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m芯片流片成功,蔚来勇敢迈出第一步,但更大难题在后头

王新喜科技趋势 2024-07-29 03:21:12

文/王新喜

在蔚来2024创新科技日活动上,李斌宣布蔚来自研的神玑 NX9031 流片成功,并称这是全球首颗车规5纳米高性能智驾芯片。该消息引发了业内震动,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打破卡脖子技术,蔚小理等新势力似乎也在行动了。

而蔚来自研芯片,其实早有动向,早在今年4月,蔚来李斌就透露,去年购买了很多的英伟达芯片,这耗费了公司不少钱,为此公司转向自研芯片,因为一颗芯片可以顶四颗,所以能降低成本。

首先汽车厂商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其实主要是自研NPU,其他CPU、GPU、接口、片内通信等都是采购标准IP,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芯片需求的复杂性,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的开发难度相较较小。

如今蔚来透露,作为业界首款采用5nm车规工艺制造的高阶智能驾驶芯片,「神玑 NX9031」芯片和底层软件均已实现自主设计,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采用32核心CPU架构,内置LPDDR5x 8533Mbps速率RAM,处理延时小于5ms,一颗芯片就能实现四颗业界旗舰芯片(英伟达Orin X)的性能。据悉蔚来旗舰轿车ET9将首发搭载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SkyOS·天枢系统等。蔚来AI操作系统Banyan3预计8月底进行推送。

据此前消息,蔚来自 2020 年起组建了超过 800 人的芯片团队,但目前全球能够代工 5 纳米芯片的只有台积电和三星。由于台积电的产能紧张,三星成为了一个更经济的选择,其费用比台积电便宜 30%。

事实上,除了蔚来,小鹏和理想也在加紧自研智驾芯片。据消息称,小鹏是与索喜合作进行芯片设计。理想则在去年开始加强芯片团队建设,目前约有 200 人。理想的芯片技术负责人秦东,是新势力三家中唯一没有华为海思背景的高层。

最新消息称,小鹏汽车的自研智驾芯片也已经送去流片,预计将在8月回片。这表明小鹏汽车在自研芯片领域也在积极推进。

芯片流片成功背后透露出哪些信息?流片成功意味着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完成,包括芯片的电路设计和布局设计,并生成了用于制造的光罩文件——使用光罩将电路图案转移到硅晶圆上,经过光刻、刻蚀、沉积等工艺步骤,最终能生产出带有电路的芯片。

而流片成功也意味着第一批试生产的芯片已经被制造出来并进行了封装与初步测试,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现重大缺陷,并初步验证了其功能和性能正常并达到设计要求,这意味着芯片进入下一步优化和大规模生产的准备阶段。

据说一次流片成本约为4000-5000万美金左右。这意味着蔚来投入了大成本,蔚来开了这个头,伴随着理想与小鹏的跟进,英伟达或将感受到压力,这间接说明了智驾芯片的门槛,国内车企已经摸到了,国内新势力企业一样可以做到,这可能将英伟达拉下神坛的一步。

蔚来芯片流片成功,还面临着哪些难题?

但由此蔚来面临着多个难题。首先是,流片成功到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研芯片的成功要靠出货量支撑,华为就是如此。比如华为手机的麒麟芯片依赖自家庞大的Mate、Pura系列以及Nova系列支撑,华为昇腾芯片又有大量合作伙伴车企来消化,因此能够覆盖研发投入成本,但蔚来智驾芯片如果仅靠自家汽车来消化,出货量若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级,自研芯片的亏损或难以覆盖研发成本。

现在蔚来已经有多个重资产业务,又做手机,又搞充电桩,又换电,现在还搞芯片,好处是形成了多个自主性的产业布局,隐忧是对现金流的考验越来越大。

而另一大考验若需考虑被制裁风险。在去年,OPPO自研的应用芯片已经在3月流片了,三季度就能量产。但是突然之间,OPPO宣布放弃自研芯片,快速解散团队,甚至台积电都不知情。去年OPPO已经搞出了SP芯片、电源芯片,接下来就是CPU芯片,OPPO彼时放弃,当时业内认为它是感受到了某种压力,而这种压力,让OPPO不敢成为下一个华为。

