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驯养?沙漠猫:喜欢吃毒蛇,没有固定发情期,究竟有多神秘?

张勋评社会 2023-05-19 02:00:04

沙漠猫是一种生活在北非和阿拉伯沙漠中的小型野生猫,也是世界上唯一主要栖息在沙漠中的猫科动物。这种体长39~52cm、常见体重不到3kg的野猫和家猫的大小相当,长相乖巧可爱,但这种猫却是世界最神秘的猫科动物之一。

沙漠猫

沙漠猫行踪隐蔽,警惕性强,人们对它知之甚少,1858年才出现第一次科学描述的记载。但核DNA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沙漠猫和家猫早在216万~16.76万年前就开始分道扬镳,线粒体DNA的遗传分化则显示,大约在103万~6.52万年前,沙漠猫开始形成独立的遗传群体。这两种模型都表明:丛林猫是第一个分化的猫科动物,其次是黑足猫,然后是沙漠猫,三者均出现在家猫之前。

沙漠猫的系统发育关系

科学家认为,沙漠猫可能在更新世冰川时期就迁移到了非洲,并适应了严酷、干旱的沙漠环境。但由于生活环境隐蔽,沙漠猫一直鲜为人知,直到2017年才开始声名大噪,当时科学家在野外调查中无意间拍摄到沙漠猫的系列照片,相关照片迅速在互联网爆红,沙漠猫的一脸萌态瞬间俘获万千网友的心,还有网友表示想出高价认养一只!

一脸乖巧的沙漠猫

反差感太强?沙漠猫长相可爱,但却是凶猛的“荒漠杀手”

虽然沙漠猫和家猫很像,但在细节上与家猫存在不小的差异。

首先,家猫的体色多且杂乱,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而沙漠猫的特点是头宽、腿短,毛色基调是浅沙色,面部有一条深色线从眼睛的外角穿过脸颊,四肢有深褐色或黑色的横向条纹,尾巴末端的毛色也是黑色,特征基本固定。其次,沙漠猫的耳道宽度是家猫的2倍左右,听觉范围是家猫的5倍,听觉的灵敏度比家猫高出8分贝,能捕获到极其微弱的声音信号。

除了外形上的差异,沙漠猫的生存能力也显著强于家猫。作为生在沙漠、长在沙漠的猫科动物,沙漠猫练就了适应极端条件的本领。在荒漠谋生时,沙漠猫会避开裸露的沙滩或流动的沙丘,选择地势平坦、有稀疏草丛和灌木的地区,有利于获取食物来源。在沙漠地带,日间温度最高可达51℃,夜间可下降到0℃左右,为适应温度变化,沙漠猫的脚部长出了厚厚的皮毛,可减少脚掌与滚烫沙土间的直接接触,夜间又能起到保温作用。

沙漠猫还非常善于挖掘洞穴避暑。野外调查表明,沙漠猫是猫科动物中的挖洞大师,在挖掘时爪子不会完全缩回,有助于提高挖掘效率。洞穴的深度一般为1.5m,出口微微倾斜,目前有记录的最大一条洞道长达4.5m。沙漠猫也有机会主义者的一面,当发现沙鼠、地松鼠、豪猪、狐狸等动物遗弃的洞穴时,沙漠猫也常接管地洞,将其改造成适合居住的巢穴。

解决了栖息问题,下一个挑战就是食物问题。沙漠猫是相当出色的猎手,食谱范围极广,捕食的对象包括:沙袋鼠、开罗刺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沙漠云雀等鸟类,沙漠巨蜥、埃及刺尾蜥蜴、石龙子等爬行动物。最危险的猎物当属沙漠毒蛇,尤其是小型的剧毒角蝰蛇(Cerastes),这种蛇平均全长不到50cm,躯干肥壮,爬行速度较慢,经常沦为沙漠猫的捕食对象。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沙漠猫的耐饥渴能力很强。仅依靠食物中的水分,沙漠猫就可以连续数周不喝一口水。对于吃不完的食物,沙漠猫还会将其作为储备粮,便于度过食物短缺时期。

没有固定的发情期,沙漠猫如何解决产崽问题?

