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张作霖时代的奉系里面,要说张学良最信任的就要数一起长大的两个发小,一个是冯庸,另一个是张廷枢,这两人分别是张作霖结拜兄弟冯德麟的长子,以及张作相的次子。
而且不同于冯庸后期专注于教书育人,张廷枢一直是在奉军中服役,也一直是张学良的忠实拥趸,在西安事变结束,张学良被老蒋扣押之后,张廷枢也加入到我八路军中继续抗日,为我军在华北的抗日做出了很大贡献。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张廷枢将军却在1949年7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因病去世。
那么,本期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假设,如果张廷枢将军如果不意外去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会担任什么军衔呢?
张廷枢(剧照)
传奇将军张廷枢在当年的奉系内部一直有一个口头禅,那就是奉军有三帅:
“大帅”张作霖、“少帅”张学良、“辅帅”张作相。
作为张作霖的结拜大哥,张作相子奉军里面一直都很低调,有好几次张作霖香江他提拔到副帅位置都被婉言拒绝。在奉军的体系中,张作相一直都是以军师的身份登场,而且还数次挽救奉系于危亡之中。
特别是在皇姑屯事变后,日本人还上门去拉拢和威胁张公子,是张作相亲自找到张学良陈言利弊,才化解危机。
张廷枢的父亲张作相(剧照)
在张作相的家庭中,一共有20个儿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二儿子,也就是我们本期的主角:张廷枢。
张廷枢出生于1903年,要比张学良小上两岁。因为奉系大佬们喜欢称兄道弟,因此每个家庭之间都走的特别近,小时候的张廷枢没少跟在张学良身后玩,久而久之,他与鲍毓麟(鲍贵卿侄子)、冯庸、张学良等人也学着父辈们结义成兄弟,而在随后的日子里,张廷枢也一直唯张学良马首是瞻。
1923年,跟很多奉系的二代们一样,张廷枢被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在学成回国之后也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和张学良既是学弟也是拜把子兄弟。
张廷枢戎装照
如果要说在全面抗战前,对张学良最忠诚亲信,张廷枢绝对能进前三。
而且这种忠诚更多并非上下级那种忠诚,而是单纯朋友或者类似于亲情的那种忠诚!
比如,1925年,郭松龄起兵反奉,当时隶属于郭部的团长的张廷枢在这之前就收到了风,直接从天津跑到了沈阳第一个高告诉了张学良而非自己的父亲张作相,可见其对这个大哥是真的信任。
不过,张学良却认为郭松龄没有反奉的决心,从而不了了之, 可没想到一个月后郭松龄却真的反了。
而看到郭背叛奉系之后,又是张廷枢第一个率军脱离郭的队伍,并在锦州阻挡郭松龄的进攻,同时还让冯庸用飞机将策反郭松龄的传单洒在郭军的阵地上。
可以说在所有人都不相信张学良能平定郭松龄叛乱的时候,是张廷枢这个小弟一直在结义兄长这边一直支持他。
张学良的小老弟张廷枢(剧照)
在九一八事变后,媒体和舆论都在说张学良,甚至他的亲堂弟张学成都和日军为伍,此时的张学良压力可想而知。
而在知道张学良的烦恼之后,张廷枢也是一直在做张学良的工作。他找到张学良,以弟弟的口吻说道
“汉卿(张学良的字),你我打小就在杨井镇啦老先生的书馆一块蒙学,蒙学什么?大忠大爱是为仁,民族兴旺是为义,家国天下是为礼,即便你汉卿有失策之处(退出东北),那也不能成为你堕落的理由,你大可不必为此而内疚……”
而张学良听后也是很感动,说道
“患难之时,廷枢还是廷枢……”
而此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张廷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张学良很信任自己这位结义兄弟(剧照)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老蒋拘役,在很多东北军将领,忠诚如于学忠等人在投靠老蒋某靠出路之际,又是张廷枢挺身而出,直接去南京找蒋夫人和老蒋,恳请其将少帅放出来继续抗日,但已经存心要整少帅的老蒋又岂能轻易改变,不仅如此他还想方设法的除掉对少帅忠心的这个弟弟。
到了全面抗战开始后,东北军系统已经被老蒋渗透,作为忠心于张学良的结拜弟弟,自然被排挤。
可张廷枢并不在乎这个,他想要投入抗日,想要再次回到东北,因此在七七事变后,他告别了即将分娩的妻子,说道
“国家到了这个地步,绝不能在家等着当亡国奴!”。
于是,毅然决然投入抗战战场。
晚年的张廷枢
抗战之后,张廷枢将军加入我八路军,积极对日作战。
抗战时期,为了抵抗日军,张廷枢到山西利用自己的号召力,动员了200名东北军军官组成新的抗日队伍,但由于敌众我寡,很快就在日军的围攻中失败,一度很颓废。
在山西期间,张廷枢也频繁和我八路军有接触,在看到我八路军以劣势兵力取得平型关、雁门关等大捷之后,也知道我军是真正抗日。
在我军的邀请下,张廷枢在1937年正式加入我八路军,并前往延安的抗大接受系统的学习。
抗战时期的东北军
从抗大毕业之后,张廷枢主动申请到河北进行敌后根据地建设自己对日作战,当时冀中根据地还有他在讲武堂的好友吕正操将军。在敌后作战的一年中,张廷枢也从一个奉系二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指战员。
就在他要继续大展宏图之际,其肝病也开始扩散,虽然我军也在当时物资紧缺的时候想方设法为其获取罐头和进口药等,但情况依旧没有改观,不得已在1940年只能前往香港治病,到了1945年张廷枢才回到国内,并一直在北平养病。
1949年4月,张作相在北平去世,而在三个月之后,张廷枢也跟随父亲而去。最终还是没能见证新中国的诞生。
晚年的张作相在
大概率少将,或回地方工作再回到之前的问题上,如果张廷枢真的能见证新中国的诞生,在大授衔的时候,可能会授予什么军衔?
