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珝,沛郡竹邑人,东吴太子少傅薛综之子,文武双全、熟读兵书。在吴景帝孙休执政的时代,薛珝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负责训练禁军。公元261年,孙休任命薛珝为使者,前往蜀地寻求良马。这次出使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求马之旅,更是对两国关系的一次深入考察。
薛珝回国后,孙休迫切地询问了蜀汉的政治状况。薛珝的回答深刻而尖锐,他形容蜀汉的统治者刘禅昏聩不明,对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毫无认识。他进一步指出,蜀汉的大臣们只是一味地追求避免犯错,以此保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而无人敢于提出正直的批评或建议。在薛珝眼中,蜀汉的朝堂缺乏正直的声音,政治氛围沉闷而腐朽。
薛珝还描述了自己在蜀汉郊野所见到的悲惨景象,百姓因饥饿而面露菜色,营养不良,生活困苦。帝王无能、百姓疾苦,他们像燕雀一样无知无畏,沉溺于暂时的安逸,全然不顾灾难的临近。孙休听后感到震惊,薛珝的话不仅是对蜀汉现状的深刻剖析,也是对吴国自身状况的警示。
公元267年,新皇帝孙皓任命薛珝为营建孙和陵墓的官员。薛珝接到这个任务后,深知陵墓对于皇帝父亲的重要性,因此他全力以赴,精心策划和组织施工。严格做好每一个细节,注重陵墓坚固和耐用,以确保孙和的陵墓能够长久地保存下来。在薛珝的带领下,工程进展顺利很快建成。孙皓对薛珝的工作非常满意,对他赞赏有加。
公元269年,皇帝孙皓为了平定交州地区的叛乱,任命薛珝为威南将军、大都督,负责指挥军队。薛珝是一位有才能的将领,他在军事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指挥能力。为了加强对交趾的攻击,孙皓还派遣了监军虞汜和苍梧太守陶璜,协同薛珝一同向交趾发动攻势。
当时,薛珝带领着庞大的军队南征,军容非常浩大,声势浩荡。薛珝、虞汜、陶璜分别沿着水路和陆路向交趾进发,一路上克服了种种困难,到达交州地区。薛珝任命陶璜为先锋,然而,在初次交战中,陶璜率领的部队却在分水之地遭到了杨稷的强烈反击,导致东吴军队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到合浦一带进行防守。在这次战斗中,陶璜部队还损失了两员重要的将领,这使得薛珝对陶璜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质疑。
薛珝为了激励陶璜再战,言语中对他进行责怪,陶璜感到十分委屈,他认为是军队太杂导致失败。对于陶璜的解释,薛珝并不接受并说要撤军以此来刺激陶璜。陶璜恼怒,决定采取一次冒险的行动,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他在夜晚率领数百士卒,对晋军将领董元的部队进行了突袭。这次突袭非常成功,东吴军队不仅击败了董元的部队,还缴获了大量的军中宝物。
陶璜将这些宝物装上船只,满载而归。薛珝亲自向陶璜道歉,表彰陶璜的功绩,并上表朝廷任命陶璜管理交州事务,全权负责指挥东吴军队在交州地区的作战。公元271年,薛珝、陶璜成功地攻破了交趾,使得当地的各个郡重新回归到东吴的统治之下。然而,在回军的路上,薛珝却因病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