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作为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催化剂,可以让交往双方避免陷入尴尬的境地,从而建立一种特殊的默契和联系,产生情感共鸣的效果。但玩笑开得不好,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像春秋时期,君臣之间也会相互开玩笑。但很多时候,一个玩笑就会让大夫亡,甚至连国君也不能幸免于难。
陈灵公时期,陈国有一位大夫叫夏御叔,是陈灵公的堂叔。人长得不咋滴,中庸之资,却娶了郑国郑穆公的女儿为妻,人称为夏姬。夏姬生得娇艳,不可方物,比之褒姒、妲己之流也不遑多让。成亲那天,陈国诸人无不羡慕夏御叔。就连陈国国君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等人对夏姬的美色都是垂涎三尺。
为了亲近夏姬,陈灵公经常约上大夫孔宁、仪行父二人去夏家谈论政事,实际上不过是做客、饮酒,借故亲近夏姬。一来二去,夏姬和三人逐渐熟悉了起来。夏姬本来就是一个多情女子,待字闺中之时就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公子蛮有不正当的关系。现在,灵公三人常到夏家做客,多情的夏姬不免和三人眉来眼去。
陈国本就是小国,说句难听的话,放个屁都能传到其它诸侯国去。更何况是堂堂大夫的妻子夏姬和陈灵公、孔宁、仪行父有染。夏御叔当然也知道此事,但他实在是无可奈何。夏姬嫁给他,还不到九个月就给他生了一个好大儿夏徵舒。现在更是堂而皇之地和自己的侄儿陈灵公,以及两个同事有染。
夏御叔不是怕家丑外扬,实在是,于外,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于内,夏姬又有陈灵公撑腰。里外夏御叔都得罪不起,只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这人的愤怒和怨恨的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发泄,自然就会郁结于心。在夏徵舒12岁的时候,夏御舒干脆就撒手人寰了,省得在这世上落得让别人嘲笑。
这下,可乐了陈灵公三人及夏姬。四人的行为更是肆无忌惮,经常在夏府通宵达旦,举杯畅饮。四人一起,十分热闹。好朋友嘛,有好东西自然一起分享。陈灵公、孔宁、仪行父三人没有洁癖,丝毫不介意夏姬的身份。三人约定,夏姬为三人共有。
就这样,过了几年,夏徵舒已长大成人,并且还继承了“父亲”夏御叔的爵位,成为陈国的大夫。有一天,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又至夏府约见夏姬。夏姬见三位情人到来,也十分欣喜。赶忙拿出好酒来招待他们,还让夏徵舒做陪。酒喝得高兴的时候,说话自然口无遮拦。
陈灵公望着端坐在一旁陪三人喝酒的夏徵舒,又看了看孔宁、仪行父二人,笑着说道:“徵舒,像你们二人呀!”言外之意,夏姬和二人有非同寻常的关系。孔宁、仪行父二人知道国君在和自己开玩笑,然后不约而同地说道:“也像国君您呀!”说完,三人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但此举,落在了夏徵舒的眼里,满腔的怒火在一瞬间提到了心坎上。先前他就听说了母亲夏姬和陈灵公三人的传言,现在又亲耳听到三人侮辱自己。于是夏徵舒默不作声地离开座位,拿出弓弩埋伏在马棚之中。
陈灵公三人喝得尽兴而出,准备取马回去。埋伏在一旁的夏徵舒眼疾手快,一弩便送陈灵公见了阎王。而孔宁、仪行父二人吓得连夜逃出了陈国,跑到楚国去了。就连陈灵公的太子午也害怕夏徵舒的报复,逃到晋国去了。于是夏徵舒自立为陈国的国君。
夏姬的事情,完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缩影。当时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关系极为混乱。因此,一个不经意间的玩笑话就可能导致大夫受戮,或者是国君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