治见习

0 阅读: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