如果按照雨田君的分析,如果张廷枢真的进入和留在军队系统:
他大概率是一个少将,也可能小概率展望中将。
为何雨田君会这么分析呢?
奉系大人物
首先,既然是假设我们肯定是需要范本的,以1955年新中国将帅里面从东北军出来的为例,一共有18人,分别是:
上将的吕正操将军,中将的万毅,少将的解方、张学思、贾陶、沙克、赵承金、于权伸、封永顺、李觉等16人。
可以说这里面的大部分将领的地位,在奉军的时候都没有张廷枢显赫。
在九一八之前吕正操只是一个营长,在长城抗战时期额也仅仅是691团团长。万毅将军则是1929年才进入东北讲武堂9期,比张廷枢还差了几个辈分,到了1937年。就任112师672团团长。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在东北军中最高也仅仅是师的参谋长,中校军衔。
东北军时期的吕正操将军
而张廷枢呢?
在九一八之前就是奉军的旅长,在1933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长城抗战的时候就是112师师长,就是5年后万毅当团长的那个师。
全面抗战之前,这些东北军出身的开国将帅都没有张廷枢职务高。
而这一点也被很多人用来佐证,张廷枢假如是真的参加新中国的授衔,肯定是要在吕正操或者万毅之上,再加上和张学良的关系,起码也要是上将以上军衔。
吕正操上将
但这种说法,其实是进入了两个误区。
第一个,我军对东北军出身的将领评衔并非根据他们在东北军的资历而来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东北军将领再加入我军的时候资历其实都不高,最高的也不过是旅团一级干部,甚至与于权伸少将不果是第一个连长,高存信少将仅仅是一个排长。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标准,那么像何基沣、张克侠这些军长级别起义的将领不得大将打底?
所以,这些东北军将领出身在加入我军后,完全是靠着后期在对日和解放战争期间的战功自己争取的。
于权申少将
比如,吕正操将军。
就是我军冀中军区的代表人物,而冀中军区在当时是晋察冀大军区的二级军区,二级军区负责人起码在建国后都是中将打底(上将居多)。而且不仅如此,在当年八路军五大纵队里面,吕正操还是第三纵队司令,其他四个纵队的司令,一个元帅(徐帅),1个大将(黄克诚),2个上将(宋时轮和的杨得志)。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吕正操则是担任西满军区司令(二级军区),以及东北局成员以及铁道兵团副司令,是副兵团级别,授予上将一点问题都没有。
万毅将军同样如此,他曾任东野1纵、5纵司令员,这个职务同样也是中将级别。
万毅将军
而张廷枢,在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履历就稍显的单薄了。
在1940年之后,他就一直处于养病状态,而这个时候正是我军和日军作战最激烈时候,因伤错过了这些经历,也让张廷枢在军功方面下降了不少,而且在解放战争中,虽然张廷枢一直在致力和平,反对老蒋,但同样也没参加我军,而是继续在北平养病,错过了三年解放战争,这个履历更是空白。
东北作战的我军
第二个,就是和张学良的关系好,并不意味着能在授衔中获得帮助
以我军少将张学思为例,他是老张的亲弟弟,虽然1916年出生比较年轻,但是张学思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我军能顺利接收东北提供了很多便利,这是张廷枢比不了的,而且相较于结义兄弟,这可是老张的真弟弟,可在授衔的时候,同样缺乏在战场上表现自己的张学思也是少将军衔。
综合上面两个佐证,再加上那些空白的履历,让他很难晋升中将以上军衔,和张学思一样的少将军衔概率更高。
当然,正如雨田君在前面说的那样,可以展望中将军衔,这个概率确实有,毕竟在1933年他就是中将,而加入新中国按照之前国军将领在起义和加入我军后,军衔持平或者上升这个惯例,升中将也是有可能的。
张学思
退一步来说,考虑到张廷枢在军事上缺乏足够的贡献,我军也可能让其深入地方去任职,以他的资历,在建国初期充当副部长级别地方的地方官员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张廷枢对于建设东北一直有很深的情结,所以回到地方也是大概率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