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核心价值思想

张总文化 2024-03-12 16:47:22

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一、简易

““简易”。按现代的话言来说,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哲学上叫“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所主要提倡的:掌握任何事物的共性、共通性、共同性及统一的规律和特点。

易学其所包含的内容广泛而深刻。

《易传》“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广矣,大矣。”“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地道焉,人道焉。”“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一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传》中的这些话语,充分说明了事物及易学内涵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如果没有一个简单明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不可能准确地认识清楚万物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如果能按易学中“以寻找事物共通、统一及共同性的规律”的“易简”思想,作为我们基本的指导思想去看待、分析、认识、对待事物,处理事物的话,就能达到将复杂的事物

简单化的目的一抓住事物的主要(共同、共通性、统一)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易传》日:“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形且接则可久,有功则可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易学是一种非常容易了解和学习的知识。任何事物只要能将其复杂特性转化、归纳成为有普遍性代表意义的简单的“合和”特性,这样来看待与处理起事物来,相对就会变得简单了。进而也就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研究、分析和了解、认识这些事物及其规律了。事物如果归纳得更简单的话,大家也就都能更容易地了解、学习和掌握它。从而大家也都感到它可“亲”,能亲近愿意、喜爱、接受了解事物之间的规律,并且能按事物的规律办事,那么事情就容易被掌握并获得成功。事情容易学习、了解、掌握和成功了,当然这事情也就容易被大家广泛性地接受并加以主动地推广了。因

此,事物及其规律和成果,就可以得到社会的支持而发扬壮大与普及了。

所以,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最好不要把事情搞得复杂化了。事情可越简单,主要事物及其矛盾越突出,解决起来也就越容易。由于物事物矛盾交错复杂且主要矛盾却又不突出,反而到不容易管理了。一个领导,你记都记不全这么多的“条条”,那怎么又能去具体针对性地去检查、对照、督促、监督与落实呢?!而且“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对应存在着。管束这一边时,就得放开另一边。管的方面越多,实际放开的方面也越多。任何事物又都是要向自己的反面转化的。总有一天,严管的又得放弃不去管了,反而放开的那面又得管束起来…麻不麻烦!再说,按“易理学的认识论认为,任何事物又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一都是互相“盖取诸离”网络性的联系着。我们如果多定一个“条条”,这个“条条”又会与原来成千上万个“条条”,形成成千上万个新的矛盾状态与关系。这些新的矛盾与关系,又将如何才能达到平衡及和谐统一呢?按现在通常的思想及理论和技术水平,恐怕是根本没法做得到统一的。因此说,光靠条条框框来管理人事、企业、社会、等,是不全面但是是必要的。除此之外,还必须加上思想上、意识上、道德及价值观上的正确自觉且共同持续地教育、引导与认识,才有可能形成最可靠、最圆满及最能自觉遵守的管理方法。

二、变易“思想在易学的整个理论思想体系中,体现得最为显著明确,易学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变化的——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且永远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事物产生的同时,同时就预示了它的变化和终结。一个事物终结的同时,又预示了新的事物的产生。新生事物的产生又预示了它的发展和消亡(其“变卦”的“错卦”、“旁通卦”)事物就是这样不断发展、变化、以变、转化及相互更替着。这种思想自然也是符合现代科学的“物质不灭定律”的认识论的。

《易传》中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也。”“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变而通之以尽利。”“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变化者,趋时者也。”“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传》中这些深刻的话语,都充分地说明了易学的思想,是以变的思想与观念,作为其看待、对待与处程一切李物及其规律的(基本)主导思想。

三、“不易”的思想,是易学中的另一个主导思想之一。

易学的主导思想是“变易”的思想。也就是说,易学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着的。这里怎么又冒出来一个“不变化”的思想呢?这个“不易”思想,在这里并不是指一切事物都是不发展变化的意思,而是说,宇世间的一切事物,虽然看起来是错综复杂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但是不管它与它所处的任何系统的再大或者再小的涵盖下,其变化的基本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应统一”(不仅是“对立统一”)的“对偶两分而统一”的认识事物规律与概念的有机辩证的根本方法,即其总的(本质)本体性地认识与表述上,仍然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

《易传》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这里充分说明了易学及其“象数”思想认为,一切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各有不同(个性、特殊性、偶然性等)的规律、结构、状态等,但从其“象数易学”哲学的本质“合和”(共通、共同)意义上来讲,其基本的本质道理(包括规律)都应是根本而一致的。因此我们总结出来的那些以“极其数”及“类化”分类进行对比判断的方法所归纳综合出的:“太极”;“阴”、“阳”(两仪);“老少”四象;各种“八卦”、16卦、32卦、6卦乃至4096卦等的方位与分布表述模式;“干”、“支”、“花甲?及其各种搭配与分布;元、会、运、世的排序与分布;“河图、洛书“五行”等诸多的“类化”表述方法与模式,全都是我们观察。分析、研究、综合、归纳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易学“易简”的“标准”统一的表达模式与方法。当然,它们也是寻找事物公共特性及共通或共同“合和”规律的“标准”型表述模式。而这些“标准”型的表述模式与组合结构状态等规律,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任何表述层次、环境及系统条件下,总是不变(不易)的。由此诸多的易学、易象、易卦、易爻象数等表述思想与模式的发挥、搭配与组合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会延伸出了诸多的“太极”、“两仪”、对称、互补、平衡、“稳定、中和、合、合和”、和谐等对事物认识的众多的思维表达理论与表述模式。这些理论与思维模式,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进一步的发展与积淀,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促与充实作用。

2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