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提督叶志超,在甲午战争中为何弃城而逃?

悠然修 2024-11-10 19:24:10

当下对于清末将领叶志超的一般表述是,甲午战争时作为在朝清军总指挥,其在军储丰沛的情况下因贪生怕死而弃城逃跑,至清军一溃千里并将朝鲜拱手让于日军等等。然而历史中真实的叶志超却是个悍不畏死的勇将。

叶志超安徽肥西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其舅父抚养长大)且家境贫寒。同治元年,25岁的叶志超前往江苏投身淮军(张树声帐下)。很快叶志超就名显淮军上下,并得到一个很不好听的外号。

因为他不仅每次作战都冲在最前面,而且在作战中极其凶悍,似乎不知死为何物。难以理解的袍泽们笑称他脑子有问题,所以叫他“叶大呆子”。

同治六年,叶志超随刘铭传进剿捻军,其作风更加彪悍。例如同治六年十二月在张桥与捻军交战时,叶志超只身冲入捻军阵地与敌肉搏,被长矛刺穿后仍裹创力战(电影《投名状》主角庞青云被长矛刺穿肩膀那个名场面就改编于此)。

捻军中有个自称“西楚霸王转世”的将领仁柱,作战也非常彪悍。这个把刘铭传、鲍超打得要上吊自杀的人,也称自己一生谁都不服,但就怕在战场上遇到叶志超。

那么叶志超是不是一无所有时就敢打敢拼,功成名就、妻妾成群之后又变得瞻前顾后了呢?

剿平捻军后,叶志超累军功升迁正定镇总兵、直隶提督兼北洋防军翼长,并被清廷赏赐“额浑巴图鲁”(勇冠三军的意思)名号。光绪十七年受命督直隶、奉天军镇压热河朝阳金田道教教民起义。

身为一方大员的叶志超并未坐镇后方,而是亲率精锐冲在一线。连克榆林、沈家窝馆、贝子庙,解下长皋之围,陷乌丹城,仅用二十天就收复热河全境,并擒获贼首李国珍、杨玉香等人。

所以叶志超放弃朝鲜并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他贪生怕死,必然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光绪二十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廷应朝鲜邀请,遣叶志超率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等入朝镇压叛乱,日本也乘机向朝鲜派出了军队。

注:日本派军入朝最初的理由是《中日天津条约》里约定的,“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执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由于清廷对日本意图(认为日军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使馆和侨民)的误判,清军第一次入朝的军队数量只有3800人,相对于日军第一批入朝军队(一个混成旅团8000人)处于劣势。

虽然清廷后来加派了援军,但清廷的部署有些异想天开。叶志超率首批入朝清军3800人驻扎于汉城以南的牙山,第二批入朝军队12000人驻扎于北方的平壤。清廷的目的是南北夹击部署于汉城地区的日军,但也给了日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光绪二十年7月25日,日军第9混成旅长大岛义昌率所部主力4000余人自汉城进犯牙山。虽然日军在战场未获取决定性的优势,但叶志超却主动率军撤往平壤,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东北以及朝鲜落后的交通条件,在朝清军的后援、后勤几乎完全依赖海运。在牙山之战的当天,北洋水师的运输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海域(牙山以东)发生遭遇战。其结果是北洋水师的护卫舰艇一逃、一搁浅,运输舰高升号被击沉。

被击沉的高升号上不仅有支援牙山的1116名清军,还有补给清军的弹药、粮食等物资。可以说牙山清军的“粮道”被日军给断了。

后勤被截断,兵力劣势也会随着日军的增援被进一步扩大。作为统帅的叶志超选择向更靠近本土以及更易获取补给的平壤汇合,就不是什么不好理解的事情了。

9月15日,日军开始全面进攻平壤。此时双方兵力相当,大致都在15000人左右。整个“平壤之战”分为两个战场,其一在大同江南岸的“船桥里”,其二为城北的牡丹台(制高点)和平壤北门(玄武门)。

15日当日,清军在船桥里战场获取胜利,打退了进攻的日军。日军则在城北战场获取优势,不仅攻占牡丹台以及城外的四个堡垒,还一度攻破玄武门进入平壤(因下雨且担心埋伏主动撤出了)。

从战斗结果来看,既便不能说清、日双方势均力敌,起码也是差不了多少,清军有固守之力。为何15日晚间的军事会议上,叶志超开口就提议撤军回国呢?