沙漠猫自然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多,目前被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物种,这说明沙漠猫是相当成功的沙漠物种。

但令人们困惑的是,沙漠猫没有固定的发情期和繁殖期,比如:在撒哈拉沙漠地区,当地的沙漠猫一般在1~4月发情、繁殖,在土库曼斯坦的种群则推迟到4月才开始繁殖,在巴基斯坦,沙漠猫的繁殖季则是9至到10月。

沙漠猫的生殖规律似乎不太符合自然节律,因为野生动物一般都有固定的发情期,典型的例子有很多:非洲角马一般在夏季发情交配,非洲豹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发情,非洲象则在每年3~4月和8~9月交配繁殖。横向比较来看,沙漠猫的确“不太正常”,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这正是沙漠猫高明生存策略的体现。相比于其他动物,沙漠猫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食物来源不稳定,繁殖周期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大多数食草动物在一年的春夏两季进入繁殖活跃期,此时植被茂盛、草料资源丰富,是繁殖后代的大好时机,以之为食的大型食肉动物也跟着出现繁殖高峰。

但沙漠猫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栖息地的气候以热带荒漠气候为主,终年高温炎热,气温日较差大,食物资源短缺。在夏季,草原和山地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而沙漠猫的栖息地刚好进入极端严酷的“地狱模式”,生存挑战更高,就更不用说繁殖后代了。此外,沙漠猫食物资源的丰富度不会在一年中的固定季节突然提高,捕猎方式本质上属于游牧式(后文有介绍),客观上也不利于形成固定的发情期和繁殖期。

沙漠猫的分布范围

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范围

不过,沙漠猫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根据不同地区的食物资源形成了不同的繁殖期,还会抓住有利时机繁衍后代,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生存策略。在繁殖期间,雌性沙漠猫通常可维持5~6天的发情期,期间不断发出叫声、释放气味并做出标记。成功交配后,雌猫经过59~66天的怀孕期可产下2~3只小猫。幼崽经过5个月后能长到成年体型的3/4,当年年底就能完全独立,1年后达到性成熟。在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沙漠猫还能以每年两窝的速度繁殖。

科学家研究发现:沙漠猫刷新了人们对猫的认知

2023年3月,国际知名期刊《干旱环境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刷新了人们对沙漠猫的认知。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猫是一种活动范围很有限的动物,但沙漠猫的足迹范围却颠覆了这一认知。

在2015年~2019年,科学家在摩洛哥南部共观测到了47只沙漠猫,设法捕获了41只并为其中22只带上了VHF无线电项圈。研究者最终选取10只成年沙漠猫的定位数据,进行栖息地大小的估计,结果显示:雌猫(3只)的平均活动范围达到了274.6~291.9平方公里,雄猫(19只)的平均活动范围达304~319平方公里。其中一只沙漠猫在短短6.5个月内,活动范围就达到了1758平方公里。

研究人员据此认为,沙漠猫很可能是猫科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大的群体,甚至超过了黑足猫和非洲野猫。要知道,一头成年虎的活动范围一般也只有100~400平方公里,较大者可达900平方公里,而沙漠猫作为小型猫,在体型和食量上远不及老虎,但其迁徙能力却能与老虎相提并论,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这也说明,沙漠猫不会依赖于固定的生活场所,它更像是一种游牧动物,会根据降雨量的波动、食物资源的变化转移栖息环境。在全力加速的情况下,沙漠猫每小时能以30~40km的速度冲刺,每个夜晚迁徙的平均距离可达5.4km。沙漠猫对环境、资源的高度适应性令人惊叹,强大的夜间迁徙能力也是沙漠猫难以被人们发现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相比于被人类发现、捕捉,野外环境更加适合沙漠猫的种群繁衍。在1960年中期,巴基斯坦西南部的沙漠猫就曾被大量捕获,并出口到了欧洲国家的动物园中,但在圈养状态下,沙漠猫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大幅度增加,以至于成为成年猫死亡的主要原因。

此外,沙漠猫具有很强的野性,比家猫的血统更古老,目前无法被人类驯养,并不适合作为宠物饲养。结合存活率和服从性两点来看,人类都不应该试图饲养沙漠猫,荒凉神秘的沙漠才是它们真正的家园。

1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