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张灵敏
晚9点,忙碌了一整天的李女士正准备睡觉,突然听见右耳朵里有“咚、咚、咚......”的声音,像心跳一样整齐,偶尔用手指压迫右侧颈部后,“心跳声”可短暂消失。
李女士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通过李女士的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后,诊断为——搏动性耳鸣。
那么,“搏动性耳鸣”到底是什么呢?
什么是搏动性耳鸣?
搏动性耳鸣(pulsatile tinnitus,PT)是由头颈部器官、心血管或其他结构所产生的异常声音,通过骨结构、血管或血流传送到内耳,其节律大多与心跳或脉搏一致。PT大约占耳鸣的4%,目前搏动性耳鸣患者呈逐年增加之势。
临床表现
患者主诉耳内有如同心脏或脉搏跳动样的耳鸣声,常常形容如波涛声、水泵声、呼呼声,哄哄声、哗哗声,共同的特点就是耳鸣的声音节律与患者的心跳、脉搏同步,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
影响因素
(1)结构性因素:头颈部MRI或CT可发现PT的结构性原因,包括肿瘤和颞骨病理异常。
(2)代谢性因素:高钙血症、多发性硬化、脑干微血管疾病或代谢性神经病变、贫血、甲亢等全身性疾病。
(3)动脉源性因素:最常见的是脑动静脉畸形、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我们可以理解为血管发生了“短路”,流速较快的动脉血直接汇入静脉血造成血流紊乱;还有颈部和颅底动脉的动脉壁因外伤和粥样硬化产生的狭窄和动脉夹层,都可以因血液流体动力学的改变而产生和心跳脉搏跳动一致的杂音。
(4)静脉源性因素:多数因脑静脉窦的解剖变异所致,如较大的乙状窦憩室、乙状窦扩张前置、高位颈静脉球、乙状窦前壁骨质缺失、乳突导静脉异常及横窦与乙状窦交界区狭窄等。
治疗措施
(1)对于按压颈部可减轻耳鸣的患者还可考虑患侧卧位的睡姿,可减轻耳鸣对睡眠的影响。
(2)药物治疗:内科用药治疗良性颅内高压综合征、贫血、高血压、甲亢等基础疾病。
(3)中医特色疗法:雷火灸、穴位贴敷等。
(4)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采用乙状窦骨壁重建术、高位颈静脉球成形术等。