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隐居十六雅事之“漱句”:枕流洗耳聪,漱石砺齿坚

木火土金水文文 2024-11-03 00:37:26
一、隐居十六观中的漱句

(一)十六观的由来及内容

《隐居十六观》是明代画家陈洪绶的晚年之作,创作于 1651 年中秋之夜。此图册取自《观无量寿经》中的 “十六观之门”,以简洁的白描绘出隐士生活的十六个观照。这十六个观照涵盖了访庄、酿桃、浇书等不同的生活场景和精神追求,每一个观照都对应着一位古时隐逸高士人物,或是陈洪绶自己生活与心境的写照。这些观照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隐士世界,展现了古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漱句的典故出处

西晋文人孙楚年少时向往隐居生活,本欲言 “当枕石漱流”,却口误说成 “漱石枕流”。友人王济疑惑地问道:“流水可枕,石如何漱口呢?” 孙楚巧妙回应:“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 这个典故体现了古人对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以石漱口,并非实际的行为动作,而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磨砺牙齿,进而获得敏捷才思。

在陈洪绶的《隐居十六观》中,“漱句” 这一观照通过画面展现了一位隐士的背影。他一手持琴,一手持杯,宽广衣袖如云朵般舒展在地面,酒坛在其身侧。他微微抬头,游目骋怀,尽显飘逸放达之态。这个画面仿佛在告诉我们,隐居生活并非仅仅是逃避尘世,更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磨砺。通过 “漱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在隐居生活中对自我修养和才思敏捷的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

二、漱句在隐居生活中的体现

(一)陈洪绶画中的漱句意象

陈洪绶画中的隐士,背影如诗如画。他一手持琴,仿佛能弹奏出世间最空灵的乐章,那悠扬的琴音似在诉说着隐士的心声与故事。一手持杯,杯中的佳酿或许是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品味。酒坛在侧,散发着岁月的醇香,见证着隐士的悠然时光。他微微抬头,目光望向远方,那是一片广袤的天地,充满了未知与神秘。

游目骋怀之间,尽显飘逸放达之态,仿佛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与他无关。他的宽广衣袖如云朵般舒展在地面,似在与大地相拥,又似在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个画面中的隐士,不仅仅是一个人物形象,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代表着那些在喧嚣尘世中,依然坚守内心宁静的人们。他们不被世俗所束缚,追求着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意义。

(二)与其他隐居雅事的关联

漱句与杖菊有着微妙的联系。杖菊体现着生命的傲然,隐士持杖纵游山水,杖头挂菊,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三两菊花,是精神的寄托,象征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尚品质的追求。而漱句中的隐士,以石漱口,磨砺才思,同样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他们都在隐居生活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浣砚则展现了文人的志趣,文人在池塘中洗砚,如晋代卫夫人和王羲之、宋代苏东坡和魏野,洗砚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追求。漱句与浣砚一样,都体现了隐士们对知识、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他们在隐居生活中,通过漱句获得敏捷才思,通过浣砚表达对艺术的追求,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隐居生活画卷。

三、漱句的意义与价值

“漱石枕流” 这一典故在古人隐居生活中有着深刻的意义与价值。它代表着洁身自爱,古人以石漱口,并非是一种怪异的行为,而是通过这样独特的象征方式,表达对自身品德的严格要求。在尘世的喧嚣与纷扰中,他们选择远离世俗的污浊,如同以坚硬的石头磨砺牙齿一般,磨砺自己的意志和品德,坚守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同时,漱句也体现了古人对敏捷才思的追求。在隐居的生活中,他们远离了官场的争斗和尘世的琐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创作。以石漱口的象征行为,寓意着激发自身的智慧和灵感,使才思更加敏捷。正如孙楚在与王济的对话中,展现出的奇警明智的词句,正是这种敏捷才思的体现。

古人对高尚品质和敏捷才思的追求,反映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高度重视。在物质相对匮乏的隐居生活中,他们并不满足于简单的生存,而是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漱句成为了他们追求精神富足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行为和理念,他们在隐居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对高尚品质和敏捷才思的追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常常被物质欲望和功利心态所困扰。而古人的漱句理念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洁身自爱,不被外界的诱惑所侵蚀,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才思和智慧,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