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设敌军连夜攻打,何以防御?不如暂弃平壤,增彼骄心,养我精锐,再图大举,一气成功。

《楚囚逸史》栾述善

注:栾述善为参战大同镇总兵卫汝贵的幕僚,甲午战争时栾述善也随军入朝。

首先,叶志超手上的兵马不多了。

清军在甲午战争时虽然装备不差(基本全员装备后装枪),但本质上还是古代军队。古代军队的一大特点是山头林立,军队对外是一个整体,但对内则分属不同军镇或将领。在联合作战时,各军镇、将领依然有较为独立的指挥权。

虽然这样会影响指挥效率并降低军队战斗力,但它也是历朝历默许甚至被朝廷纵容的潜规则。目的很简单,防止军头们势大危及皇权。

由于海路被截断,原属叶志超统辖的直隶地区军队很难向朝鲜增援。15日战后,叶志超直属的兵马只有2000多人了。其余清军大多是由盛京增援过来的清军。叶志超不仅指挥他们“别扭”,也很难保证他们在战斗中的“态度”。

注:明清两朝由于朝廷“别扭”的军队指挥体系,大军作战时内部各山头执行命令打折扣、互相挖坑、为自保主动撤出战场等等都是常态。

其次,“粮道”不保。

前文提到入朝清军的后勤主要依赖海运,而丰岛海战之后北洋水师的作战态度更趋保守。保存实力的结果就是让出了黄海控制权,这样驻朝清军的“粮道”就近乎断绝了。

平壤之战前,叶志超为了给麾下兵丁补充军需,还得向其它部队借。例如他就给盛军负责管理军需的五品巡检邱凤池打了借条,借得哈乞开斯型步枪子弹十万六千发。

战后邱凤池向朝廷汇报情况的奏折里提到,十三日至十五日三天战斗中(高强度战斗集中在15日4点至14点),约占平壤清军一半的盛军(共7000人)共消耗子弹74万发、炮弹2800颗。战后弹药的剩余量也有据可查。

由于15日夜清军撤退(逃跑)是放弃所有辎重以及重武器,所以日军的缴获基本就是清军弹药的剩余量,子弹56万发、炮弹840发。虽然相对于日军的消耗,这些弹药还算不少。但对于“擅长浪射”的清军来说,这些弹药只够清军再高强度作战一日。

注:袁世凯在甲午期间给盛宣怀的电报里曾提及清军的“浪射”,他估算清军在阵地战时十分钟就能打光分配的子弹(150~200发)。

粮食方面也同样告急,叶志超战前发出的电奏就表示存粮不足5日,希望朝廷尽快给予补给。翁同龢对这份奏折的评价是,“此师殆矣”。这非但不是“军储丰沛”,甚至可以说有点接近“弹尽粮绝”了,这也是叶志超说“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的原因。

参照历史中的实例,古代军队断粮后最多坚持3天就会崩溃。再考虑到子弹、炮弹即将耗尽,叶志超自然觉得驻守平壤已无意义,还不如将军队撤回东北重建防线。只是撤退之事他决定和安排的太仓促,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其实后面日本的表现也能旁证叶志超放弃朝鲜的决定有其合理性。

首先,日军攻入东北后,被清军迟滞在盛京一线,历时近一年也无法突破(后改为全歼北洋水师迫使清廷投降)。叶志超从朝鲜带回来的一万多人,自然也有其贡献。

其次,日军的补给脱离海路后也遭遇了很大的困难。整个甲午战争日军死、残(永久丧失战斗力)共计17282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因后勤不足而病、冻造成的(清军直接造成的伤亡不足4000人)。

2 阅读:175
评论列表
  • 2024-11-14 11:55

    着也能洗

    悠然修 回复:
    非黑即白的世界必定很单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