而OPPO前副总裁沈义人当时也隐晦的指出:钱能解决的问题其实不是大问题,而钱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才是真难题。

而如今蔚来研发出了智驾芯片,现在也有一些声音认为,蔚来是否会面临这种压力与风险?毕竟,研发是研发,生产是生产,生产代工的问题,蔚来在三星或台积电之外,是否有国产替代方案,或许是蔚来需要及早思考的问题。

而蔚小理都在自研智驾芯片,这或是国内头部车企下决心解决芯片自主的一个信号。

事实上,早前某业内人士就放出了消息称,国内的车企业将会陆续收到排查芯片自主率的情况,车企需要提前做好应对被极限打压的准备。目前中美高科技之争已经来到AI人工智能领域,比如汽车自动驾驶等,怎么化解这个威胁?只有车企自己准备,预防汽车芯片被卡脖子的准备。

从如今蔚来这颗芯片来看,作为蔚小理当中最早流片的新势力车企,蔚来这颗芯片似乎正在改变自己的企业形象,蔚小理都在向技术流的方向走。5nm智驾芯片,如果没有吹牛,这已经是走在国内前列了。

打破卡脖子技术,蔚来勇敢迈出第一步,但难题在后头

在汽车芯片领域,中国车企现在最怕的重走手机领域曾被卡脖子的憋屈。此前相关消息显示,英伟达今年交付给中国的是100万颗定制版H20芯片,即便性能只有原来的15%,价格相当昂贵,英伟达为中国“量身定制”的芯片仍然受到中企的追捧,以至于国内的企业还不得提前预定才能拿的到。

英伟达的交付时间在尽可能缩短,但是,英伟达现在仍旧面对市场的需求压力,目前大约1.5万-2.0万家生成式AI初创公司,都在等待成为英伟达的客户。

一位接近台积电的行业资深人士透露,由于产能有限,英伟达过去的做法通常是优先保障欧美大客户的供应。中国客户用的英伟达的阉割版芯片,且不在优先保障的客户之列,即便如此,也要排队等着用。

这种等着用昂贵且性能差的芯片的那种憋屈,开始让中国车企有所觉悟与反思,毕竟,现在中国车企都在寻求降本,而核心芯片技术自主化虽然在前期烧钱,但一旦攻克,后期的成本将会极大降低,在此基础上,品牌溢价也将获得提升,高端路线是需要技术加持的,拥有芯片自主的核心技术,高端车型或更被消费者认可。

无论是蔚小理还是比亚迪,前期的巨大成本投入难免,但后期的芯片上量凸显成本优势和迭代优势才是初心。

只不过,现在的难题是,蔚来是像给自己这颗芯片预留一个替换的时间和产品空间,但蔚来汽车的量难以支撑迭代升级,芯片没有大的出货量量产使用进行问题 bug 反馈和反馈改进,芯片就没法进行快速迭代保持竞争力。蔚来太能烧钱了,但是关键的量起不来,大概率还是会失败,紫光展锐就是很好的例子,做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厂商用。而车厂自研芯片,也将限制他向别的车厂供货,其他车企也几乎不可能买。此外,这款芯片是三星给代工生产制造的,用的是ARM架构还是X86架构,这些都是制约因素。

如果做不成功,估计还是会一两年后转向第三方芯片,总体来说是花了大钱,买一个自研机会,目前的问题是,如何真正走到量产并让芯片业务活下来,才是关键,这其中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从国内汽车厂商的坚持以及国内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来看,迈出这一步需要勇气,企业的技术研发,要有行业性的研发氛围,需要更多的企业有华为的勇气与攻坚精神的与奋斗者精神。蔚来以及理想、小鹏等企业在智驾芯片上的低调研发,我们似乎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准备走核心技术自主化的路线了,更多的“华为”精神正在涌现,无论前路如何,这是一个向好的信号,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